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ong Mu|戏剧表演课科普ing

 长沙7喜 2019-08-01

说起戏剧表演课,在国外是很常见的。在国内,我总听到这样的询问:“戏剧表演课是培养演员吗?”有的家长也会说类似的话:“我的孩子没有表演基础,不知能不能演好啊?”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可以说,戏剧表演课的重点也不全在表演。那么,戏剧表演课到底内涵些什么呢?

在西方,戏剧教育被视为一种“全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近100年来,发展尤其迅速。戏剧教育不等同于舞台表演。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它不仅能够提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领导力及一生发展最为重要的自信心。戏剧表演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人。

在英国的课堂内,小学戏剧表演课孩子们用戏剧游戏来锻炼肢体控制和语言的表达;初中后,英国的孩子开始接触讲故事、即兴表演和剧本表演,演出的剧本可能是童话或是经过改编的莎士比亚作品。他们会加入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态度;在高中继续参与戏剧活动的,通常是真正的戏剧爱好者,他们像校队的运动员一样全情投入,会拿出相当的课余时间和周末排演话剧和音乐剧。这些制作精良的剧目会在校内上演,继而在地区或全国性的戏剧节上参与角逐。

可以说戏剧在英国,戏剧艺术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等。戏剧表演课,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在英国戏剧教育渗透到孩子成长各个阶段,它内生的体验式的学习更是英国人倡导的体验与活动式教育的最好的实践方式。

而目前国内的戏剧教育才刚刚起步,用戏剧作为教育手段也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探索。从2011年起,北京一批一线小学,如北大附小、北师大附小、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中关村二小、清华附小等,已陆续引入英文戏剧表演课程。英文戏剧表演课除了让中国的孩子对于英语和英美文化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外,更多的是对儿童个人能力的综合锻炼和对个人兴趣的全面开掘。中国的授课式教育和书面考试,让学生太少有机会和勇气去表达。

而西方教育中“presentation”这个形式,则一直在强调人的表达能力。包括收视率极高的 “TED”,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讲述者富有含金量的讲稿之外,更有演讲者自身的魅力和风采。

还记得美国最佳教师,56号教室奇迹的创造者雷夫·爱斯奎斯怎样回答中国教师的困惑吗?其中有一段,他是这样说的:“我带的学生每年演戏剧,有很多人从不同地方来看这个剧,戏剧演三十天,演出结束后,我不会发奖,也不会开派对,因为我认为做整个戏剧就是奖励,就是派对。”

当我看到,新生代孩子的玩具已经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如若我们对此没有一丝警醒,电子时代会像一个坚硬的壳,迅速地把我们全都囚禁起来,囚禁在网络里、虚拟空间里、意识世界里。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的五感会逐渐麻木丧失,沦为十足的“机器人”。就像电影《机器人瓦利》里,生活在宇宙空间的那些已经肢体退化的人类一样。

所以,我想戏剧表演在今天的使命,不是电影的竞争者,不是还停留在叙述和演绎故事层面,而是挽留人类身体感觉的药剂。

尤其是对于孩子,戏剧是最能承载情感、表达 情感、交流情感的领域。而且戏剧表演的情感,是面对面的情感,是当下的即时的情感,是用声音、肢体、表情、动作承载的情感,是以视觉、听见、触觉、嗅觉、味觉为通道的情感。

所以,我以为戏剧绝不仅仅是孩子的观看行为(成人演出,孩子进剧场观看),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参与行为,是对孩子五感的激发,是对孩子的情感培养,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不是为别人表演,不是去活在别人的目光中

戏剧是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兴趣所在的方向,打开自己心灵的眼睛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爱、感受美、感受艺术和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