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虎齐奔贼胆寒——明代发射火箭的方法

 RK588 2019-08-03

火箭是明军常用的武器。发射火箭的方法有很多种,既可以借助简陋的辅助设施发射,也可以使用专门制造的发射用具发射。火箭可以单支施放,也可以一次施放多支。

▲明代的火箭

纪效新书中说,凡是有枝丫的地方,都可以发射三飞(一种大型火箭)。清代的书籍中也有描绘清代人用两支树杈将火箭架起发射场景的插图。可见,利用枝丫结构发射火箭,是明清时期常见的做法。

▲影视剧中使用镗耙的明军

明军有一种被称为镗耙的武器,这种武器实际上就是一种长柄铁叉。纪效新书中说,镗耙手通常两人一组,携带两柄镗耙和三十支火箭。遇敌后,镗耙手先以镗耙作为支架施放火箭远射,然后再进行搏斗。

树杈和镗耙都不是发射火箭的专用器具。明代有两种发射火箭的单兵发射器,一种称溜筒,一种称火箭溜。

▲武备志中的“火龙箭”

《兵录》中说,溜筒为竹筒制成,制作时,先将一段竹筒打通,然后将竹节部分削平,再将中段铲掉一半,溜筒便制成了。溜筒的中部呈半筒形,两端各留一节圆筒。

使用竹溜筒施放火箭时,先将火箭放入溜筒,然后手持溜筒对准目标,即可点燃火箭。如欲射远,则抬高溜筒仰射,如射近则放平溜筒平射。

溜筒发射的火箭,可能就是《兵录》中说的“猛箭”。按照记载,这种猛箭长二尺,平常装在竹筒里,一筒五支。士兵上阵时,可以背四五筒猛箭,临阵时施放。

竹溜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发射器,明代的赵士祯根据鸟铳的原理,制成一种新型的火箭发射器“火箭溜”。火箭溜的外形与鸟铳相仿,有铳床、火绳枪机、枪托等结构,但没有铳管,原本安装铳管的位置制有用于安放火箭的滑槽。火箭溜用火绳点燃火箭,铳床尾部装有挡板,避免火箭尾焰灼烧到射手。

上述这些方法或用具都是用于发射单支火箭的,明军在作战时,为了对敌军形成火力覆盖,经常需要同时发射多支火箭,此时便需要采用其他的发射方法。

▲明代的火箭模型,军事博物馆展示

明军发射多支火箭时,通常会把火箭装在竹筒或者木盒里,并将其药线相连,点燃药线后,多支火箭即可次第发出,如“百虎齐奔箭”。另外还有在长木柄前端前后安装两个带有多个孔洞的圆盘,将火箭架在孔洞之间发射的做法,如《四镇三关志》中的火箭盘枪。

架火战车模型,军事博物馆展示

使用竹筒或木盒,是明军发射多支火箭时常用的办法。发射时,装载火箭的数量不定,少则五支,最多可达百支。此类火箭有很多种,名称各异,有“五虎箭”、“群豹横奔箭”等。射手可以直接手持竹筒发射,如“五虎箭”;也可以在竹筒后安装长木柄,手持木柄发射,如武备志中的“九龙箭”;也可以把盛放火箭的木箱装在战车上,如“架火战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