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与养生(根据网络整理))

 学中医书馆 2019-08-01

 子午流注学说目录

1、子午流注开穴法时间篇

2、子午流注纳甲法66个穴位时辰

3子午流注与养生----24小时养生之道

4、中医怎样给人针织疾病的

 

第一篇  子午流注开穴法:十二经络流注时间

 

寅时肺经:3:00凌晨——5:00 (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寅时睡得熟 色红精气足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容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者,应该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并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应最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肺经 井穴少商,辛日卯时;荥穴鱼际,己日未时;输穴太渊 丁日亥时;原穴 经渠 丙日卯时;经穴尺泽 甲日未时 合穴

 少商 辛日卯时 鱼际 己日未时  太渊 辛日未时 经渠 丙日卯时 尺泽 甲日未时

 

卯时大肠经:早上5: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卯时大肠蠕 排毒渣滓出 《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于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除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辰时胃经:早上7: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辰时吃早餐 营养身体安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巳时脾经: 早上:9:00——11:00(脾经,禁食辛辣刺激)巳时脾经旺 造血身体壮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也要很小心。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气血不足,唇暗标志寒入脾经。

 

午时心经:中午11:00——13:00(心经,适度午睡佳)午时一小息 安神养精气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以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小肠经:下午13:00——1500(小肠经,肠胃要休息)未时分清浊 饮水能降火《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容易在体内累积。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 养进行调整。如果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于小肠降火。

 

申时膀胱经:下午1500——17:00(膀胱经,多喝水利排泄)申时津液足 养阴身体舒 《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利于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如果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酉时肾经 下午17:00——19:00(肾经,工作完毕多休息)酉时肾藏精 纳华元气清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人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要稍事休息的时候,因此不宜过于劳累。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做太强的运动,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戌时心包经:晚上1900——21:00(心包经,晚餐不要太过丰盛)戌时护心脏 减压心舒畅 《戌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泄,主血,因此,如果晚餐吃的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至胸中烦热、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 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亥时三焦经:晚上21:00——2300(三焦经,少喝水)亥时百脉通 养身养娇容 《亥时》气血流注于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的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宜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等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俯,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以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果不想此时睡觉,可以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子时胆经:夜里2300——1:00(胆经,勿熬夜)子时睡得足 黑眼圈不露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修养及修复的开始,熬夜会导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泻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 结石。

 

丑时肝经:凌晨1:00——300(肝经,愉快入眠期)丑时不睡晚 脸上不长斑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与胆经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液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于肝脏的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睡眠以免过度压抑导致气血不畅。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不能入睡的,面色青灰,情致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第二篇: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经脉 井穴 荥穴 输穴 原穴 经穴 合穴

肺经 少商 辛日卯时 鱼际 己日未时 太渊 丁日亥时 太渊 辛日未时 经渠 丙日卯时 尺泽 甲日未时

大肠经 商阳 庚日辰时 二间 戊日申时 三间 丁日子时 合谷 庚日申时 阳溪 乙日辰时 曲池 壬日戌时

 胃经 厉兑 戊日午时 内庭 丙日戌时 陷谷 乙日寅时 冲阳 戊日戌时 解溪 壬日申时 足三里 辛日子时

  脾经 隐白 己日巳时 大都 丁日酉时 太白 丙日丑时 太白 己日酉时 商丘 甲日巳时 阴陵泉 辛日亥时

心经 少冲 丁日未时 少府 乙日亥时 神门 甲日卯时 神门 丁日亥时 灵道 辛日酉时 少海 庚日丑时

 小肠经 少泽 丙日申时 前谷 乙日子时 后溪 壬日午时 腕骨 丁日子时 阳谷 庚日戌时 小海 己日寅时

 膀胱经 至阴 壬日寅时 通谷 庚日午时 束骨 戊日戌时 京骨 壬日午时 昆仑 丁日寅时 委中 乙日午时

肾经 涌泉 癸日亥时 然谷 辛日巳时 太溪 己日酉时 太溪 甲日卯时 复溜 戊日丑时 阴谷 丙日巳时

 心包经 (归) 中冲 甲日酉时 癸日丑时 劳宫 丙日未时 癸日卯时 大陵 戊日巳时 癸日巳时 大陵(寄于肾经) 甲日卯时 间使 庚日卯时 癸日未时 曲泽 壬日丑时 癸日酉时

