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门别类话弱视

 遵义目明尔来 2019-08-02

     最近胡老师认识一位可爱的小男生,特别招人喜欢。但是他的妈妈告诉胡老师,孩子今年6岁,在一次幼儿园组织的视力检测中查出患有弱视。由于之前根本不知道孩子眼睛有问题,她被吓坏了,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弱视后,马上带着孩子来找胡老师。

      因为弱视的最佳训练年龄是3~6岁,特别是重度弱视的孩子,过了最佳训练年龄,效果甚微。

       在昨天的分享中,胡老师简单地描述了下当前的弱视问题,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弱视患病率非常高,全国弱视儿童约有1000多万人。但是由于对弱视问题的认知不足,很多家长将弱视误认为是近视,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的训练期。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今天胡老师就带着大家进一步地了解一下弱视。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标准,我国将弱视的轻重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弱视的矫正视力是0.6~0.8,

       中度弱视的矫正视力是02-0.5,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则等于或小于0.1。

        弱视并不可怕,只要确诊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弱视,然后因症施治,在规定的年龄之内,矫正视力完全可以恢复正常。

       根据弱视的病因,医学上一般将弱视分为5种类型。

先天性弱视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属于高度近视人群,那么,下一代患弱视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视网膜或视路发生小出血进而影响到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甚至有些患者还发生继发于眼球震颤或者全色盲等。这种类型的弱视预后通常不佳。

斜视性弱视

        如果患者有斜视现象或曾有过斜视,那么,患者患有弱视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这是因为患者眼位偏斜而发生复视,大脑视皮质中枢为了解除或克服斜视所造成的复视,就会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斜视眼的黄斑功能被抑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弱视,也称废用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在高度屈光不正又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患者身上最容易发生屈光不正性弱视,这种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如果患者在最佳时期运进行训练,视力一般能够恢复正常和不同程度提高。

屈光参差性弱视

         由于两眼屈光参差较大,弱视患者在两眼黄斑形成的物象清晰度就会不同,大小差别也较严重,融合困难,脑皮质中枢只能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的物象,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弱视。这种弱视大多是功能性的,经过训练后很有可能恢复视力。切记最佳治疗时期是关键。

形觉剥夺性弱视

         一般来说,患者在婴幼儿期时期,由于角膜混浊、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等因素,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那么,视网膜黄斑部也就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视功能发育必然受到抑制而发生弱视。

         这种弱视,视力低下,预后也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先天白内障的孩子应迟早做手术治疗以避免弱视产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继续,有问题的记得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