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盛藻还是金石学家哟

 宜昌石头书屋 2019-08-04

 随着笔者整理的《张盛藻诗文集》,还有笔者与金华先生为“荆楚文库”合作校注的《张盛藻集》两书的先后问世,不少枝江人、宜昌人知道了晚清董市老街的张盛藻是一个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政治家,是一个对《红楼梦》的传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其当年立于北京陶然亭的《香冢铭》碑,后经由金庸《书剑恩仇录》的引用而拥有成千上万的读者。但读者可能不知道,张盛藻还是一个有影响的金石收藏家哟。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本有欧阳修的自书刻石,立于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旁。后终因字画褊浅,字迹模糊漫灭,在宋元祐六年苏东坡出知安徽颍州时,滁州知州王诏就派人赴颍求苏轼重书。据传,东坡书《醉翁亭记》碑一出,时人拓碑者为之塞途。但此原碑已佚,拓本也少见。而笔者从张盛藻的诗集中得知,此碑极有可能为曾国藩的救命恩人晚清时官滁州知州的章价人所收藏,而张盛藻曾从其手中获赠“残碑百字”。这“残碑百字”应该是拓片而非原碑,但即便如此,也是极有价值的。张盛藻曾有诗记载此事。

      同治壬申三月客金陵,得章价人司马所遗滁州石刻坡翁书残碑百字,置之箧中,无暇料理。光绪壬午归里,迄今壬辰又逾十稔矣。雨窗清寂,因集成五言十韵诗,订为一册,以便临池展阅。

僻也滁阳俗,庐陵始记欧。

少年甘畎亩,往事按商周。

丰岁民之乐,深山谷以幽。

休从书史问,能见凤凰不。

辟地泉为酿,治亭夏与游。

滃然涵酒意,海可受觥筹。

环顾生清景,临风有胜流。

醒时同太守,豪饮共南州。

爱窈知藏荫,消闲用在舟。

名人苏轼述,此外安所求。

(选自周德富编著《张盛藻诗文集》)

     不过,张盛藻收藏苏轼书《醉翁亭记》残碑百字一事,一般金石学著作并未记载。是因为只有百字,不是全本?还是非原始拓本?其中原因已不得而知。但张盛藻另有金石收藏被金石学著作记载。张盛藻曾收藏过一个周朝的“豦伯藜敦”(按,原始铭文不作“藜”,而是“雨”字头加“黎”,而非“草”字头。因字典中无此字,故以“藜”代替,下同。)所谓“敦”,是古代盛食器,用以盛稻、粱、黍、稷等食物。一般以青铜铸成,器形为半圆球形,两侧有二环耳,下有三足,有盖,盖与器多相同,可倒置。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但张盛藻收藏的那尊敦却与一般的敦不一样,并非半圆球形。其形状,张盛藻的一个朋友,也是著名金石学家杨守敬的弟子刘瀚,在其与周懋琦合辑的《荆南萃古编》中为我们保留了该敦的绘图:

其原始铭文为:

刘瀚的认读为:

      图片之后,刘瀚对这个敦又做了详细的文字介绍:

      右豦伯藜敦,铭五十三字。枝江张春陔(按,春陔是张盛藻的字)侍御盛藻藏,得于江陵质库。叶东卿志诜先生云:此与阮氏钟鼎款识载曾伯藜簠同为一人所作。九月初吉庚午,干支同。‘藜’,名同。惟铭辞互有详略。簠为祀皇祖文考之器,敦为祀姜浬之器,自不同也。所异者,簠作曾伯,敦作豦伯。曾即鄫,豦伯合文。簠“元”字下有重文,敦无之。簠作“孔”,敦作“子”,皆未可强解。“悊(哲)圣元武”似纪先德,“克□淮节”似纪建绩之地,“汤金导镠”当是赐金,以备“行具”之余者,造器耳。“方”字体与簠文异,或左或右,古文习见。余,“馀”省文。《尔雅》:“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镠。汤,‘盪’省文。导,训“治”也,簠文亦是“道”。镠,释者误为“赐金”二字合文,又以“毕”为“俾”。非是,附以证之。阮氏载有“迟作姜浬”,簋,姓称相同,与此无涉。窃意“浬”亦妇氏之俗称,如妻称乡里之类,未敢臆断也。(光绪二十二年刘瀚周懋琦合辑《荆南萃古编》)

