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女人迷恋的乳房按摩,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好大水 2019-08-01

来源:谈心社(ID:txs163)

     今天的内容算是科普,但是非常有用。果姐有个闺蜜,忠实的乳房按摩者,经常花几万块办什么精油套餐。问她有没有去医院做定期检查,她回答:“做检查干嘛,我胸花那么多钱保养根本没事。”结果今年年初发现胸部多了两个肿块。很多女生相信按摩可以丰胸,你每天按摩脸,脸怎么没大呢?你知道吗,在全世界八个女生中就有一个得乳腺癌,很多起因就是大街小巷特别多的丰胸广告。今天不讲人生大道理,就聊聊健康,这种话题别家也不太敢讲,我希望中国女性能够重视自己的胸部健康,而不仅仅是她的大小

人类在变美路上吃过的亏,大概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前几天又看到一条新闻,说实话,吓了一跳。你能想象到乳房布满“沙粒”是什么样子吗?48岁的朱女士亲身体验了一把。

在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时,医生发现朱女士的左侧乳房布满众多细小如沙子一样、呈散在分布的钙化灶,并且无法轻易判断哪些是良性,哪些是恶性。

钼靶检查发现,朱女士乳腺里满是星星点点的钙化灶

来源:武汉晚报

一般来说,乳房内部出现钙化灶,原因很多:可能是炎症或损伤渗出物留下的痕迹、新陈代谢后的钙盐沉积,也有可能是肿瘤造成的组织变化。医生询问朱女士之后得知,原来朱女士是胸部精油爱好者,常年做按摩。医生分析,“沙粒胸”的出现,极可能是由于按摩时用力不当损伤了腺叶乳管,导致坏死性细小点状钙化。

仅凭肉眼无法分辨周围组织是否有癌变风险,也无法确定是否是早期乳腺癌症状,等待朱女士的,很可能是切取、钳取、穿刺等活检手术。

保养乳腺,最后却增大了患癌风险,朱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乳房为女性带来美丽的曲线,如何保养乳房成了许多人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乳腺癌,也成了许多女性畏惧的“头号杀手”。

2018年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版全国癌症的统计数据:乳腺癌位居全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占比高达16.51%。为了“保养乳房,远离乳腺癌”,不少女性瞄准了被商家捧上天的“乳房按摩”。是我只想说:别信,千万别信,一个字都别信。

迷信按摩,只可能进一步刺激癌症的发展

“女性乳房按摩,可以预防癌变发生”、“轻轻一按,乳房问题全不见”、“不开刀不住院,帮您解决乳房问题”……

 搜索引擎中,输入“乳房按摩”,此类广告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博眼球的营销口号背后,关于乳房按摩的虚假信息,是时候辟辟谣了。

谣言一:乳房按摩可以丰胸

某些人眼中,曲线是评价女孩身材的重要标准,一说胸太小,总有各种调侃。于是看到“按摩丰胸”的广告,很多女生都难免心动。

可正如段子所说:你为什么相信按摩脸可以瘦脸,还相信按摩胸可以丰胸?

所谓的“按摩丰胸”,宣称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按摩能促进乳房腺体的发育,二是按摩可以将其他位置的脂肪转移到乳房。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实际上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脑补”。人的胸部主要有两部分组织构成:腺体和脂肪组织。

女性乳房纵切面,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柚子形”,而是“葡萄形”,各级导管连接着一串串葡萄状的腺体来源:ALL About 绘制:Akira Akawa

一般来说,腺体的发育要经历两个高峰,一是青春期,二是哺乳期。青春期女性的第二性征会逐渐明显,遗传、营养、激素分泌是影响这一时期乳房发育的主要原因,乳房的大小在这一时期也会基本定型。

而胸部按摩并不能起到再次促进腺体发育的作用。

这几年,许多商家又推出精油 按摩的组合套餐,让消费者对乳房按摩丰胸的“传说”,更加深信不疑。事实上,很多机构为了达到丰胸的效果,不惜在精油里人为添加大量的雌性激素。

雌激素水平绝对或相对地升高,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衡,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为了保养乳房选择按摩,殊不知早已落入商家的圈套。

