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博物馆有个怪酒杯,它在灯下竟能变色,怀疑它用了穿越技术

 历史解密坊 2019-08-03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一座具有26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个文明的大量珍贵文物,但最令人感到惊奇的,则是一件会变色的酒杯。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专家们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才破解了酒杯的变色之谜,但结果却令人直呼为“穿越技术”,究竟是什么神奇的酒杯,酒杯又是如何变色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一一揭秘。
这件会变色的酒杯叫做卢奇格斯杯,是由公元4-5世纪的罗马人制造而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卢奇格斯杯的大小和外观,都和现在我们常用的高脚杯差不多,但区别在于卢奇格斯杯的外观异常华丽。

专家们经过研究,确定酒杯外雕刻的人物,是古希腊神话中色雷斯之王,而让专家们感到惊奇的,则是色雷斯之王能在酒杯的变色过程中变得栩栩如生。专家们发现,在白天正常的光照下,卢奇格斯杯是淡绿色,显得十分有格调。一旦到晚上,或者周围光线暗下来的时候,酒杯则呈现出红色,看起来又十分的魔幻,而色雷斯之王也就像突然有了生命一样。
对于卢奇格斯杯的变色之谜,专家们一开始疑惑不解,因为酒杯的材料主要就是玻璃,而玻璃我们都知道是不会变色的。为了破解酒杯的变色之谜,英国的文物专家和其他各领域专家通力合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直到2013年他们才对外公布卢奇格斯杯变色的原因。

要回答酒杯变色的原因,我们首先要知道两个光学知识点。第一,自然光源(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的光组成。第二,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并不是它本身的颜色,而是反射的光源颜色。
比如白天时,卢奇格斯杯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绿光,而在昏暗的环境下,卢奇格斯杯为红色,说明了它反射出的是红光。专家通过纳米电子显微镜,对卢奇格斯杯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结果发现在它的玻璃中,竟然有金属纳米粒子,大小约70纳米。随后,专家们又用X射线分析,确定所加入的金属纳米粒子是金和银,比例约为3:7。

在光学物理上,因为金属纳米粒子,对绿光有极强的散射作用,所以自然光只要稍微强烈一点,卢奇格斯杯就会迅速地变成绿色,而当光线慢慢暗下里的时候,卢奇格斯杯便逐渐恢复其本色——红色。
这就是卢奇格斯杯变色的原因,虽然专家们破解了谜团,但是新的问题却又来了,因为卢奇格斯杯是公元4-5世纪的产物,我国当时还处于东晋时期,当时的罗马人是如何掌握纳米技术的呢?

英国专家们表示,纳米技术是在1至100纳米范围进行物质研究,而1纳米的大小差不多等于头发丝的五万分之一,属于微观科学领域,即便是现代的纳米技术,也才从20世纪中后期逐渐发展起来。因此,专家们都开玩笑的说,是有人穿越到1600多年前,帮助罗马人制造了卢奇格斯杯。
虽然卢奇格斯杯的纳米技术又谜团,但专家们却从中得到了启发,利用纳米技术和散射光变色的原理,制造一些用于疾病检测的传感器,并且在临床医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想检测自己的血糖变化,就可以取一点血放在传感器上,然后在光照下传感器就会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而观测到血糖含量的高低变化。

古代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而近代科学的发展不过才几百年,因此我们用几百年的眼光,去看待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或许真的应该多一丝敬畏之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破解更多的古代未解之谜,让古人的智慧也能更多地造福后人。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