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394

 随缘522 2019-08-04
马坠伤损,内有瘀血,筋骨疼痛,腹中(疒丂)刺不可忍
败蒲散
【处方】 败蒲1握(细锉),旧麻甑带1握(细锉),乱发1鸡子大(烧灰),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桃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马坠伤损,内有瘀血,筋骨疼痛,腹中(疒丂)刺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小盏,酒1小盏,煎至1盏,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七
 
 
 
 
 
 
 
 
 
伤折内损,瘀血不散。妇人因血涩内瘀不散,疼痛者
败蒲散
【别名】 败蒲汤
【处方】 败蒲1两半(烧灰),牡丹1两,当归1两(锉,微炒),芎1两,赤芍药1两,豉心1合,蒲黄半两,生干地黄1两,川朴消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折内损,瘀血不散。妇人因血涩内瘀不散,疼痛者。
【用法用量】 败蒲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圣济总录》本方用法: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地黄汁一合,朴消一钱匕,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七
 
 
 
 
 
 
 
 
汗症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稍微活动便汗流浃背,这是人体的正常现象,但若是出汗过多,就有可能提示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有人不以为然:出汗不是好事吗?出汗能排毒,出汗是新陈代谢好啊!
 但事实并非如此。 请看下面的病例:
 
王某某,女,62岁。因汗出浸衣1月,伴乏力就诊。患者平素体健,每日轻度运动半小时以上,2月前因误诊肺炎入院,抗生素输液治疗,疗程结束后,即出现双腿发软,易疲乏,自汗。汗出量多,能浸透衣服,活动后汗出尤甚,夜间汗出如故。口干渴,喜饮温水。寐欠安,饮食、二便皆可。舌苔薄白,舌胖有齿痕,脉芤大,沉取无力。
 
中医的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不利,津液外泄,致使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的一类病证。时时汗出,动辄尤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此病例中的患者疾病就属于中医汗证的范畴。
汗为心之液,精气之所化,不可过泄,病久则可见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虚实错杂之证。汗证的病因病机,一是久病体虚,气、血、阴、阳亏损,气虚卫外失固,阳虚腠理不密,或者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两者均可导致津液外泄为汗;二是邪热偏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为汗。
该患者阳虚不能卫外,汗液易泄,遂成多汗,拟补气固表为治。本案以玉屏风散合牡蛎散为主方,治疗表虚不同,用之多验。
 
黄芪30g、党参10g、炒白术10g、防风10g、浮小麦30g、生牡蛎30g、五味子10g、酸枣仁10g、合欢花10g、生地黄30g、茯苓10g、五味子10g、炙甘草6g
7剂服药后,汗出明显好转;原方化裁,再7剂后,汗渐止,疲乏减轻;后14剂以资巩固,遂完全恢复,活动如常。
医者按语
中医的汗证,在西医疾病中多见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结核病及胶原性疾患等。西医对于大多数汗证患者无针对性治疗方法。中医临床汗证中,辨证以虚证多见,例如久病或者攻伐太过(抗生素、化疗药、手术后等),出现阳虚、气虚为主者;或者女性更年期出现阴虚为主,治予益气温阳或养阴生津,参用固表敛汗之法。如属实证,多为肝火、湿热,须用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之法。如有虚实夹杂,当兼顾治疗。
 
 
 
 
 
【民间医方】益母草黄芪治慢性肾炎
益母草30克,黄芪20克,当归20克,党参15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补虚固本,活血化瘀,解毒祛邪。主治慢性肾炎。每周尿检1次,连续3次皆阴性者,可改汤剂为丸或散剂,维持用药26个月以巩固疗效。若脾肾阳虚者,加茯苓18克,山萸肉、菟丝子各15克,白术12克,肉桂6;肺脾气虚者,加山药20克,升麻12;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20;女贞子、龟版、山萸者,肉各15;气阴两虚者,加玄参、生地、麦冬、黄精各15;急性发作者,加白茅根25克,公英、二花、板蓝根各15;尿少而见肿者,加薏仁、车前子各15克,猪苓、泽泻各12克,大腹皮10克,高血压者,加夏枯草30克,生牡蛎20克,白芍、菊花各15克。
 
 
 
 
 
 
 
 
怪三贴
蝮蛇150g 乳香100g、三七100g、冬虫夏草10g、生草乌10g、土鳖虫12.5g.贴后,颈肩腰腿关节疼痛感全部消失,可自由活动,不在受限身体灵活,可握紧拳头,盘腿,上下楼小跑,健步如飞,使用此法治疗风湿骨病而且疗效奇特只需3副,药到病除,价格便宜,安全无副作用,命名为黄老怪\"怪三贴\"
 如果您是久治不愈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骨刺、等症患者,不妨试一下\"怪三贴\",的神奇疗效.
 