其次,转移脂肪说更是无稽之谈。

在很多美容按摩机构的口中,按摩师的手简直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棒。可人体不是橡皮泥搓一搓揉一揉就能变形,脂肪想转移,只能通过手术进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填充。但凡说到“把脂肪通过按摩转移到胸部”,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

2018年7月19日,某外科医院一台整形手术正在进行

谣言二:乳房按摩可以防下垂

乳房下垂主要由两部分原因造成,内部衰老和外力作用。鼓吹按摩防下垂的机构,无非有以下几种说法:促进血液循坏、加强代谢、按摩塑形……事实上,没有一种说法能够站住脚。

万有引力这一法则谁都逃不过,乳房也不例外,胸部越大,受引力的影响便越大。

除此之外,韧带松沓、肥胖、过度减肥,使得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也是胸部下垂的重要因素。揉一揉松弛的皮肤就能变紧致,显然有悖常理。想让已经下垂的胸部瞬间重回年轻,能信赖的方法,同样只有整形手术。

谣言三:乳房按摩可以催乳

2017年底,95后的罗女士通过自检发现胸部乳块。一开始,她以为是哺乳期遗留有残乳,于是去按摩推拿。但之后,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开始疼痛流脓。医院检查确定罗女士患肉芽肿性乳腺炎。由于没能尽早就医且进行了不规范的按摩处理,罗女士差点需要进行乳房环切手术。

杭州,催乳师在给一位客人进行乳房按摩催乳

哺乳期的女性,乳房其实是十分脆弱的。如果此时强行通过外力挤压来疏通乳管,非但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会导致腺泡破裂引发炎症。

很多机构打着孕期药物治疗会影响奶水质量,导致孩子身体出现问题的旗号,鼓吹按摩治疗法。这种方法不仅无用,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生理疼痛。不少年轻妈妈缺乏经验,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陷阱。

谣言四:乳房按摩可以防治乳腺癌?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只要打出防癌旗号,总有人会上当受骗,按摩防癌,也就被传得神乎其神。

商家鼓吹的,一是按摩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从而防止乳腺癌产生。32岁的任小姐,深信用精油按摩胸部能有改善乳腺增生的效果,却没成想按成“葡萄串结节胸”。原本0.6厘米的小结节半年后已“突变”为8个大结节,大大小小如葡萄串。

 其实,乳腺增生的现象主要与内分泌有关。

每位女性在排卵期,身体会分泌不同水平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乳腺组织受其影响,出现了“增生、复旧”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出来,就是乳腺疼痛和肿块。

也有部分增生,是由于内分泌失衡,出现乳腺增生、复旧不全的情况,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

即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乳腺小叶增生是生理性现象,而非病理性病变,癌变的可能性不大。

而一旦出现长期、严重的疼痛或肿块,唯一的方法是及时就诊,而不是寄希望于通过按摩让这些硬块消失。

二就更可笑了,是说按摩可以将癌症的肿块按小,从而治疗癌症。 很多癌症患者面临疾病都会病急乱投医。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时会发现这种说法实在可笑至极。

癌细胞藏在乳腺中,原本通过手术、化疗、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尽可能的控制。不科学的暴力按摩法,只会让本身存在的乳房问题加重,甚至造成乳腺恶性肿瘤转移扩散。

换言之,按摩,只可能进一步刺激癌症的发展。

在胸上花的冤枉钱,几乎都是智商税

上述种种陷阱其实并不是难以识破,只是关心则乱。

需求带来了庞大的市场。市面上,“月销量超千笔电动胸部按摩仪”、“乳房防下垂神器”等等产品不一而足。价格贵的上千,便宜的不足百元。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其宣称的功能,几乎全都实现不了。

其次是遍地开花的按摩机构:

很容易发现,无论店的名字叫什么,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内容大多相同。

比的其实是谁比谁更“全面”,谁比谁更能忽悠。小区里,抬头看见那些窗户上贴着“美容”、“按摩”等广告字样,并附上具体地址电话的民间小店,还是先看看资格证书再说吧。

最后还有令人胆战心惊的从业人员。

“90后催乳师月薪两万”,类似的的信息总能在网上看到。然而看起来如此高薪的行业培训信息却大多如下:“三个月乳房按摩培训包教包会”。

上个月还是月嫂,这个月就敢上手催乳。这样的现象绝非个例,能拿得出正规机构培训证书的按摩师凤毛麟角。

有人敢花钱,就有人敢动手。

目前没有研究机构调查过一个女性一生要为自己的乳房花多少钱,但恐怕不比脸少。

乳房重要,该花的钱不能省。只是要花在刀刃上,轻信乳房按摩的谣言,后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需要了解的,正确保养姿势

 怎样不花冤枉钱还能好好保护乳房呢?