 三焦经 (纳) 关冲 癸日子时 液门 乙日申时 癸日寅时 中渚 丁日午时 癸日辰时 阳池(寄于膀胱经)壬日午时癸日辰时 支沟己日辰时 癸日午时 天井 辛日寅时 癸日申时

 胆经 足窍阴 甲日戌时 侠溪 壬日辰时 足临泣 庚日申时 丘墟 乙日寅时 阳辅 己日子时 阳陵泉 丁日辰时

肝经 大敦 乙日酉时 行间 甲日丑时 太冲 辛日未时 太冲 丙日丑时 中封 己日亥时 曲泉 戊日卯时

 

第三篇  子午流注与养生

24小时养生之道

 

养生其实就是养习惯。养习惯当然是养成好习惯。您有定闹钟的习惯吗?应该只是为了上班、上课而定的吧。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有给我们定下一个时间表,我们不妨把它加入我们制订闹钟的计划里吧,让我们按照人体自然的生物钟去规律生活,说不定,您的一些小毛病会在规律中痊愈。呵呵,这就是跟我来吧养生坊所主张的养生就是养习惯!

首先让我们解读一下何谓子午流注。它主要是说,每日的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经脉又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具体是:

子时23000100胆经

人体状况: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养生之道:临床证明,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丑时01000300肝经

人体状况: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养生之道: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能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李强主任说,虚火旺盛的人,在这个时候睡着,还能够降虚火。

 

寅时03000500肺经

人体状况: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卯时05000700大肠经

人体状况: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茅房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辰时07000900胃经

人体状况: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就饿得不行,此刻它睡醒了过来,所以,这个时候吃早饭它会尽全力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巳时09001100 脾经

人体状况:此时脾经最旺。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就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我们不能等口渴了再喝,要平时就均匀地喝水。因为感到口渴那代表你的身体已经缺水,这时候补充就略显迟了些。

 

午时11:00--13:00:心经:

人体状况:心经最旺。也是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但午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午睡起床后要适量运动,以利疏通周身气血,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

 

未时13001500小肠经

人体状况: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咳而排气。

养生之道:故午餐应该在下午100之前吃完,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人体。否则,好东西都没被吸收完全,真是物质的巨大浪费。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

人体状况: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

养生之道: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要想尿尿,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总是憋着,否则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等情况发生。即是说膀胱括约肌出现没有弹性的状况。

 

酉时17001900肾经

人体状况:“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宜夫妻生活。

养生之道:此时要嘿咻,可是最佳时刻,无后顾之忧。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比如阳痿患者,在这个时候按摩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

 

戌时19002100 心包经

人体状况:心包经主要起到保护心脏、保存精力的作用。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养生之道: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此刻应该给自己创造安然入眠的好条件。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所做的运动最好是散步。其实晚饭后的散步不仅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还是有利心脏的。

 

亥时21002300三焦经

人体状况: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养生之道:此刻要保持心境平静。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如果你跟老婆夜里吵架,而且赌气很严重,夜里11点气都还没消,那你第二天一定精神萎靡不振。

 

 

第四篇  中医怎样给人诊治疾病

 

古时的中医是非常发达的,他们能用很好的方法给人治病;可是作为一个好医生,为人治病之后,所期望的是让人不再生病,所以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

那么,古代的中医有多发达呢?他们怎么给人治病?又,为什么可以治未病呢?因为他们有很好的诊治工具,包括了发达的经络及五脏六腑的解剖学、生理学,对于人和天地的互动之间的认知,例如经络和时辰有一定的关系而能对于病情做很好的处理。

 

病给治好了,现代的中医能使用古时医生所累积的经验,教给病人用各种药方或用砭石、针灸的方式保养,也教给病人合于自然的养生方式,以致能让人不再生病。

 

