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的生长,因为前半生遇到了爱他的人

 古稀老人赵 2019-08-02

沈从文的生长,因为前半生遇到了爱他的人

沈从文像

确切地讲,沈从文不同于大多数著名作家的一点恰在于,他不是被人发现的,而是自己生长出来的。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又不乏贵人相助。从这个角度上讲,沈从文也是被人发现的,且发现了不止一次。

沈从文是乡下孩子,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十四岁才就读高小,十五岁当了兵。读书及当兵期间,不少师长“发现”了沈从文,教他书法,教他知识,还给了他新的名字。他原名沈岳焕,军中主审的军法长一听,借《论语》随口说了一句:“焕乎,其有文章!”建议他改名崇文,沈自己改成了从文。要说谁(首次)发现了沈从文,一半是那位军官,一半是沈从文自个儿。

最重要的发现来自人称“湘西王”的军阀陈渠珍。十九岁时,沈从文在陈渠珍身边做书记官。陈渠珍是同盟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阅历丰富,学识过人,沈从文在他手下获益匪浅。,当沈从文表示想去北京闯荡,陈渠珍不但应允,还预支了他三个月的薪水,从而促成了沈从文一生中第一大命运转折。

沈从文的生长,因为前半生遇到了爱他的人

陈渠珍像

在北京晃荡了一年多一事无成,穷途末路的沈从文给素不相识的郁达夫写信求助。郁达夫大沈从文六岁,在北京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收到来信就去看望了沈从文。他把自己的围巾给了没有冬衣的沈从文,请他吃饭,还鼓励他坚持。一个月后,沈从文发表了他的人生第一个作品,一篇散文。

1925年,沈从文二十三岁,接连被人“发现”。先是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他读到沈从文在报上的文章,四处托人辗转找到作者,了解沈从文的难处,给予了不少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林宰平还托梁启超帮忙,为沈从文找到一份图书馆职员的工作。这是沈从文在北京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沈从文的生长,因为前半生遇到了爱他的人

胡适像

同年,沈从文还结识了徐志摩。徐志摩对他厚爱有加呵护备至,称他为天才少年,助他写作发表,还写了一篇《志摩的欣赏》专门夸赞沈从文。在他的鼓励下,1925年沈从文一下子发表了六十多篇作品,堪称文坛超新星。沈从文自己就说过,当年对他帮助很多的师友中,年纪最大、影响最深、关系最久的,是林宰平先生;年纪最轻,帮助最多,理解最深的,是徐志摩。

徐志摩还向胡适推荐沈从文去教书。1928年,胡适出任中国公学校长,第二年就聘请沈从文做国文系讲师。沈个性腼腆,经胡适多方劝慰才肯成行。一个高小生,如此破格聘用,胡适当然也是沈从文的发现者。多年后胡适忆起,还在日记里写,沈从文在中国公学“最受学生爱戴,久而不衰”。言下之意,他对沈从文的“发现”很有价值。

因此,我认为“发现”沈从文的人不止一人。在这样的发现中,沈从文不断成长,终于在20世纪20年代末成为与徐志摩、闻一多、周作人乃至鲁迅相提并论的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