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标题取自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题画竹石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球友想谈谈心理因素在投资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自己就在不断修养自己的心性,主要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来弥补投资过程的不足。下面摘录投资有关心理方面的案例: 案例1: 前期在著名投资大咖但斌的新浪博客有这么一段文字,觉得很符合本球友的个性,也对想进步想成功的人很有帮助——“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案例2:记得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Jack D. Hodge)出版了《习惯的力量》一书,被公认为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书中说:“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空想家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你现在就是一位空想家,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不要紧,你还是可以使自己变成行动者的”。书中作者表达了以下三个观点:一是“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二是“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关键的一步是要马上行动起来,本书作者称之为“行动者和空想者的根本区别”。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三是人在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案例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学家之一。本球友在读大学时,就喜欢看弗洛伊德心理方面的书籍,并在工作生活中加以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股市后,对调节自己的持股心态也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收录了《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三部分内容,他在超越唯乐原则一章中提出了“强迫重复仿佛是一种比它所压倒的那个唯乐原则更原始、更基本、更富于本能的东西(人心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强迫重复,它的作用超过了唯乐原则)”(P.026-027) 案例4:美国作家范K.撒普博士在《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一书谈及投资“圣杯”涉及三个领域:心理状态(最重要,大概占60%)、资金管理(大概占30%)和系统开发(最不重要,只占约10%),其中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心理因素。部分内容摘录:你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机会和资源,但是如果你的心理有问题,你还是不会成功。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本着这样的观点:我们创造和表达自己的现实。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我们对所观察的东西会表明这些观点,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是富裕的,那么我们会找出大量的证据来证明世界就是如此。我们把最大的注意力放在这个领域,即从如何雇用新员工到如何教导他们以及公司如何成长。在新版《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你会发现这一原则贯穿始终。你对你所得到的结果负有责任,即你对自己的交易要负责。当你对你所得的结果负有责任,你就犯了某种错误,但你可能改正这一错误。(P.IX) 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投资游戏里我们更多时候是在玩着左右互搏,心理因素占据了系统的最关键环节,投资的精髓在于心态管理。(P.IV) 他们都明白业绩完全是各自的心理起作用的结果,而且都花费大量时间来努力改善个人的心理。(P.246) 作为一名投资者,首先要对资本市场及相关情况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如何看待股民这个职业。 股民这个职业是最悠哉的,每天上班4小时,所有节假日都可以享受到,还不必受企业家和上司的气。但不在其中不知泪,做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股民,百战不死,百战成钢后,任凭谁都只能是孤独求败。只是在这百战之中,谁能坚持到最后?能坚持下来的,那其中流失的青春、沉淀的苦难,又是世间什么样的温情可以化解?——想来是没有的。 职业股民,自律尤其重要,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化合体,冰水两重天,背后付出的肯定比一般人更多,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和孤独,更多的是与人性作抗争,在与自我的争战中,玩弄着开端即知的零和游戏,走向死亡,是一条不归之路。这样的人生,难怪有人恨之,亦有人喜之。恨者,恨其浪费青春,不务正业;喜者,刺激热烈,不枉此生。 总之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如何看待市场“庄家”。 很多散户在日常交易中,经常会提到庄家很坏,更有口口声声骂庄家的,把自己的错误和失误都归结于所谓的庄家和监管部门,从而来逃避对自己的责任追究。这样的投资者也是很可悲的!当然这也是人性的必然。其实,股市没有什么庄家,只有赢家和输家。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常规的思维还停留在书中杜撰的庄家层面:认为自己就是小散户,对手盘都是资金实力雄厚、为所欲为、兴风作浪的庄家。其实,在中国股市早期还是存在这类庄家的,但随着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提升,所谓的庄家已不复存在了,实际上当前股市不存在真正的资金庄家,只存在主流的操盘手法、操盘思路。这些主流的操盘手法,比如,估值变化模式,以及操盘方向所形成的“共识”,才是我们理解的“庄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去研究所谓的庄家是如何调兵遣将的,但完全可以根据K线图和价值理论、趋势理论,找到N多个牛股,做好跟随者就行,肯定就有汤喝,就有肉吃,不要把投资搞得那么复杂,因为本球友以前感觉投资很难,现在反到觉得相对轻松多了,可能主要是投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吧! 比如,本球友第一重仓股600201生物股份,猪肉后周期股,已持有了第22个交易周,一直持有,一股未卖。通过跟踪沪股通资金流向,发现北上资金对600201情有独钟,在网文《外资“温水煮青蛙”,意欲何在!20190605》中,有类似的数据反馈,据可查数据显示:2017年12月6日,外资通过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557.23万股,占比0.64%,直至2019年8月2日止,外资持有1.43亿股,占比达12.68% ,再创增持新高,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了外资对600201后市的认可,而不存在什么“庄家”。三、如何看待“自律”和“坚持”。大家知道,自律和坚持这两个词,都属于情商范畴,也属于心理层面,投资者都知道这两个词在人生成功中的重要地位,但真正有多少人能认知、能坚持,这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再次重温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让本球友明白了强迫重复倾向在投资过程中重要性和顽固性。顽固性主要体现在自己投资第一阶段:价值混沌期,时间长达6.5年,总是喜欢追涨杀跌,总是买入怕跌,因为钱没了,同时也怕套牢;总是买入涨了,也是怕,总是拿不利润,不能达到“滚动你的利润,止住你的亏损”这种境界,现在思之,原来就是人性中独有的强迫重复这个东西在起着作用,没有进行升级,所以总是在追涨杀跌,心态不好。通过学习,通过思考,要将这种“短线思维”的强迫重复修正为“中长线思维”的强迫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唯有不断提高认知,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思维,不断强化自己的自律意识,实质是就是一场自我革命,包括心理上和行为上,修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断地坚持正确的投资行为,才能结出硕果,本球友坚信着!在《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制力得分高者,下属、同级对他们的评价也高,自制力强的人,特别擅长与别人形成并维持完全而满意的依恋关系,具有更强的同理心,更擅长换位思考,情绪更稳定,更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偏执、精神问题、强迫行为、酗酒问题和其他疾病,更少发怒,而且动怒时不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本球友认为对于成功者,自律已经融入血液和骨髓,成了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成了人生修行路上必过的关隘,一到时间,就自动开启自虐模式,在痛苦的行进中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自我控制”和“坚持不懈”的结果。决定我们命运的,从来都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我们的选择,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奋勇搏击,还是懒惰和沉沦,还是自律和坚持。如果你决心走投资这条道路,唯一的建议就是,必须要系统性地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特别是要注重“投资之外”的因素,就是思考、人性、战略等哲学层面的东西。投资不是毕其功于一役,不是依靠“冲啊!”、“满仓一博!”的热血就能成功。投资更需要的是理智、冷静和坚持,这是一个静心下的长远战略规划的过程。它的积累过程可以说很缓慢,像一棵小树苗,你无法感知它每天缓慢的成长,要数十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平稳的心态,投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些都是“投资之外”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愿我们每一个在股市中奋斗的投资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都有丰厚的收获,这些收获包括知识的、心理的、经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