分享

图文教程:袁耀《巫峡秋涛图》临摹步骤解析

 C音MM 2019-08-01

《巫峡秋涛图》为清代画家袁耀所作。此图描绘了在巨石林立的峡谷中,滚滚江水拍岸直下,船工们奋力摇桨的情景。此图构图奇特,一块巨石刺破青天,旁边的山石更是高不见顶,气势宏伟。

此作构图严谨,笔法细腻,皴染得当。无论是大面积的晕染,还是局部的细微刻画都是工整细致,有条不紊,没有丝毫的懈怠与敷衍,显示出袁耀作品细致人微、一笔不苟的最大特色。作品的皴法相当丰富,从大、小斧劈皴到云头、鬼脸皴,各种皴法得心应手,大有宋人法度。点缀在石间崖畔的树木屋舍,虽然只是画面当中的配角,但位置经营同样是错落参差,用笔虚实兼备,为整幅作品平添了许多生趣。

袁耀是清代著名界画画家,他画山水多用曲线,线条极有顿挫感,皴法为钉头皴、点子皴、条子皴、鬼面皴等,画中的山石盘曲玲珑,气势磅礴,类似卷云,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


《巫峡秋涛图》临摹步骤解析

步骤一:勾线。将山体、树木、舟船、茅屋和水流等勾线。注意用笔速度较慢,力透纸前,顿挫有力,行笔如雕刻,同时用笔力求变化。↓↓↓

步骤二:皴。用点子皴、钉头皴、条子皴、鬼面皴皴出山体质感:点子大小、长短、宽窄相间;皴笔有时呈弧型弯曲。↓↓↓

步骤三:染墨。将山体暗面、松针染淡墨,注意山脊部分不要染,染江水时注意留出浪花亮的部分,天空用淡墨染。↓↓↓

步骤四:染色。用花青染山石暗面,在山石亮面染淡三绿或石绿,松针染花青,松干染赭石。↓↓↓

袁耀 作品欣赏

清 袁耀 蓬莱仙境图轴 绢本设色 266.2×16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袁耀 汉宫秋月图轴 绢本设色 129×61.3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袁耀 山雨欲来图轴 绢本设色 195.1×116.8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袁耀 九成宫图轴 绢本设色 189.7×230.7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袁耀 山水楼阁图轴 绢本设色 202.3×118.5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袁耀 山庄秋稔图轴 绢本设色 182.5×96.8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春台明月

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平流涌瀑

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万松叠翠

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平岗艳雪
这组山水四条屏是袁耀晚年的作品,所绘为扬州北郊的四处名胜景点,均为写生之作。“春台明月”绘一派怡人春色,湖岸枝头新绿,垂柳依依,用笔细润秀媚,设色淡雅。“平流涌瀑”画夏日高树浓荫,茂茂森森,以浓厚的墨色点染,华滋苍润。“万松叠翠”写秋时萧瑟之意,构图平远、空明,远景山石以简笔勾勒,林木萧疏,只有常青的松树依然叠翠。“平岗艳雪” 绘冬季大地覆雪,老梅独立,神态潇洒,枝干用笔老练苍劲,再以胭脂、白粉点染敷色。画家将瘦西湖两岸的亭台楼阁、名园胜景置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大自然中,以传统界画的精湛技法把扬州当时“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繁荣景象真切形象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