 
 
 
 
 
 
 
金疮弓弩所中,筋急屈伸不得
败弩散
【处方】 干地黄10分,干枣3枚,杜仲2分,当归4分,附子4分(炮),故败弩筋(烧灰)5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金疮弓弩所中,筋急屈伸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温酒送下,日31服。
【摘录】 《鬼遗》卷二
 
 
 
 
 
 
 
 
 
金刃弓弩所中,筋急不得屈伸
败弩筋散
【别名】 败弩箭散、地黄散
【处方】 败弩筋(烧作灰)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大枣3个(取肉,焙),杜仲(去粗皮,炙)半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金刃弓弩所中,筋急不得屈伸。
【用法用量】 败弩箭散、地黄散(《普济方》卷三二)。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产后恶露下不绝
败酱饮
【处方】 败酱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芎半两,竹茹1两,生干地黄(焙干)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下不绝。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慢性白血病
【疗效】 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
【药方】当归12克, 川芎10克, 丹皮9克, 五灵脂10克, 枸杞子12克, 淮山18克,熟地20克, 山萸肉12克, 麦冬18克, 木香8克, 黄芪30克, 柴胡9克。
【加减】
(1)有紫癜出现,加茜草根15克, 白芨12克, 仙鹤草30克,
(2)淋巴结肿大者,加山慈菇15克, 法夏12克, 猫爪草25克,
(3)伴有发烧者去当归克,川芎克,熟地克,加半边莲20克, 半枝莲20克, 柴胡9克,
(4)贫血者,加紫河车6(冲服)桑椹15克, 阿胶10(烊化)
 
 
 
 
 
 
 
 
柴桂温胆定志汤
柴胡、黄芩、桂枝、赤白芍、半夏、生姜、陈皮、枳壳、竹茹各10g、茯苓20g,人参5g,菖蒲6g,远志10g、大枣5枚,炙甘草6g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服至症状控制后,以太子参10g易人参,去菖蒲、远志,桂枝减量,隔日1剂,继服23周停药。
本方与多虑平联用,如因服多虑平而见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者,可分别酌加天花粉、全瓜蒌、草决明等。
西药用多虑平(Doxepinum),该药是抗抑郁药中副作用较小者,但单用时作用弱,对重症患者见效慢、疗效差。与中药联用后,从最小剂量25mg/d开始,每日增加25mg,增至150mg/d时则不再增量,分3次口服。
服至症状控制后,继服23周开始减量。每减25mg保持57天,减至12.525mg/d时,再维持23周。
 
 
 
 
 
 
 
三叉神经痛
西医认为三叉神经痛除非手术,否则很难治愈,但手术有面瘫的危险。后来想,六神丸化开后点在牙床上能治疗牙痛,为何不依照这个思路试试呢?我突发奇想:把药放到耳朵里试试。奇迹发生了。那天晚上睡得很香,整晚都没再疼。
 方法:每晚睡前,将一小管六神丸药粒倒在3cm见方的纱布上,将其包好,用线系紧,并留出约5cm长的线,塞入患侧耳孔内。一般当晚即可见效。第1周,每天换1次药。1周后,可视病情变化,2~3天换1次药。
 三叉神经痛也有寒热之分。风寒阻络者,还要配合口服都梁丸、化瘀丸、天麻丸;肝火上逆者,应口服龙胆泻肝丸、天麻丸等。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可疲劳。
 
 
 
 
 
 
 
 
瓜蒌泻心汤
【配方】瓜蒌3060克,白芍15克,栀子15克,枳实15克,郁金12克,竹沥10毫升(兑入),大黄10克,橘红10克,柴胡10克,菖蒲10克,制南星10克,姜半夏10克,黄连610克,甘草3克。
【功能】舒肝解郁,清心化痰。
【主治】
精神分裂症,烦躁不安,多语善疑,或哭笑无常,夜不安寐,或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
【方解】
1.柴胡、枳实疏肝解郁,二药升降相合,更加郁金、白芍,共理气机;
2.大黄苦寒降泻导痰火下行;
3.竹沥豁痰利窍,更以栀子、黄连直清心肝之火;
4.瓜蒌、南星、半夏、橘红宽胸利气,化痰散结;
5.诸药合用,疏肝解郁,清心化痰,痰火一清,则心神自安。
【加减】
1.口渴喜饮者:加知母15克;
2.失眠重者:加朱砂研细冲服1克;
3.狂躁不安便秘者:加礞石1015克。
【特别说明】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心主神明而恶热。若所愿不遂忧郁悲怒,肝气郁滞,郁久化火,灼津生痰。痰、气、火三相结,母病及子,扰乱心神,则精神失常,遂成是症。治当疏肝理气,清心泻火,涤痰开窍,安神定志。
本方系调治情志病的常用经验方,对悲怒郁结,或因高考落榜,或恋爱失意等情志不遂的青年患者奏效甚捷,辅以心理启示,劝说开导,效果更好。
 