     从刘瀚的介绍,我们知道张盛藻的这个藏品来自江陵的“质库”,也就是当铺。张盛藻有很多亲戚在荆州、沙市居住,比如晚清沙市三大中医之首的熊雪亭就是他的侄孙婿,也是他的诗歌写作的弟子。张盛藻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信息、出了多少钱获得此藏品,我们已无从得知,此敦原始出土何处,我们也不得而知。既然是来自江陵质库,是江陵古墓出土的可能性自然较大。江陵作为楚国都城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众多,出土这样的重器极其正常。

      文中提到的叶东卿志诜,名志诜,字东卿,是湖北汉阳人。曾官兵部郎中。据说此人嗜古博学,尤擅长考订金石彝器,收藏甚多。曾得周鼎,置金山僧寺,名流皆赋诗,传为佳话。工诗。有《御览集》。

      笔者最近受枝江市政协委托,在系统收集整理爱国学者曹廷杰的相关资料,笔者才意外发现宜都、枝江、夷陵一带当时活跃着一大批热爱金石的学者,杨守敬、曹廷杰、张盛藻、刘瀚、朱哲先、饶敦秩、王宏进(张盛藻的朋友)、杨之闳(张之洞弟子杨毓秀的叔叔)等等。更有在此处为官的官员的参与,大大推动了这一代的金石学研究。上面提到的与刘瀚合辑《荆南萃古编》的周懋琦,字子玉,号韩侯,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爱国官员,其宦迹涉及闽台及天津、湖北等地,他曾作为福州船政局的提调道员率留学生赴英、法留学,为清末洋务运动的一位踏实的践行者,他所撰写的《全台图说》,更成为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的铁证。周懋琦官至赏一品封典二品衔,其居官以“清苦忠直”自励,颇得人们称誉,最终亦殉职在湖北任上。《荆南萃古编》正是他视察荆南,在枝江、宜都、长阳一带活动时倡导刊刻的,不仅收录了他的不少藏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他独自出资刊刻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他对金石文化的热爱和慷慨资助,我们今天对荆南对枝江一带的金石学的了解就不可能这么具体。

      助推我们这一带金石学繁荣的另一位重要官员是咸丰九年至咸丰十一的枝江知县朱锡绶。关于朱锡绶,《云上枝江》曾发表了笔者的《朱锡绶——文学成就最高的枝江知县》一文。去年笔者在受枝江市纪委、枝江市委宣传部、枝江市史志办等单位邀请编纂《枝江古代道德箴言》一书,再次对朱锡绶进行了系统介绍。相信读者对此人已较了解。此处不再介绍其他,仅介绍与枝江的金石研究有关的三点:一、他是帮助杨守敬完成《水经注疏》的熊会贞(枝江安福寺人)的哥哥熊会源的老师;二、他是中国收藏界至今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大收藏家、军机大臣潘祖荫的老师,曹廷杰的楚国重器《王孙遗者钟》即为潘祖荫重金收购;三、他曾多次拜访张盛藻,张盛藻的这个敦也是因为他的宣传,早在刘瀚他们的书问世前十五年就被另一金石学名著《八宝室金石札记》收录。请大家阅读下文:

      豦伯 (雨字头加黎)敦,朱撷筠从张春陔侍御乞得拓本,转贻叶东卿。故物也。铭云:“佳王九月初吉豦白(雨字头加黎)悊圣元武子业克(反犬旁加口)淮节抑燮(邑旁加绥)汤金導鏐行具既毕方余择其吉金用作姜浬宝敦彝(雨字头加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东卿《跋》云:豦伯(雨字头加黎)敦铭五十三字,与阮氏钟鼎款识载曾伯(雨字头加黎)簠同为一人所作。九月初吉庚午,干支同。(雨字头加黎),名同。惟铭辞互有详略,簠为祀皇祖文考之器,敦为祀姜浬之器,自不同也。所异者,簠作曾伯,敦作豦伯。曾即鄫,豦伯合文。簠“元”字下有重文,敦无之。簠作“孔”,敦作“子”,皆未可强解。“悊圣元武”似纪先德克邠,“淮节”似纪建绩之地,“汤金導鏐”当是赐金,以备行具之余者,造器耳。“方”字体与簠异,或左或右。余,“馀”省文。《尔雅》:“黄金谓之盪,其美者谓之鏐。”汤,“盪”省文。導,训“冶”也。簠文亦是“道”。鏐,释者误为“赐金”二字合文。又以“毕”为“俾”。非是,附以证之。阮氏又载有“迟作姜浬”。簋,姓称相同,与此无涉。窃意“浬”亦妇氏之俗称,如妻称乡里之类。未敢臆断也。祥案,曾伯、豦伯逈异,无庸强合为一人。(陆增祥、陆继辉校录《八宝室金石札记》)

