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鳌拜就没有顺治通宝

 胡星vwd1hriu6p 2019-08-01

本文为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徐灵岩(金刀客) 老师改编,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鳌拜是满洲贵族瓜尔佳氏,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鳌拜出身将门,武艺高强。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

满清第一巴图鲁

皮岛之战鳌拜被皇太极赐号“巴图鲁”(勇士),皮岛虽是不大,但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位置重要,攻克皮岛的战略意义重大。

天启年间,辽东被后金占领,明将毛文龙率军退守皮岛(今朝鲜椵岛),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骚扰和牵制后金的兵力,使后金腹背受敌,后金一直将皮岛视为心腹大患。

崇德二年,皇太极命贝子硕讬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去进攻皮岛。由于硕讬久攻不下,皇太极又命英郡王阿济格接手,鳌拜从征军中。阿济格与众将反复商议后,制定了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方案:一路从海上以巨舰摆出正面进攻的态势,故意吸引守岛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直插该岛西北角之要害阵地。后一路是这次进攻的关键所在,鳌拜主动请缨,并与准塔一同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

鳌拜与准塔遂率部渡海发动进攻,不料明军早已严阵以待,一时炮矢齐发,清军进攻受挫,形势紧急。鳌拜奋勇冲杀,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清军遂一举跟进,登上皮岛,举火引导主力来攻。皮岛攻克。

鳌拜的忠心成就了顺治

鳌拜对皇太极可谓是忠心耿耿。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后,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夺皇位。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

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以武力威胁多尔衮。在鳌拜等人的威逼下,多尔衮只得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衷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福临即位后改元顺治。如果没有鳌拜等人对多尔衮的制衡,大清的历史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鳌拜被擒

在康熙亲政后,鳌拜仍然掌握大权,康熙最终决定出掉鳌拜。少年康熙对鳌拜使用了障眼法,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鳌拜认为皇帝年少胸无大志。康熙八年,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不以为然,竟然毫无防备。鳌拜入宫后,康熙令少年布库们将鳌拜摔倒在地,束手就擒。康熙帝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康熙念及鳌拜功勋卓著,且无谋反迹象,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鳌拜于康熙八年死在狱中。

雍正为鳌拜平反

康熙五十二年,因念鳌拜诸多功劳,为其恢复名爵。雍正时期,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康熙、雍正心知肚明,鳌拜并没有谋反之心,主要原因是在康熙皇帝亲政以后仍然把持朝政大权不放,而后又结党营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