 
 
 
 
 
 
 
产后恶血结聚,血气冲心,晕闷垂死
败酱汤
【别名】 败酱饮
【处方】 败酱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微炙,切)1两,芍药1两,芎1两,瞿麦(用穗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黄)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30枚。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恶血结聚,血气冲心,晕闷垂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下马牙消末半钱匕,更煎数沸,空心温服,相次再服。利2-3行,恶血下为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产后疹痛引腰腹,如锥刀所刺
败酱汤
【处方】 败酱3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产后疹痛引腰腹,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 以水4升,酒2升,微水煎取2升,食前适寒温服7合,13次。
【摘录】 《千金翼》卷六
 
 
 
 
 
 
 
 
 
产后恶血结聚,血气冲心,晕闷垂死
败酱汤
【别名】 败酱饮
【处方】 败酱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微炙,切)1两,芍药1两,芎1两,瞿麦(用穗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黄)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30枚。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恶血结聚,血气冲心,晕闷垂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下马牙消末半钱匕,更煎数沸,空心温服,相次再服。利2-3行,恶血下为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附骨疽
败酱汤
【处方】 败酱2两,大黄(锉,炒)1两,桃仁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附骨疽。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先取皂荚刺1两,锉碎,以水2盏,煎至1盏半,漉出,下药及朴消1钱,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产后疹痛引腰腹,如锥刀所刺
败酱汤
【处方】 败酱3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产后疹痛引腰腹,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 以水4升,酒2升,微水煎取2升,食前适寒温服7合,13次。
【摘录】 《千金翼》卷六
 
 
 
 
 
 
 
 
 
产后恶露不尽,血气冲心,闷绝
败酱散
【处方】 败酱3分,琥珀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3分,赤芍药3分,赤鲤鱼鳞2两(烧灰),乱发2两(烧灰),釜底墨2两,麝香2两(细研)。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不尽,血气冲心,闷绝。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炒生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
 
 
 
 
 
 
 
产后恶血攻心腹,(疒丂)痛
败酱散
【处方】 败酱3分,牡丹半两,桂心3分,刘寄奴3分,木香半两,芎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恶血攻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次入酒1小盏,更煎3-5沸,去滓,分2次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
 
 
 
 
 
 
 
产后血气攻注,腰痛,痛引腹中,如锥刀所刺
败酱散
【处方】 败酱1两,桂心1两,芎1两,当归1两(锉,微炒),延胡索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血气攻注,腰痛,痛引腹中,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次入酒2合,更煎2-3沸,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半身不遂
这是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的唐时古方。经现代医学临床证实:该方内修神经,外壮筋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谁用谁好,百治百效!
血竭50克、全蝎、地龙、土鳖虫、人参、桂枝、藏红花各40克、乳香、没药各20克、川牛膝80克,制川乌400克,
11味研磨成粉,用水泛丸、只需每天2次、每次2丸,手脚麻木30天就能缓解,半身不遂百天即可痊愈!
 
 
 
 
 
 
 
