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领导发言: 从基本面来看,上半年情况基本正常,首先销售方面,主要几个工作,一是组织结构没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人员从4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今年会增加到600多人。第二是渠道创新,传统成熟渠道受到新销售模式的冲击,公司能感受到变化的巨大带来的冲击,公司采取了很多渠道创新的措施,有团餐团购,电商,永辉的阿里巴巴的新渠道的对接,这个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会持续的深耕,发挥总用。第三就是推动渠道的下沉,和大的快消品还有大的差距,公司真正做好的是一二线市场,三四线还差很远,渠道下沉后续要加大。第四是多品种的开发,榨菜,下饭菜,萝卜等,今年的推出从质量上看没突破性的增量。 公司的判断是,尽管二季度增量收到影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给市场带来冲击,公司也不能独善其身,整个经济形势受到的压力是巨大 的。公司还是有信心的,公司的品牌力还是老大,公司也在加强新品牌的塑造。乌江榨菜品质的认可感,公司每个季度都有调研,消费者的认可还是比较好的,公司会不断调整,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公司对市场的研判,对问题的认知,对解决问题还是有信心的,也在采取一些办法应对市场的变化。传统产品,很难一蹴而就,公司相信通过渠道的创新,基础工作牢靠了,对下一步还是充满信心的,尽管二季度受到了影响,但还是处在良性的状况。 应收账款虽然增加,应该看到数字对经营的影响,不能仅看增长了多少。 不是说提价了榨菜就卖不动了,目前价格处于基本合理的空间,价格增长基于品质的增加,基于成本的增加,有品质的支撑,公司的提价不是乱提价。现在的价位,就老百姓承受度来说,不是说吃不起,为了保证品牌品质和企业的合理利润,提价是个正常的运作手段,价格处于正常的范围。后面,该提价还是会提,但是也不会乱提价。 公司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问:今年在推渠道的下沉和裂变,团队会有比较大的扩容,后续在销售团队的组织架构和考核方式有什么考虑,对经销商怎么平衡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 答:今年为了拓展市场,从年初开始,进行了销售组织结构的裂变,之前公告过,销售人员增加幅度比较大,在管理方面,培训方面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变化,也积极的从管理上做了调整。包括考核模式,任务分解体系都做了改变。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推动中,更好的围绕战略目标来工作。提升了销售团队的积极性。工作重心更加的会到了基础工作上来。 对经销商,考核比较成熟,效果比较好,经销商也会有压力,面临业态转型的问题。需要一些新的变化。公司和经销商坚持战略合作,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更多是根据公司战略的落地来。 问:关于行业竞争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等榨菜增速上来了,怎么看待竞争?从品类发展来说,脆口榨菜增速也在放缓,对品类拓展下一步的计划是怎么样的? 答:关于行业竞争,乌江市占率没受到影响,品牌领导力没问题,鱼泉榨菜的增速数据没有,但北京市场还在增长中,北京市场潜力被比较大。鱼泉有一些促销活动,没有具体的数据。 问:青菜头成本下行,行业竞争激烈了起来了吗?一些资本投资四川等的榨菜? 答:目前没看到资本投资榨菜的消息,之前有,整个行业的竞争,公司的基本面,市占率没太大的变化。市场的竞争对手没特别活跃的突飞猛进的。 关于品类,一如既往,一是榨菜,一是泡菜,增速有所放缓。脆口榨菜之前增速有点高,之前是商超渠道,现在放到小店渠道。这个工作难度高点,进度慢点,公司也做了一些活动,目前还没效果。这是需要时间的。 问:青菜头能保存多久,存货减值的原因? 答:青菜头存放,一般是一年存放两年使用,去年上半年增长的太好了,去年经销商担心断货,上半年有抢购的现象。今年这个现象没有了。 存货减值是包材的部分,出于谨慎的原则,计提了,不是青菜头。 