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养生一大误区!80%的人都不知道!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01

似乎人们饮食习惯历来如是:入秋开始为身体储备能量,因为气温的缘故,冬季也更容易滋补身体。

但是中医告诉我们:冬季我们更需要能量,这没错;相对比下来,夏季我们更需要营养。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姜作为暖身的补品,居然被建议在夏季。可见夏季也确实是比冬季更加好的滋补季节。

图一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以当代西医和生物医学也完全说的通:冬季人们的基础代谢率普遍较低;千百万年来的冬藏习惯,让人们倾向于存储热量。而夏季,人们则较多室外活动,基础代谢率、身体机能的提升,往往都在夏季。如果夏季补充了足够的营养,在养生上有足够多的储备,那么下一个冬季,你会离疾病更远一些。

 、食物温补

如果你在往年冬天感觉身体略微不适——尤其是女性,那么今年夏天,红枣桂圆和阿胶都可以补起来了。

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体质偏寒,而冬季温补,往往浮于体外;夏季温补,则容易改善体质。可以将红枣去皮去核;桂圆肉取出,与阿胶、冰糖一同熬制,再密封进玻璃罐中冰镇;每日一勺,一个夏天保持3个月,虚寒体质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我国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食用阿胶的历史。东阿阿胶从明清时期开始就一直是皇室贡品,一直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

二、 注意防暑

夏季日晒后、暴雨前、闷雨天,都容易中暑。因此夏季家中必备的一种药品就是“藿香正气口服液”了。

许多人知道在中暑后喝藿香正气水有效;但其实,如果你预测到今天外面天气燥热,清晨出门就应该喝一支,这样能够防患于未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含有一定的酒精度。酒精过敏及开车的人群需要注意。

三、足部祛湿

其实与夏季滋补的原理一致。体内湿气重,人体容易淤积毒素;而冬季寒冷,湿气凝结为寒气不易从体内排出;因此借助一个夏季,做充分的祛湿功夫,有利于整个体质的改善。

中医理疗讲究气脉相通;足部便是个通全身的关键。因此建议体内湿气重的人(尤其是雨季天),不论多么惧怕热,都坚持用热水泡脚,或者用祛湿驱寒贴。久而久之,寒气没有了,体质便会有实质的提升。

四、提高肾脏功能

夏季养生有个关键环节许多人都忽略了——就是肾脏的保护。

夏季——尤其是有室外活动的时候——人体水分流失非常多,因此补充水分非常必要。但这势必带来肾脏的负担。过了晚上8:00,一般不建议再喝水。

因此夏季有个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就是:保护负荷过重的肾脏。家中常备六味地黄丸,夏季最热时最好有补充六味地黄丸的习惯。

六味地黄丸是中成药,意味着它的效果相当于食疗。不必担心无病吃药或者“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六味地黄丸不会增加肝脏的解毒和吸收负担。

夏季养生,重在温补。不用担心会上火,多出两身汗就好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