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的世界真的比孩子的更接近现实?孩子的泛灵论告诉你答案

 蓝天白云822 2019-08-03

GIF

文|杨壹育儿经(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萌萌从不睡懒觉,小一点的时候,每次早上醒了都会安安静静的看着妈妈,硬生生用眼神把妈妈看醒,看到妈妈眼睛睁开,萌萌会甜甜的对着妈妈一笑,妈妈就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后来小家伙会走了,总是乘早上爸妈没醒时一个人爬到飘窗上,抱着他的玩具熊对着窗外咿咿呀呀,那神情,认真得就好像他的玩具熊是个会说话的宝宝。

孩子的世界更接近于真实,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 我们和动物没办法交流?

  • 植物没有痛觉吗?

  • 物品没有生命?

这些困扰我们成人很久的问题,在孩子面前统统不存在,因为在他们看来,动物是可以沟通的,植物也会觉得疼,甚至桌子板凳玩具熊,都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他会和他们说话、会跟他们很认真的做游戏。

每次清洗完玩具熊后,晾晒它们是我最痛苦的过程,因为不论是夹住玩具熊的手、脚、还是脖子,孩子总是会过来争辩一次,他说玩具熊会疼。那神情,就好像我真的在虐待某一种动物。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幼儿期的孩子,会有一种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我们称这种心理倾向为泛灵论。

  • 其中4-6岁的儿童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识的活的东西,会与他们交流、游戏;

  • 6-8岁的儿童会把能活动的东西视为有生命的存在;

  • 8岁以后会把有生命的存在限定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

  • 更晚些的时候才会把动物和植物视为有生命的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这种年龄限制会有所提前,但是基本上普遍的孩子都会出现这样一个过程。

小孩子的想象力可观,但是对待想象的态度更可取

孩子拥有想象力,但是他们从不轻视,看扁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这样的态度是大人真正丢失的部分,而这样的态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能量。

01.挣脱枯燥现实的力量

哪吒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儿童英雄的形象,大家习惯性的都会对英雄的外表进行美化,要么风度翩翩,要么天女下凡。但最近非常火的《魔童降世》,却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史上最丑的哪吒,还是个魔丸,从小不受人喜欢,简直与我们的习惯相去甚远。

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合常理的想象,打败了迪士尼大片《狮子王》,成就了一部暑期最卖座国产动画片。

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它能帮助我们挣脱枯燥的现实,摆脱现实对我们的束缚。孩子们对于想象力的态度认真到执着,在他们的想象中,他们觉得大树可以说话,小鸟真的会唱歌,于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寻常而快乐。

02.促使改变得以发生的力量

聪聪不爱刷牙,妈妈怎么哄都没用,后来妈妈想到一个办法,模仿着牙齿的口吻对孩子说“哎呀,好疼啊好疼啊,虫子都来吃我们了,就是聪聪不好好的刷我们”,孩子一听立马跑过来刷牙了。

他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的时候,妈妈就模仿着玩具们的声音,说“聪聪,送我们回家吧,我们不想呆在外面!”比起干巴巴的对孩子说“把玩具收好”,这样的语言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并且乐于改变。

这时期的孩子天生善良并且希望获得他人赞赏,利用他们这一泛灵论思想,帮助他们做出改变是非常容易的。

03.解放大人的力量

现在家庭孩子数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就使得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几乎没有玩伴,缠着大人玩成了他们唯一的乐子。可处于泛灵论时期的孩子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跟家里的桌子板凳、机器人玩具熊做朋友,因为在孩子看来,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物。

所以这一时期的父母学会放开手,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跟物品交流沟通,这也是他们进入社会后社交的预演,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每个妈妈都是故事妈妈,要向孩子学习

泛灵论时期的孩子,如果我们好好的利用他们的特性,可以向孩子学到不少教育他们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01.管教孩子

最近有个非常火的视频,孩子在家不吃饭,家长就在孩子面前暴揍不吃饭的娃娃,孩子立马乖乖吃饭了。这个视频其实有点细思极恐的味道,因为在孩子看来,他的娃娃是真的会怕疼会伤心,纯粹一个杀鸡儆猴的故事。不过意思表达却非常明显,利用孩子的泛灵论特性管教孩子,不得不说,方法非常有效。

0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哭闹时,妈妈拿出来一个玩具娃娃,模仿着娃娃的声音对孩子说,“小姐姐,你为什么哭呀?我陪你玩好不好?”

“小姐姐,你别哭了,你看你的眼泪都把我的房子淋湿了!”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分散了,很快也就转哭为笑。

因为孩子觉得那些玩具都是有真实生命的,所以他们会在意玩具的感受,在哭闹时利用玩具娃娃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03.哄孩子睡觉

孩子到点了不愿意上床去睡觉,妈妈模仿小床的声音说“哎呀,我的主人都不喜欢我,我好伤心啊!要不然我今天晚上出去玩一下,让他也想念一下我的好处!”小家伙听到小床要出去玩,连忙跑到床上躺了起来。这时妈妈再模仿故事书“主人主人,你要不要看一下我呀?我身上画了好多好看的故事呢?”孩子又会开心的拿起书本。

上面这些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例子,相信妈妈们在运用泛灵论思想时,还会有更多的突破,多向孩子学习,用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这比简单的说教会更有用。

虽然具有泛灵论思想是孩子的一个普遍特性,但帮助孩子们正确的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还是很有必要的。带孩子多去大自然里观察,让大自然蕴含的无限奥秘和斑斓的色彩激发他们的想象和求知欲。保留他们对事物的爱心,保护他们强大的想象力,是每一个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今日互动:家长们的孩子都跟什么交流过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