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身、口、意的漏洞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8-02

我们今天用“量子心学”探讨一点人际交往的秘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特斯拉一直强调:用振动、频率、能量来看待你的世界。当你的这台机器处于低频振动时,你的振动发出的波,自然也是低频。

我们人这台超级量子计算机处在恐惧、担忧、生气、自卑、自责、嗔恨、迷茫、痛苦、悔恨等情绪时,妄念一定时浊浪翻滚、暗流涌动。这时,大脑在一直运转,我们的机体的波动量子态完全将被大脑发出的频率所屏蔽。我们机体就处于低频,此时,振动发出的波,波所携带的信息都是低频的。这是人际交往的物理学原理。

你和消极悲观的人交流,过后,你的心会很累、很堵,你被低频辐射了,你的能量大量流失。

长时间做心理医生的人,能量小的,很快会自己抑郁。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我们有的人,每天大脑振动,编辑低频、低能量的信息,发射到宇宙意识信息无量网上,我们的共网接受低频、低能信息,网就中了毒,网降速度,网被染污,我们的心就会很累。

所以,我们的身、口、意的振动不可不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量友曾经在群里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答案是:微笑。

微笑这个身体表情的背后是一种开心、放松、喜乐的高频振动。

 “如果你不漂亮,就要使自己有才华;如果你既不漂亮,又没有才华,你就要学会微笑。”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暖一寒的背后是信息的频率、能量。

一念善即在天堂,一念恶即在地狱,善恶一念间,其实是善恶念一动频率就变,《周易·系辞》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几”是起心动念的开始,善念高频,恶念低频,吉凶立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网友提出如何养精、气、神?

我们的精、气、神有五个大漏洞!

养生就是养精、气、神。现在的养生变成养身,补身体了。你补了很多,但都漏掉了。你要先抓住漏掉你能量的窟窿。一般来讲,有五个: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大脑的妄想。为什么是能量的窟窿?大家可以从振动、频率、能量的角度思考,从高频、低频的维度思索。现在人很怕缺营养,其实人本来需要的能量是不多的,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漏掉了,用来运作你身、口、意的造作,所以你要先补漏,在每一个当下觉察身口意的频率,修复能量体破洞。

图片发自简书App

《道德经》第十二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们造作身口意,就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自己,“为吾有身”,我们很多时候相信自己是对的,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别人的观点、行为、意识不合“我意”,我们就会有表情、动作、语言、意念的造作。发出低频的能量伤人伤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庄子》里有一句话:“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如果一个人对事物的欲望执迷太深,那么他就越来越违反自然,离道就越来越远了。其实凡夫众生最紧要的就是不执着,断、舍、离你所执着的。因为你想控制的,它正在控制你。你想控制你的语言,你的行动,你的意识,说明你正在受它所控制。而此时的你就容易处在妄念、恶念之中,你正好被妄念的频率控制,被大脑的低频屏蔽,“其天机浅”,你就无法回到宇宙生命本体的高频。因此,你要做到的是出离,出离这个低频场,出离这个坏情绪的境。

我发现,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吃的东西未必多么营养,但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的气象,这股气象透过几张一百多年的老照片仍然给人喷薄而出的感觉。

这股气象里面有大独立的精神人格,还有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自己所坚持的学术上的自信,他们心存天地苍生,大我,大美。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爱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尊敬他。牛三定律是正确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正能量会被接受,负能量会被反弹。这世界就像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你的一念一行,都会在镜中反射到你的生活中来。

《圣经·马太福音》也有这样的语句: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常引用《孟子·离娄下》的妙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在儒家文化里归根到底就六个字:己所欲,施于人。稻盛和夫把它转化为“敬天爱人”,悬挂在办公室。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俯仰天地生姿,坐观沧海一粟,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举匏樽。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造物者之无尽藏,而我愿与天下朋友共适。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敬天爱人,知行合一,人生自然有不一样的风景等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