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解:一点误读感受

 子夏书坊 2019-08-02

一点误读感受

文/大解

以诗歌的形式写日记,有两点是无法回避的:第一,所写文字难以做出事件的真实记录;第二,诗歌的夸张性质所记录的文字容易失真。但心理活动除外。茗茗的《深蓝日记》,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这些诗歌是一些情感记录。在这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假托,而不是实体。因此,我们通过这些情感丰富的文字,看到了诗人心中闪现的东西。

女性诗歌,大多数是作者的身体史,同时也是个人的心灵史。她们即使不与外在世界建立复杂的联系,凭着敏感和内敛的性别特征,也能依靠自身的资源形成一个完善而自足的情感世界。这种向内的深入探索并不因此而带有自我封闭性,反而容易产生更大的张力和迷惑性,让我们看到女性诗歌的魅力。茗茗的诗歌正是如此。她在向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沉入中,发现了自我的秘密,并在解析和破译的同时,透明地展现出来,其纯净的质地仿佛原本就没有杂质。这是从本质上说的,而在表现方法上,她的诗并不单纯,许多东西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内在的节奏和旋律,整体绚丽缤纷,却不迷乱。我们可以用“美丽”一词来形容她的诗。

另外,茗茗确实是一个会撒娇的女子,她的诗都是甜的。像一只幸福的天鹅,沐浴在阳光和湖水中,即使是忧伤,也会透出甜蜜的滋味。你很难从她这一部分诗中看到真正的痛苦。幸福的女人没有痛苦,有的只是闲愁和哀怨。在她笔下,生活中的一切都诗性的,包括日常琐事,都闪着雍容的光辉。她几乎不排斥任何事物,这是胸怀,也是胃口,同时也是消化能力。尽管她敢于把所有的事物都纳入诗中,其结果却不芜杂,这反映了她驾驭生活和情感的能力。

这辑日记形式的诗,主要是写情感的,个人经验只是作为基本元素隐现在诗中,没有在表象上过多地展开,而是服从于主观的需要。因为她处理事件和情感的方式不是对其进行冷却,而是加温,使其达到白热化程度,所以她控制了经验的量化数值,放开了性情,使诗在热处理时达到了很高的浓度。在这样的情感热度中,许多精彩的句子往往不是刻意求之,而是自然生成,即语言中生成语言,即干净利落,又具有非常大的弹性,在诗中时时闪现出意料之外的光芒,让人们眼前忽然一亮,并为之震撼。这也许就是我们在阅读她的诗时容易被感动的原因吧。

以上浅见,为一家之言,不足为据。到此打住,算是我的一点误读感受吧。

责编:李浩

中国诗歌学会(英文名称:The Poetry Institute of China)是全国性的诗歌学术团体,是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家、诗歌翻译家和诗学教育工作者自愿结合的群众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中国诗歌学会官方刊物《诗志》杂志已正式出版,全国公开发行。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等,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售。现在加入中国诗歌学会,还可以免费得到八期《诗志》,以及参加更多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各类活动等。索取会员申请表,请上www.zgsgxh.com,或者QQ2042636746;如有诗集出版,与订购《诗志》者,请联系:

联系电话:010—84084116;010—640722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41号512室中国诗歌学会

邮编:100009

联系人:程女士、高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