      这位从“从张春陔侍御乞得拓本”的“朱撷筠”就是朱锡绶,撷筠是他的字。朱锡绶是江苏太仓人,而陆增祥就是当时太仓最有名的金石学者,也是朱锡绶极其敬重的乡贤,朱锡绶曾写有《长沙留别陆星农观察曾祥》等多首诗歌。陆增祥(1816-1882)字魁仲,号星农,一作莘农。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官翰林院修撰,历官湖南辰沅永靖道,有政声,以疾告归。少通六书,好学博览,精金石学。著有《篆墨述诂》12卷、《吴氏筠清馆金石记目》6卷、《金石偶存》1卷、《三百砖砚录》1卷、《金石萃编补正》130卷、《札记》4卷、《金石续编》22卷、《河南广西云南金石摘录》1卷、《山左金石志目》1卷、《八琼室乙卯金石录目》2卷、《八琼室待访金石录》1、《八琼室金石文字》、《八琼室专录初集》1卷《后续》2卷、《八琼室金石补正节录》、《楚辞疑义释证》8卷、《红鳞鱼室诗存》2卷、《八琼室文稿》。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有《陆星农观察挽联》:“星农以第一人及第,余庚戌同年也。自湖南谢病归,所藏古砖甚富,今年在西湖俞楼犹与相见,不谓越两月,遽闻其讣也。四五月间访我楼头,茗碗清谈到金石;三十年前附君榜尾,蓬山旧梦落江湖。”

      看完上段文字,不难明白,刘瀚虽与张盛藻也是朋友,但对张盛藻这个敦的了解主要还是借住叶东卿的评价,而叶东卿的拓本则是朱锡绶提供的,是朱锡绶想要弄清楚张盛藻这个敦,前去请教叶东卿,叶东卿才有这个介绍的。下面是朱锡绶写给张盛藻的诗歌《赠张春陔侍御盛藻》:

共有浮沉感,相怜骨肉情。

尊罍四座古,烟水一身轻。

骨傲文逾傲,心清梦亦清。

蒹葭洲渚满,鸥鹭喜同盟。

(周德富校注《朱锡绶诗集》)

     朱锡绶这首诗中专门提到“尊罍四座古”,张盛藻自己也写诗说到“平生雅有金石癖,金石结交总不移。古鼎细将真赝别,荒碑深恐访求遗。更从砖瓦搜文字,且抱简编慰老迟。疑义新奇同晰赏,远赍铅椠欲何之。”“少年甘畎亩,往事按商周。”这些诗歌都可能与我们这里介绍的这个敦有关联。当然,张盛藻的藏品远不止这一件,此再举一例。刘瀚曾在“宜都城北”(疑似指白洋沙湾)收购一面汉代的青羊铜镜,对其铭文的认读,他便是借助张盛藻收藏的另一面铜镜的铭文来鉴定的:“(刘)瀚见张春陔侍御所藏汉镜,乃铭‘黄羊作竞四夷服’,释以羊为未位之神,青乃东方之色,黄乃中央之色。青羊者,乙未也。黄羊者,己未也。盖纪铸镜之年,与红羊换劫之为丁未,其例一也。”这些都证明了张盛藻家金石藏品较多,他是一位金石收藏家,也是一位金石学的研究家。

附录:刘瀚收藏的“宜都城北”(疑似指白洋沙湾)出土的汉青羊镜及其铭文

本文作者周德富,枝江一中特级教师、枝江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