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鳌拜被擒后为何没有被处死?他给康熙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在封建社会,理论上来说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就有权臣架空了皇帝。此时,皇帝要向讨回公道,必须清理权臣。权臣自然不会束手就擒,皇帝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任皇帝曹髦的做法,那就是亲自带领士兵奴仆们,上门去找司马昭的麻烦。

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法,勇猛是勇猛,却没有什么用。皇帝实力不济才受制于人,大张旗鼓要杀权臣,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就是匹夫之勇,所以以后的傀儡皇帝,宁可忍气吞声,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态度,也不愿意这么做。

另一种方法就是最标准的模式,权臣就算拥有天下兵马,也不可能每时每刻带在身边跑,皇帝要做的就是擒贼先擒王。在古代,愤然暴起的皇帝不少,最出名的还是康熙。

康熙八岁,十四岁亲政,但权臣鳌拜就是不肯交权,而且气焰嚣张。在做好了精心准备的前提下,康熙在单独宣召鳌拜时,利用手下布库们,将其一举擒获。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将这段历史糅合,让其更为出名。

鳌拜被擒获后,康熙要面临的问题,自然是如何处理。别看平时鳌拜的党羽众多,朝中皆是他的心腹,事到临头,他们却如同树倒猢狲散,自顾自逃命,而且还纷纷告发鳌拜的种种不端行为。议政王大臣们更是连夜起草,顶下了鳌拜的三十条大罪。

朝中大臣都知道,康熙对鳌拜恨之入骨,因此也认为鳌拜必死,所以才落井下石。王公大臣们给鳌拜顶下的自然是死罪,鳌拜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要求面圣。考虑到他的特殊地位,康熙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本来,这对平时心怀鬼胎的君臣就应该无话可说,是不可能和解的。但是,当鳌拜见到康熙后,挣扎着起身,尽管手被捆绑,他还是撕开了自己的衣服。此时,康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康熙为什么沉默?他看到了什么?原来,鳌拜给康熙看到的,是他身上的累累伤痕。这些恐怖的伤口,都是鳌拜为清朝尽心尽力的证明。

清朝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国家,最开始只在建州一带,势力很弱小。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帝王的经营,这才通过不断征伐逐渐强大。鳌拜就出自江门,他的父亲卫齐、叔父费英东都是后金前期的将领。鳌拜很小就从军,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和攻打朝鲜时,就开始崭露头角。

让鳌拜一战成名的是攻克皮岛之战,这座海岛虽然地方不大,但却如同尖刀一般,时时刻刻威胁后金的大本营。后金的多次军事行动,在正面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却因为皮岛的牵制,始终难以取得全功。

在皮岛之战中,清军主力在正面佯攻,鳌拜则带领一小队从侧面偷袭。在上岛的时候,他们被明军发现,炮火箭矢纷纷落下,形势一度岌岌可危。但鳌拜横下心,抽刀冲在前方,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压垮了守岛明军,最终让后金取得全胜。也就是这一战,让皇太极祭告祖宗,而鳌拜也以首功晋封三等男爵,他的“巴图鲁”称号也是这么来的。

后来在松锦之战中,济尔哈朗率领的右翼军本来已经崩溃,就是增援的鳌拜太过勇猛,击败了明军后,又趁胜追击,五战五捷。清军入关后,他又跟随豪格、多铎、阿济格分别围追李自成和张献忠,特别是以十三战,一举摧毁了张献忠,这让后人评价鳌拜在入关后的战斗表现中称赞道:“实居首功”。

这是对清朝的贡献,对于康熙家族的贡献,鳌拜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皇太极驾崩,并没有立下遗命,多尔衮仗着手中兵强马壮,想要取而代之。然而,就是鳌拜与索尼、谭泰等八人一起,对天盟誓,要力保皇太极的儿子。

在议政的那天,鳌拜等人没有资格参与,但他率领手下兵马在殿外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他放出话来:老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就跟先帝而去。就是这种决绝的态度,让多尔衮也动摇了,最终与豪格达成了福临登基的决定。

福临就是顺治帝,是康熙的父亲,没有他的登基,康熙又怎么能当皇帝?因此,无论是对于国,还是对于康熙本人,鳌拜都是有功的。更何况,鳌拜是个粗人,没有礼节,更不会沟通。康熙清楚,鳌拜虽然是权臣,却不是奸臣,虽然专权,却没有篡逆。因此,最终康熙决定将鳌拜终身囚禁。只不过鳌拜经过此事,身体马上垮了下来,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