【中医的解剖学】

 

古时的中医在发展过程中,早就有有关人体解剖学的概念。它认为人的器官包括了五脏、六腑。五脏包含的是肝、心、脾、肺、肾,六腑则是胆、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脏和腑互相之间有一种叫作“表里”的关系;每一个脏都有一个腑跟它相对应的“表里关系”,所以五个脏就跟五个腑相对应。可是多了的第六个腑,三焦,成了没有表里配对的;《难经》为这个三焦多配一个表里的“脏”,叫“手心主”,又叫“心包”。

 

身体结构上,有十二条经络,而每个经络都跟一个脏或腑有关,也都根据脏腑的名字而有其名。这就是十二经络,它们的名字就是: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心包经、胆经、小肠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还有三焦经。

 

中医起源于道家的学术系统,因此也用“阴、阳”将十二经络做出分类。十二条经络各有自己所属的阴、阳,以脏为名的叫作“阴经”,以腑为名的叫作“阳经”。阴经有六条,在手足各有三,即足三阴、手三阴;阳经也有六条,在手足也各有三,即足三阳、手三阳。阳经又被分成太阳、阳明、少阳,阴经又被分成太阴、少阴、厥阴。

 

《难经·二十三难》说:“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问的是,经脉有一定的度数,可以知道吗?《难经》告诉我们“手三阴经”从胸走到手,“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到脚,“足三阴经”从脚走到胸部,这种循经之气在身上的运行方式,在针灸学的应用上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例如顺着经的走向针刺,是补针的刺法,而逆着经的走向而针刺,就是泻的刺法。

 

除了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循行的路线外,还对它们的长度都有叙述。手三阳之脉,每一条是五尺;手三阴之脉,每一条是三尺五寸;足三阳之脉,每一条是八尺;足三阴之脉每一条是六尺五寸。除此以外,还有阳跷脉与阴跷脉,长度各是七尺五寸,任、督二脉各有四尺五寸长,把每条经脉都用身体相对长度量出来了;可见,中国古代的医生们蛮有科学素养的。

 

【中医的生理学】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十二个“地支”表示。

 

中医学的认知,人体的经气流注,每天从“寅时”开始,“丑时”结束。利用经络气血在每个时辰一定的流注模式及法则,可以找到治病的最好时间,这就是针灸医术所使用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有时候,服用药物也参照这种流注法则,可以达到很好的医疗效果。

 

十二经的流注模式就是,每天的寅时从胸部向下走去,循行肺经,直走到手的大拇指的“少商穴”;卯时又从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向上走到头部;辰时再从头上向下走胃经,一直走到脚;之后,巳时从脚的脾经向上又走回到胸部,这样是一个小的循环。午时从胸部向下走去,循行心经,直走到手的“少府穴”;未时又从手太阳小肠经的“少冲穴”向上走到头部;申时从头上“睛明穴”经过头顶、头后 向下走膀胱经,一直走到脚;之后,酉时又从脚的肾经“涌泉穴”向上又走回到胸部,这是第二个小的循环。戌时又从胸部向下走去,循行心包经,直走到手的“中冲穴”;亥时又从手少阳三焦经的“关冲穴”向上走到头部;子时从头上经过侧头部,向下走胆经,一直走到脚;之后,丑时又从脚的“肝经太冲穴”向上又走回到胸部,这是第三个小的循环。

 

“经”的意思,就是在身上连结穴道与体内脏腑的一种看不到的线。有人认为这个“经”线是假想的,很难用现代的、现有的仪器探测到那些实质的经络。也就是说,用现代这种科学条件与思想逻辑的方法,难以证实经络的存在。可当用针灸治病的时候,却又能感觉到它。

 

古人对于人体解剖的认知,或许是经验的累积;更或许,古代的医生几乎都是修道的人,要经过非常严格的修炼过程;一个接受严格训练的修炼者,多半要经师父考验,知道他是位有很好的、有很高德行标准的人,师父才准许他学习医道。

