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和不读诗的人有什么区别?看完这篇文章我懂了

 gs老张 2019-08-02

01

表情包、颜文字、常变常新的网络用语,都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表情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发一个。

那读诗和不读诗有什么区别呢?

我有个非常现实的故事告诉你。

我有个朋友阿枝,在一家文创公司做了好几年主管,月薪5000,工作忙而有序,别人下了班聚会吃饭打游戏、唱歌,她几乎从来不参与,很宅,喜欢在家看书。

某天同事们酒足饭饱,说到一个段子,普通青年看风景,只会说“我靠”,文艺青年看风景,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哈哈大笑,纷纷表示太写实了,这说的不就是阿枝嘛。

无独有偶,阿枝公司去乌镇团建,赶上下雨,一群人躲在乌篷船里,欣赏烟雨江南,同事们一个劲儿地发出感叹“妈呀,真美!”“太带感了”,只有她特立独行地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回公司后boss问大家玩得怎么样,大伙都嘻嘻哈哈地答“爽翻了”“太赞了”,只有她,自然地说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后来,阿枝成了创意总监,月薪翻了三倍。

起初大家觉得意外,都说她运气好,后来有人想起了那个段子和团建,又觉得她看似好运的偶然,也许是必然。可也有人死要面子反驳,不就是念一两句诗嘛,谁不会啊,凭什么她就成了创意总监。

那么,是念两句诗让她成为创意总监的吗?

我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语言表达能力却在持续退化。

读一两句诗本身并不能升职加薪,能发生变化的,是因读诗而丰盈的人生啊。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对读诗词的人来讲,一首诗何止一处风景,更是一种人生。

古往今来,那万千诗人,便是万千人生。

读了他的诗,就是走过了他的人生,看到他看过的风景,品味他尝过的悲欢,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02

王立群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文选汇校汇注》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百家讲坛最佳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

初识教授在《百家讲坛》,网络时髦词汇他竟信手拈来,风趣幽默的解读,让晦涩难懂的《史记》一下子生动鲜活起来。

他说“匈奴单于,曾给吕后递过言辞粗鲁的‘求爱信’”,他说“西汉的吕禄和吕产,曾因缺少‘手机’而联系不畅”。

这些生动具象的现代比喻,在王立群教授的讲座中,比比皆是。

这位年逾古稀的教授,既能在卷帙浩繁中舞文弄墨,还能在电视荧屏上谈笑风生,节目上一句“宝宝心里苦”,更是让他圈粉无数,红遍大江南北。

中央电视台评价他是“有风度,有颜值,有才华。

今天,粉丝们有福了,因为王立群教授又要用网络潮语诠释古诗词啦。

03

中国自古就有诗文评点的传统,王立群教授以数十年学术造诣,将教学中教授古诗词的独特感悟,著作成书。

其新书《王立群妙品古诗词》完整地呈现了100首经典古诗词点评精华,其中,包含75首语文教材必背古诗词。

全书对诗歌的解读,不追求一字一句的详细解释,不追求一句一联的全面鉴赏,而是个人的评点出发立足诗词语境,针对经典名句,抽丝剥茧,旁敲侧击,深入浅出的流行语言,让传诵一两千年的经典诗词活在了当下

书中金句频出,“佛系男神”、“宝宝心里苦”、“确认过眼神,遇见了对的人”,还有“圈粉”、“蜀黍”、“有温度”等时髦词汇。

品读独特见解,此前从未公开发表

“李白的劝酒艺术”

王立群教授的品读独辟蹊径,看完有种“原来还可以这样”的神点评既视感。

我们熟悉的《将进酒》,全篇豪饮高歌,大气狂放,但在王立群教授眼中,竟然是“天下第一劝酒诗”!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诗酒不分家,尤其在诗歌大盛,诗人们嗜酒成风的唐朝。酒,对诗仙李白来说,是“写诗神器”。

杜甫说,唐朝有八个最能喝酒的人,李白是其一,更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名句。余光中曾评价李白“酒入豪肠,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将进酒》中,王立群教授为我们拆解了李白的劝酒套路:面对着好友岑勋、元丹丘,他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起手直接就讲人生苦短,把李白直爽不羁的个性,表露无遗。

待酒过三巡,诗兴大发,更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还觉不够尽兴,那就索性振臂一呼“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仿佛在说,我都这样了你还不喝?

