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蝗虫、蚱蜢、蝈蝈,有什么区别?

 清风入卷 2019-08-03

最近内蒙古遭遇蝗灾,大量蝗虫侵蚀着草场。蝗虫、蚱蜢、蝈蝈,似乎都是有翅膀能飞、有大长腿能跳的昆虫,是不是经常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些家伙。

上面说的这几位,在分类上都属于“直翅目”,两对翅膀都是直着收拢在背部(虽然有些种类没有翅膀)。以昆虫的标准而言,直翅目种类不算多,“仅有”1.8万种,但它们繁殖能力强,适应力出色,经常出没在人类身边,因此大家对它们还是比较熟悉的。

如果没耐心的话,可以先看看大致分类:

蝗虫——直翅目,蝗总科。

蚱——直翅目,蚱总科。

蜢——直翅目,蜢总科。

蝈蝈——直翅目,螽斯总科。

蟋蟀——直翅目,蟋蟀总科。

蝼蛄——直翅目,蝼蛄总科。

先说动不动就成灾的蝗虫。所谓“蚂蚱”、“蚱蜢”,一般都是蝗虫的俗称。国内危害农作物和草场的蝗虫,一般是指飞蝗(Locusta miratoria),国内分布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3个亚种。它们是圆脑袋,触角较短,腹部有听器(既是耳朵又能发声),体色为草绿色、黄褐色或橙黄色等,是最“典型”的蝗虫。5龄以下的若虫只能跳,称为“蝗蝻”,经过5次蜕皮后的6龄虫才能发育出翅膀,成为到处飞的成年蝗虫。


飞蝗,最“典型”的蝗虫。

不过,蝗总科的成员,并不只有飞蝗这种样子。一些尖脑袋被称为“蚱蜢”的,其实也是蝗虫。


中华剑角蝗,俗称“老扁”、“尖头蚂蚱”,并经常被叫做蚱蜢,属于剑角蝗科。

而在分类学上被称为“蚱”或“蜢”的,长得就没那么大众化了。

蚱总科的“蚱”,又称菱蝗,从背面看身体大致呈菱形。它们体型较小,很多种类不能飞,也不能发声。全球有1600余种,在我国多见于南方。


蚱总科的钻形蚱(Tetrix subulata

蚱总科的钻形蚱(Tetrix subulata),它们的前翅退化,胸部的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大半腹部。图片来源:bugguide.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