 

通过实践知道,现在有许多要求高标准心性的炼功人,可以拥有超越常人的特殊感知能力。那些修道的古代医生可能同样地拥有超常的特殊能力。

 

“经”这种被现代人认为的假想线,在拥有特殊能力的医生们看来,就是那么一条一条真实存在的线,而且,这些线都和脏腑相连系。在外表这样一条一条的线,被称为“经”。另外,还有经和经之间的横向的“络”,每一对互为表里的经都有一个络穴相连,在两个经之间互相连络着。

 

因为有十二经,每个经又各有一络,所以有十二络。除了十二个络之外,任、督两脉也各有一络,再加上一个“脾之大络”,一共有十五络,所以在中医的学术上称,“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就是这个意思。

 

【中医的诊病学】

 

中医认知病情,常常会借用“十二经络”的走向与位置,而下诊断以及治疗。

 

早期,我曾在一间诊所应诊,那个诊所有个广告说,使用电脑诊病;有一次,一个看广告而来的病人,一進门就讲头发麻,脖子僵硬;叙述完了病情,根据经络走向位置,就已经判断得的什么病,立即在诊疗记录单上写下。他忽然想起来说:“不对呀!我看广告来的,要用电脑看病!”,進到电脑间,花了半个小时,看诊报告出来,上面叙述的病情是小肠经和胆经的问题:“胆经虚、小肠经实”,跟我在诊疗记录单上写的完全一样。

 

因为胆经走侧头部,麻就是虚;小肠经走脖子外侧、肩胛,疼痛就是实;已经诊断出来了胆经虚、小肠经实。

 

从这个例子分析,与电脑看病相比,让医生看病没用仪器、也没有摸脉,岂不更好?

 

古时的中医讲四诊,就是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看病;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就是神、圣、工、巧不同的层次,最好的医生用眼睛“望诊”一下,就能知道病情。例如《史记》记载的,扁鹊看齐桓侯的病,就是望而知之了。

 

【中医的诊疗工具--四诊诊病、八纲断病、八法治疗】

 

替病人治病的时候,中医使用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法察病,又注重分析病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如果能以这种理论分析病情的经络脏腑情况,运用以开药或针灸的处方就非常容易了。中医要依据病理的八纲原则,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开出药物和针灸等处方用以治疗。

 

现代人看病,一般都先看西医,西医看不好了,才想到中医。

 

西医用仪器能看到物质性的病,中医却不但看物质身体的病,而且看更深层的五行、阴阳变化,连精神疾患都可以看的出来。针灸医生看经络的问题,看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变化,针下去,扎到皮肤底下、肌肉或筋膜之间的穴道。针的刺激又有双向的反应,有虚的反应者,可以实之、补之,有实的反应者可以泻之;也就是说,施术者能以阴阳平衡的刺激作用施治,比起用药治病更机动、更灵活。

 

【看好了病,就让他不再生病】

 

让我们从新思考一下,找医生看病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好病,更進一步就是求得健康。一个人如果在没生病的时候,找出让自己变得更健康、而且不生病的好方法来,岂不是更美?

 

古代聪明的医生告诉人们身体变好的方法,就是“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数术”的合于自然的养生方法,就可以活到老而且动作不衰,万一不行,就服用《黄帝内经》形容的“上古之人”发明的“汤液醪醴”。上古之人发明了汤液醪醴却“备而弗服”,就是上古之人懂得“法于阴阳,合于数术”的养生之道而不必服用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的汤液醪醴;到了中古时代,人们就“道德稍衰”,使用汤液醪醴,那个病很快就好了,《内经》中说“服之立已”。

 

古时候的人,一旦得病了,医生建议他们,在次序上,应该先找砭石、针灸等,治好就没事。再不行,用药物治病已经是下策了。那就属于《内经》的“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一个人懂的合于自然的养生方法,不生病最好。如果不能的话,使用了许多毒药还更伤了身体,不是太愚昧吗?怪不得唐朝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说:“圣人所以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也。”

 

本文根据网络整理,多谢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