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进成功挤进五子良将,只因这几个闪光点,文聘满宠臧霸都没有

 慢慢倒地 2019-08-04

三国时,若问兵多将广,必然是曹操的大魏政权了。为什么曹操有很多的名叫呢?因为曹操这个人他本身特别爱才,什么样的人才都会想尽办法招揽到自己的麾下,他曾经在短歌行中说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充分印证了他对人才的渴望。而曹操手底下有5位将军,后来被人和猎一转,称之为五子良将,有人说他们甚至能与蜀汉的五虎上将相比,那何为五子良将呢?必发bifa88

陈寿在写《三国志·魏书》时,对这个五人如此描述:

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五个人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其中无论那个人都有不俗的战绩,哪怕老年失节的于禁也是。但是乐进似乎寸功未立,相比于曹魏中的文聘、田豫、满宠、牵招、臧霸似乎远远不如,为什么乐进是五子良将呢?

首先这个问题,陈寿在三国志中已经说明了他将乐进列入五子良将的原因:

乐进以骁果显名。何为骁果?即形容勇猛刚毅或勇猛敢死之士的词语。也就是说,乐进最出名的就是作战勇猛。而这句话的后半句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乐进不如其他人”的问题:

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也就是说,当时对乐进记载并不详细,虽然如此但是不影响乐进声名在外。实际上论战功,他也是比另外几个人强的。过人战绩,远胜其他

其次我们先看看文聘、田豫、满宠、牵招、臧霸都有什么傲人战绩。

文聘曾攻取关羽的辎重,烧毁关羽的战船,击退孙权的进攻。田豫曾北却鲜卑,东破孙吴;常年镇守曹魏北疆。满宠曾平定汝南;镇守魏国南线;击退孙权,射杀孙泰。牵招曾招抚乌桓、鲜卑,大破轲比能。居巢破孙权,逢龙败韩当。感觉这几个人都很厉害对吧?看看乐进。

乐进,参加过官渡之战和合肥之战。先说官渡之战,他在此战中的乌巢之战大放异彩。在曹操率军奇袭乌巢时,乐进勇猛作战、奋勇难当,阵前力斩淳于琼。为乌巢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再说合肥之战,这绝对是三国中的传奇战役之一。世人皆知张辽以八百轻骑大破东吴十万雄兵,差点擒获孙权。实际上,合肥之战有五次交锋。使张辽、孙权得名张八百和孙十万,是第二次交锋-逍遥津之战。

这次交锋是张辽、乐进和李典共同指挥的。这次战役,有多吊诡呢?张辽率领八百人,直取中军,一路冲杀,直奔孙权帅旗而来,东吴十万兵不敌张辽八百士。而乐进也展现了他异于常人的勇猛,差点擒获孙权。作战骁勇,多为副将。

最后那么既然乐进如此凶悍,为什么声名在外却有名不副实之嫌呢?因为历史的记载上,关于乐进的记载就像流水账一样。截取其中一段我们看看:

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几乎全是从击谁谁谁,然后封什么,行什么……什么意思呢?就是乐进一直作为副将存在,并非主将。这也是导致他声名在外却记载不详细的原因。毕竟人们总是记住主要人物,第二、第三总被人忽视。那么,他最有名的是什么?每战几乎都是“先登城头,立下首功。”别小看这个先登,为什么都管先锋叫死士?因为先锋通常会面临着最猛烈、最凶狠的反击。而一个将领能身先士卒,对身后士兵的士气能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就如一句老话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同理,“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所以乐进不只是个输出的位置,更是个为军队加光环的作用。

看起来似乎,乐进没什么战功。但是把他的战绩摆出来,一次是在乌巢阵斩淳于琼,二次是在逍遥津和张辽打破吴军。这两样重量级战绩摆出来,什么满宠、臧霸之流,都无法与其相争锋的。

你是如何看待乐进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