在王立群教授看来,有人劝酒很小资,比如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有人很深情,比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不同,他酒里有故事,有钱时李白东游扬州,周济落魄公子“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没钱时“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我们往往就是对钱看得太重,有了掣肘自然就失了豪情。

可李白自信散淡豪情万丈,哪怕借酒消愁,都与众不同。

最时髦接地气的表达,你没见过的“大家”

“《诗经》时代的‘白富美’”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早起西周,晚至春秋。我们习惯了从中探寻周代的社会生活,而王立群教授,他竟找到了那时的“白富美”和她的粉丝团。

他把《诗经·卫风·硕人》看作是一副细致生动的人物肖像工笔画,画中极力描绘了高配豪华版“白富美”卫庄公夫人庄姜有多美。

作为白富美,“白”,体现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是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一白遮百丑;庄姜不仅“富”,而且“贵”,她是齐国的公主,老爸是齐庄公,哥哥是东宫太子,邢侯、谭公是她姐夫;

“美”则有“三高”,身材高“硕人其颀”,颜值高“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情商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一诗,写的是庄姜与卫庄公的“世纪婚礼”,王立群教授写卫国百姓对国母庄姜的爱戴,“他们一下子成了‘庄姜粉’,成了‘姜丝’”,然而庄姜惊艳了岁月,却黯淡了自己。

婚后的庄姜没有一点怀孕的迹象,有点“慌了”,卫庄公的后宫开始逐渐壮大起来,庄姜从此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煎熬中。从公主的童话,到国母的神话,最终庄姜被现实击败,女神凋零,粉丝无限感慨,总想替女神做点什么。

后来,粉丝们就把《邶风》中五首诗的著作权归在了庄姜名下,还冠以“中国第一位女诗人”的称号。

在粉丝心里,庄姜靠诗性和才华,排解了后宫的糟心事,活出了自己,成了岁月静好的“佛系”女神。

看着2500年前的粉丝如此卖力宣传,怕是现在的流量,怎么赶也赶不上吧。

立体品析,高度 广度,生动不枯燥

“永不退缩韩退之”

如果你以为教授只讲风花雪月,那就大错特错了。教授的品析,比美文有力,比鸡汤鲜美,特别是这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全诗讲的是韩愈被发配潮州,走到蓝田关口,面对赶来送行的侄孙韩湘,韩愈心中愤懑,悲歌当哭,随即写下了这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本身很短,五十六个字,可如果你知道前因后果,就会有新的体悟。

韩愈崇儒反佛,当皇帝要迎佛骨入长安时,他写了一个“不要命的”奏章。

唐宪宗如何能忍,一气之下要杀了韩愈泄愤,后因一票同僚极力说情,最终他被发配三千里,贬去潮州做刺史。

韩愈这个人,其实特别胆小。

唐朝有个专写名人八卦轶事的书,曾记载,有一回他和友人一起登华山,极顶后,吓得嗷嗷大哭,几乎发疯发狂,写了遗书,华阴县令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弄下来,登个华山就被吓得要死要活,他写奏章时,就没想到死活吗?

为此,王立群教授在书中盛赞韩愈,说他“断然抛弃了他的胆小,以大无畏的气概,以尖锐的言辞,向举国崇佛发起攻击。他自知一死,仍然赴汤蹈火。”

讲论精神,搞不好就和枯燥说教挂钩,王立群教授的品析,有故事,有对比,交代了韩愈因何被贬,又讲了八卦轶事,一下子让韩愈这个人变得立体了。

韩愈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这种向死而生的特立独行,需要勇气,更需要代价,他一生的行事风格,确实很对得起他的名,永不退缩,“文死谏,武死战”,说得就是他这样的人吧。

04

王立群教授的这本《王立群妙品古诗词》,可以说是一本新“人间诗话”

这些内容,百度上查不到,鉴赏辞典看不到,作家选本上找不到,课堂上听不到,讲你读过的古诗词,但从未读出的文化与精神

品析知识含量之丰富,见识之广博,让人大开眼界,拍案叫绝。这本书使我相信,当耳边出现“太美了”和出现“一叶飘然烟雨中”时,对眼前景色的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

经历越多,越会发现,那些读书时死记硬背的古诗词,其实早已镌刻着诗人创作时的深情,在我们此后的漫长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这本书,真诚地推荐给每一位爱读诗词的朋友。

在没有表情包搞不定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词?

因为,读懂了诗,有了诗心,我们可以变得更豁达、更柔和、更温暖,生活也会变得更有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