问:涪陵区政府和榨菜办对涪陵榨菜的影响,听说区政府打算再打造一个榨菜企业。 答:地方国企不希望一家独大,希望能有第二家等,否则第二第三就是别的地区的了。政府的作用还是蛮大的,最终以经济规律办事,到现在为止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问:在办事处裂变和渠道下沉中,主打的品类是什么想法,新品在流通渠道有什么新的推广措施?公司季度之间毛利率波动比较大的原因? 答:在开发区县级市场时,以大的单品为主选,把最畅销的产品最好,其他的下饭菜等没做要求。 脆口在推广中进行一些政策性的鼓励,关注脆口产品在流通中上架的情况。 关于毛利率,每个季度有一些变动,主要由于原料价格的变化,两个点的毛利率的波动,还是比较正常的。后面,就原料来说,变动不大。 问:公司年报披露的口径,经销商一直都是200多个,公司怎么实现渠道裂变的。 答:渠道裂变主要通过下沉,力度很大,特别是空白市场,今年新开发了600多个县城,有于没有基础,和经销商签订合同,没有纳入成熟市场的布局。实际上是增加了600多个县城,目前不是很稳定,贡献还不大,需要时间磨合。 还有一些新的渠道,团餐,新零售的等,没有纳入统计,下半年会纳入进来。 问:接下来开发的力度? 答:现在一是下沉,到县到乡,我们目标是人口在10万以上的要全部纳入开发,今年进度是比较快的,最迟明年要全部开发完。新的渠道,餐饮,团购,B2B,B2C等,没有固定的目标,重点是从比较发达的地区做,模式还在谈过中。 问:年初给的销售增长目标26%,目前有无变化,二季度销售费用增长不少,二季度主要是什么原因,后面怎么看? 答:年初26的目标,从目前来看有差距,公司会努力想完成,至于年末能否完成还不能保证。 关于费用,市场上做了裂变,投入看市场的竞争情况,既看原有的规划,也看实际情况。 二季度加大了费用投入,还有就是部分一季度的账在二季度来了,下半年广告投入等费用不会超出我们的控制,会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调整,二季度也在可控范围内。 问:公司有无退出新品的计划,几个大单品的收入和毛利率情况,历年提价的情况,各区域市场经理更换的原因?其他几个区还是否会有更换? 答:毛利率几个品类差别不大,基本都是在50%多,毛利率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特殊情况会高一些,礼品类的会高一些。 以前按季度考核,现在按月来考核,次月兑现,时间缩短。 品类梳理上进行了细化,针对团餐开发了一些新的产品。 提价的机制,其实提价没有机制,根据成本的变化,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增长,要提价。品质提升,品质也会带动成本的提升,不断提高包装,原料辅料的质量。经营成本的提升,如品牌宣传的投入等。价格还是在合理的区间。 大区经理,业绩不好必须要更换要滔天,考核驱动,效益驱动。上个月调整了两个大区的同事,所谓的不熟悉可能是某个阶段对某个事不熟悉,不存在不熟悉的问题,换了同事应该会更好。 问:两个大区收入和其他差距比较大,原因?一季度收入不好的原因? 答:一季度增量不够好,去年和大家交流时,形式大好,去年三四月份完全是供不应求,有经销商抢货的需求,去年形势也很好,还有一部分经销商担心公司提价。去年上半年订单增长达到40%,有点不正常,不是常态。 今年能够维持,有经济原因,也有新渠道新业态对传统市场的冲击,成熟市场受到新业态的冲击比较大,新的消费业态必须要占领,比如团餐等,两个大区收入不好也是传统经销商受到较大的冲击。 新渠道的进度,一是渠道下沉推进不错,第二是团餐新零售,这个见成效还需要时间。 经销商的库存,一般是1-1.5倍的安排,库存过大,会有意识的压一压。 一季度一批商库存偏高,二季度就下来了。 问:未来两三年的资本开支规划? 答:生产线不是一次性上完,根据销售情况逐步来。公司投资既有升级的需要,也有扩产的需要。 投资还是比较慎重的,不敢冒进。 问:销售费用后续的变化? 答:销售费用绝对值每年会增加一部分,实际会根据市场情况来。 问:渠道下沉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答:最大的阻力是经销商的能力和公司的要求不能匹配,一二线的经销商已经很专业了。公司会加强人员配置,增加办事处,棘手工作需要公司去引导。 问:考核机制改变的原因是因为进货意愿下降吗? 答:改成季度返利,再改成月度返利,主要是考虑经销商的压力问题。 |
|
来自: 刘金亮ofv54bds > 《白酒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