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天童老僧 2019-12-22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鸣虫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这里所涉及的鸣虫仅限于直翅目的蟋蟀类和螽斯类鸣虫,这也是在中国民间享有盛誉、有着悠久历史并延续至今的一大类常见鸣虫。在昆虫纲直翅目里包括有蝗科、螽斯科、蚱蜢科,蟋蟀科等等,但能发出悦耳叫声的只有螽斯科和蟋蟀科,其它种类的鸣叫声并不出色,甚至多数不能鸣叫。目前活跃在民间的鸣虫几乎都是螽斯类和蟋蟀类昆虫。以下就中国传统鸣虫的代表种类简略介绍如下: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蟋蟀类:包括蟋蟀(又名蛐蛐)、油葫芦、金蛉子、竹蛉等。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蟋蟀又名蛐蛐,被誉为“天下第一虫”。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在生物分类中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约有1400种,我国已知的有30余种。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它的品种较多,常见的品种有:斗蟋、拟斗蟋、长颚蟋等等。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因其鸣声好象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此虫属直翅目蟋蟀科。体长20~30毫米,宽6~8毫米,触角褐色,长20~30毫米。体色有黑褐色、黄褐色等多种,它浑身油光闪亮。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色较浅。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金蛉子,身体闪亮如金,鸣声清脆如铃,体形小巧,体长0.8厘米,形似一只小型蟋蟀。鸣叫声此起彼落,优美悦耳。金蛉子体形虽小,但非常灵活,动作敏捷,在捕捉时一不小心,两腿一跃,能跳出二三尺距离。金蛉子与黄蛉、墨蛉一起并列为中国三大鸣蛉,而金蛉子又居三者之首。饲养金蛉子并不困难。苹果、梨子、饭粒、黄瓜等都可作为金蛉子的佳肴。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螽斯类:螽斯科包括常见的螽斯、蝈蝈、纺织娘等。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螽斯类的体一般中至大型,侧扁。触有丝状,通常超过体长。覆翅膜质、较脆弱,前缘向下方倾斜,一般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纺织娘又名筒管娘、络纱婆、络丝娘。体长50~70毫米,绿色或褐色,形状豆荚。头小,前胸背板前窄后宽,前胸背侧片基部多为黑色,前翅发达,超过腹未端,常有纵列黑色圆斑,雌虫产卵器弧形上弯,呈马刀状。其鸣声如"轧织、轧织",故名叫"纺织娘"。纺织娘作为鸣虫人工畜养有很长历史,起码在宋代就已经出现。纺织娘为植食性昆虫,喜食南瓜、丝瓜的花瓣,由于它也吃桑叶、柿树叶、核桃树叶、杨树叶等,有一定的危害性,因而它属于害虫之列。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蝈蝈属直翅目,螽斯科昆虫,体长约4厘米,宽近1厘米,身体壮实,虫体绿色,因产地不同,颜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绿至深绿之间。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状的触角,是其感觉器官之一。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灌木,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栖息、觅食。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另外介绍两种与传统鸣虫相关但不属传统鸣虫的个体: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蝼蛄,蟋蟀总科的一种。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蝗虫,著名的害虫种类,与蝈蝈等鸣虫外表相近,善飞善跳,不能鸣叫。头部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对带齿的发达大颚,能咬断植物的茎叶。它后足强大,跳跃时主要依靠后足。蝗虫飞翔时,后翅起主要作用,静止时前翅覆盖在后翅上保护作用。雌虫的腹部未端有坚强的“产卵器”,能插入土中产卵,蝗虫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个卵成一块。从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虫叫“蝻”,需蜕5次皮才能发育为成虫。雨过天晴,可促使虫卵大量孵化。蝗虫还具有惊人的飞翔能力,可连续飞行1~3天,蝗虫飞过时的声响尤如狂风暴雨般。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野外捕获鸣虫时,你会发现蝗虫会非常之多,真正想要找到的鸣虫相对较少。有些种类的鸣虫数量已非常之少,甚至在有些地区以前常见的鸣虫现已逐渐灭失。这一现象恐与环境的变化有关。现代化的农业也正逐渐压缩鸣虫们的生存空间。不过,可喜的现象是,不少鸣虫已能大量人工繁殖,其数量足以满足鸣虫爱好者们的需求。
中国传统鸣虫品种简要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