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8-03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大明开国之肇造,洪武大帝之遗存。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话说明朝,是封建时代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政权。关于明代如何如何,笔者就不多言,有那么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论证明朝。仅就笔者比较了解的明代瓷器,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明朝建立,是在元末农民战争的混战中,朱元璋逐渐取得了优势,最后打败了竞争对手陈友谅,张士诚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所以,说到瓷器鉴定,主要是元末明初景德镇瓷器鉴定,有一个过渡期,就是元至正十二年到明建国洪武元年,这个时间段的东西,比较难以细分和断代。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有研究资料表明,至正十二年,陈友谅就占据了景德镇所在的饶州府。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沈万三这时候也浮出水面。据说此人在明初富甲天下,给朱元璋修了一半的南京城墙,可最后还是被罚没财产,充军了事。有人不解,说朱元璋眼红人家有钱,其实不然。沈万三在陈友谅占上风的时候,是陈友谅的财囊。他特别会做生意,陈军的军费多出自沈万三,景德镇瓷器这种特别适合于牟取暴利的货物,自然不在话下。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景德镇元代遗址有一个落马桥遗址。其器物类型以及工艺精粗程度比较符合陈友谅时期的这十几年元代瓷器大貌,特别是出土了不少鹿纹瓷片,与史料中陈友谅好鹿的记载吻合,其特征和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其他窑址有一定差距,研究者认为,此处或为陈友谅时期烧造换取军费的瓷器窑口。

坊间多有言者,曰朱元璋占据饶州时期的景德镇窑如何如何,特别是对于元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纹瓷器,多有言为朱元璋明初所制之论。其实是出于对元末陈友谅占据饶州历史缺乏了解之误,史料记载,饶州归于朱元璋管辖,也就是洪武建元前数年之事,大部分时间都在陈友谅治下,所以元末景德镇窑,有一个陈友谅时期,学瓷者应当知之。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南京博院之瑰宝,永乐公主之陪嫁

说今天这件宝贝。此物稀罕,乃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三宝之一。是现存的有明确纪年墓出土的唯一一件明初洪武时期带盖的釉里红梅瓶,器型高大,高41.7公分。1993年就被国家评定为一级文物,属于洪武时代遗物之孤品。

明初洪武时期,属于明朝初建,百废待兴之时。此时由于多年的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到处残垣断壁。需要与民休息。所以,明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想到的应当首先是如何追击蒙元残部,恢复国民生产,稳定统治基础。则军事,农桑,官僚三大政为明初三十年最为关键之要务,其他时期不属于急务,则很难被皇帝亲自重视,所以。明初景德镇是否有官窑,一段时间内形成争议。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明洪武是否有官窑,主要有两论。一曰洪武二年建立官窑,一曰洪武三十五年,也就是建文四年建立官窑。按照前论,则景德镇洪武已经建立官窑,按照后论,则洪武建文均无官窑体系。(洪武三十五年建官窑,实为永乐帝朱棣所建,并非建文帝朱允炆所建)且明史中洪武有“瓷器烧制,量多,起取人匠赴京烧制,量少,行移饶处等州烧造”的记载。则明初洪武时,大量的瓷器和用具都是在南京烧制的,只有少量的在景德镇和龙泉烧制。景德镇御窑厂建立,应当是永乐帝朱棣的手笔,在洪武一朝,景德镇尚未形成真正的官窑制度,基本上有命则烧,否则止的元代景德御土窑的搞法。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搞清楚明初洪武时代景德镇的烧瓷过程,对于洪武瓷器鉴定非常关键。洪武时代的瓷器,一般认为相比元瓷和永宣官窑粗糙。当时青花瓷非常少见,多见为釉里红瓷,且器型非常高大,烧制成品率低,釉里红发色不正,多为红黑色,橙红色等败色,其原因令人费解。

本文披露的这件釉里红松竹梅梅瓶,其元物主出身极为高贵,乃驸马都尉宋琥和永乐皇帝之女安成公主合葬墓。宋琥宣德五年去世,安成公主正统八年病逝。所以,此件梅瓶的下限应当为正统八年之前,但为什么定为洪武瓷器呢?如果定为洪武瓷器,则此物就算是宣德五年下葬的,陪着宋氏夫妇也有30多年了。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宋琥,功臣宋晟的次子,永乐元年娶安成公主为妻,则此物当为公主大婚时永乐帝朱棣赏赐给夫妇两人的宝物。所以,后来永乐和宣德朝已经能够烧成非常鲜艳的宝石红釉和釉里红瓷器,宋琥和公主也没有改变初衷,还是视此瓶为珍宝,用以殉葬安魂,可见此种发黑的釉里红梅瓶,在当时并不认为是次品,而是当做正品来使用的。

换言之,就是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工艺普遍如此,或为釉里红颜料配方之故,或为烧成瓷釉配方之故,或为窑温气氛之故。收藏者若能从此三方面综合评判,则对于无法上手,只能通过图片了解的洪武釉里红宝瓷有真实之了解。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洪武釉里红瓷器,如此器,同时采用了釉里红线绘和釉里红拔白的工艺。此梅瓶的珍贵,一在于器型高大,更在于这个梅瓶盖子。它是唯一一件带盖的洪武釉里红梅瓶。但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盖子属于釉里红拔白工艺,也就是红地白花,而梅瓶属于线绘工艺,也就是白地红花。则按此看来,此梅瓶的器和盖或本非一器。或许梅瓶早已失盖,只能用另一件釉里红梅瓶的盖子代替了。

梅瓶在明代和元代,都是用来装御酒的,这种御酒属于礼仪的性质,和古代的秬鬯一卣的性质一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本人文章秬鬯是什么?了解青铜器和上古史不可不知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有读者言,真知堂不说如何如何鉴定,也是假知。其实,文物鉴定自有公论。公婆各持一说,徒增口舌。对于文物鉴定而言,初学者需要的是口诀一二三四,行家需要的是证据子丑寅卯。孙瀛洲,耿宝昌先生也都是通过对实物的认真仔细观察研究,才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这种心得体会带有很强的时效性,也就是说跟他们当时能见到的实物有很大关系。近几十年来,瓷器新品出自官方考古发掘者众多,颇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网络昌明,信息发达,海内外珍藏品浮出水面,则再以几十年前的定论为定论,颇为不确。现如今缺乏瓷器鉴定领军之士,则在座诸君皆为大行,不需余小子多言,自能读懂本文所包含之内容物。

孤品-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精鉴|瓷器鉴定真知堂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