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并不只是代表爱情,还代表

 乐康居 2019-08-04
七月初七

传说织女是仙女下凡,因爱与凡人牛郎结婚,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天帝知晓后大怒将织女押回天庭,同时王母用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此生不许二人再相见。但是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为他们搭成了喜鹊桥,两人在银河上终于相会。此时感动了天帝,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这也是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作为中国众多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关于七夕的诗词也很多,最经典的莫过于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七夕同样是女性乞巧的节日,古时候女性向织女“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尤其广东过七夕节很是热闹。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节日临近时,女性就会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同时借着香案上的东西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七夕斗巧是传统的习俗,斗巧的方式也是非常多样的。

穿针乞巧

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对月穿针

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喜蛛应巧

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在浙江绍兴一些农村,还流传着七夕夜待嫁的姑娘们,只要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日后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七夕节

时逢己亥年七月初七,香黛宫将美丽的乞巧姑娘与旗袍结合,遥祭织女,纪念七夕。

愿天下女人都心灵手巧并拥有坚贞不渝的爱情。

提前祝七夕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