眩晕
张先生,28岁,在西安工作,201893日第一次来诊时,未说病情先述渊源,说是自己的一个发小同学推荐来的。张先生头晕头闷身上肌肉跳动1年多,严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在全国各地多处求医服药未果,他的一个发小现在在甘肃中医药大学上中医研究生,知道了以后给他开了真武汤的原方,服用之后症状有改善,但是在服用一个月之后告诉他:因为对下一步的治疗拿不准,不敢再继续开方了,并推荐其在西安找我诊治。刻诊:面黄,头晕头沉重1年余,身上肉跳动。走路不稳,心前区不适,食亢,反复感冒,怕冷,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脉数。此真武汤证之外,尚有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的泽泻汤证,另外兼有外受风邪,心阳虚等证,用真武汤合泽泻汤加减,5剂。制附片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生姜30克,生晒参10克,泽泻30克,桂枝10克,荷叶20克,山药30克,石膏30克,防风10克,天麻15克,葛根30克,苍术15克。
 201898号第二诊:患者自述诸症都有改善,舌淡红脉沉。继续沿用上方,并做微调。制附片加到30克,防风加到20克,加肉桂10克,14剂。
 2018108日第三诊:头闷头胀减轻70%,走路多时会加重,走路不稳消失。服药期间未再感冒,停药后感冒一次。肌肉跳动,脱发,多梦,食亢,胸前区不适。谓学生曰:整体说来病情在逐步好转,这里我的一个思路就是合方。医圣仲景用药精炼,组方严谨,为后世立圭臬,建法度。临床上遇到的病情往往是复杂的,这个时候如果墨守成规只用一个方子,甚至是套用一个方子,就不行了。他初诊来的时候,我就是看准了病在好几个方面,既有阳虚水泛,也有痰饮流动,还有外感风邪,心阳虚等,反复感冒就提示还有营卫不合的问题,所以用了真武汤,合了泽泻汤、苓桂术甘汤、桂枝汤,这5个方子是把药都用齐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有时候用一个方子里的一味药,就代表了合用这个方子,这是取其方意。比如说山药,就是取薯蓣丸之意,补虚祛风。而且我们看用了五六个方子,药还不多,这就是用经方的奥妙。他这次反复强调了胸前区不适,这是心下悸的一种表现,把桂枝加到15克,茯苓加到30克,14剂。
 2018118日第四诊,取药14剂。
 2018128日第五诊,患者自述一年多来的各种难受,头晕头顶胀及肌肉跳动减轻80%,整个人就像换了个人。舌淡胖脉沉。谓学生曰:看病就像打仗,打仗不只是会冲锋陷阵,还要会撤退,就算是仗打赢了也不是转身就回那么简单,残余敌人反扑上来怎么办?其他力量趁虚而入怎么办?自乱阵脚怎么办?所以怎么撤退也是一门学问。他目前虽然已经好很多了,但是叶天士讲温病的时候说:炉烟虽息,灰中有火。这里也是这个意思,冲上去容易,怎么撤下来才更考验军事指挥官的能力。真武汤合泽泻汤作为基本方继续用,另外还用苓桂术甘汤,心阳虚就用桂枝甘草汤。4个方子合八味药:泽泻30克,白术12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白芍12克,制附片15克,生姜18克,炙甘草18克,14剂。
 2019110日是第六诊:已愈90%,上方不变,14剂,清扫战场以固战果。
 张先生2019713日来,谓:余患疾遍访名医,服百药无效。至王公处辨证精准,拟方严谨,疾患逐愈。送我一副书法作品《仲景遗风》。意境高远,用语精当,我喜欢。如果说华佗再世,我就不好意思在这里显花了。当然,没有文字注解,详述缘由,我也不便放在这里。情景交融,义理兼通,笔力老到,赏心悦目。
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有时候认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认识他患什么病还重要。我虽然没看出这个小伙子如此有文化,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也是他顽疾获愈的一个因素。即我常说的:难病没有绝奇方,患者精明医好当。假如他急功近利,见异思迁,虽司命无奈之何。
 
 
 
 
 
 
 
 
消斑汤治疗黄褐斑
炙黄芪15-18克、党参9-12克、当归9-15克、赤芍9-15克、炒白术9-12克、茯苓9-12克、川芎 9-12克、生地9-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大枣10枚、甘草6克。水煎服。功能理气健脾,活血祛瘀。主治黄褐斑。胸胁胀闷者,加郁金9-12克、元胡9-12克、柴胡9克、陈皮6克; 形寒怕冷者,加附子6克、肉桂6克。
 
 
 
 
 
 
 
 
 
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无权,血露日久不止,脉虚数
败酱草散
【处方】 败酱草3两(炒黑),炒生地5两,当归身3两(醋炒),小川芎1两,白芍药2两(炒),川续断3两(炒灰),甜竹茹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无权,血露日久不止,脉虚数。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生地滋血凉血,炒松能止暗渗之血;当归养血荣经,醋炒能归经络之血;小川芎入血海以升阳,白芍药敛阴血以止漏;败酱草泻热凉血,炒黑亦能止血;川续断补经续绝,炒黑亦能止漏;甜竹茹清肝胆以解阳明之郁热也。为散水煎,使经血内充,则冲任完固而血无妄行之患,安有血露之日久不止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