1、及时就医,不要慌张

一般情况下,乳房偶尔的小硬块,是正常现象,适当自我调节就能消除。也有人则是小病拖成了重病。

对待乳房问题,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不了解身体上的器官,没病也会被自己吓出病来。

定期医疗检查必不可少,当出现相关问题,也不要寄希望于三无机构和民间土方,相信医生才是王道。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青春发育期要注重营养,帮助乳房正常生长。 饮食和睡眠简直是百说不厌的话题。

乳腺增生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鱼类、奶类及菌类食物等,少食高脂肪、高糖等肥腻食物,少食或不食含有激素的肉类食物。

另外,适当运动也同样有益。

 3、保持心情的愉悦。

有调查显示,在职场工作的女性比无工作的女性患乳腺疾病的可能性高。高强度压力下工作会导致心情沮丧,而不良的心理因素会引起复杂的内分泌紊乱。

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时寻求家人朋友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也有助于乳腺健康。希望每一位女孩,都能在保持曲线的同时,享受健康~

乳房胀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起因

  1、青春期胀痛

  青春期女孩最早的乳房疼痛,一般9-13岁发生。这时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先是乳头隆起,乳头下的乳房组织出现约豌豆到蚕豆大的圆丘形硬结,有轻微的胀痛。初潮后,随青春乳房的发育成熟会自行消失

  2、经前乳房痛

  半数以上的妇女,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状或结节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来潮后,上述变化可消失。

  3、孕期胀痛

  一些妇女在怀孕后40天左右,由于胎盘、绒毛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使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4、产后胀痛

  产后3-7天常可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主要是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防治方法:产妇尽早哺乳。有硬结时可在哺乳前热敷并按摩硬结;也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促使乳腺导管通畅。

  5、人工流产后

  人工流产后,有些妇女主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这是由于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急骤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肿块及乳房疼痛。

乳房胀痛容易混淆的症状

      病理性胀痛:

  1.乳腺癌:乳房肿块一般多出现在单侧乳房,质地较硬,增大的较快,可以活动。乳腺癌侵犯皮肤会造成皮肤的桔皮性改变。肿瘤侵犯乳头会造成乳头内陷。如果发现腋窝,锁骨上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也可以是活动性)的,应怀疑乳腺癌的可能。女性肥胖,初潮较早,绝经过晚,有家族病史等的人群为乳腺癌高发人群,如出现上述表现更应该加以注意。

  2.乳腺增生:常为胀痛或刺痛,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以片块状为多见,大小不一。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

  3.乳腺炎: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 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生理性胀痛:

  1、青春期乳房胀痛:先是乳头隆起,乳头下的乳房组织出现约豌豆到蚕豆大的圆丘形硬结,有轻微的胀痛。初潮后,随青春乳房的发育成熟会自行消失。

  2、经前期乳房胀痛:半数以上的妇女,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状或结节感更加明显。

  3、孕期乳房胀痛:一些妇女在怀孕后40天左右,乳腺增生,乳房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

  4、产后乳房胀痛:产后3—7天常可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

  5、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人工流产后,有些妇女主诉乳房胀痛,并可触及肿块。

  6、性生活后乳房胀痛:乳房充血、胀大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乳房胀痛。

乳房胀痛的预防

改吃脱脂乳制品,麸皮有助于增强体力,多食用整粒谷物、水果和蔬菜,能增加纤维摄入量。尽量不喝酒,减少钠的摄入量,多吃芹菜利尿,维生素E能缓解纤维囊病症状,维生素A能减轻疼痛。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