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洲芦淞区分袂亭的那些沧桑往事

 dengxuzhao 2019-08-04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农耕时代,交通不便,古人写下了无数凄美的离别诗文,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就是其中的一首而已。在株洲,古人除了留下大量的离别诗文之外,还修建了分袂亭这样一座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历史翻到南宋,那时的株洲市镇是湘赣驿道上一座闻名的酒都,市井繁华,灯红酒绿,每年向朝廷交纳的酒税即达20万两白银,胡铨、朱熹、范成大、文天祥等许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1162年,曾因上奏斩杀秦桧的南宋进士、风流才子胡铨在广东流落20余年后被朝廷重新启用,带着美女黎倩一路来到株洲,入住胡氏园。胡铨在这里得到湘潭胡氏家族的热情接待。酒酣耳热之后,花甲之年的胡铨在胡氏园墙壁上写下了“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从此给株洲留下了“梨涡浅笑”的成语。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了这个故事。

1167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张栻在经过长沙会讲、南岳游历之后北返来到株洲,留宿胡氏园。

朱熹早听说过胡铨的风流韵事,如今看到胡铨题在胡氏园墙壁上的题诗,感觉果然名不虚传。在大家的鼓动之下,朱熹跃跃欲试,满腹感慨地作了《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见《朱文公集》卷五):其(一):贪生莝豆不知羞,腼面重来蹑俊游。莫向清流浣衣袂,恐君衣袂涴清流。其(二):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是理学家,因此他的“自警诗”属于典型的道德教育诗歌。他以胡铨的故事为引子,告诫世人,切莫贪色而被女人耽误了大好前程。

第二天,朱熹、张栻在株洲分别。为纪念这次湖南讲学、南岳游历,张栻写了一首诗《送元晦尊兄诗》(见《南轩集》),盛赞朱熹之才,称颂两人情谊。朱熹回赠了《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见《朱子年谱》)。朱熹的两首诗歌是:(一)“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二)“昔我抱氷炭,从君识乾坤。始知太极蕴,要眇难名论。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旷然远莫御,惕若初不烦。云何学力微,未胜物欲昏。涓涓始欲达,已被黄流吞。岂知一寸胶,救此千丈浑。勉哉共无斁,此语期相敦。”

株洲分别后,张栻北归长沙,朱熹则从株洲走湘赣驿道进入江西,然后东归福建。

顺便提及的是,1887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朱熹《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墨迹,甚为欣喜。1894年,吴调任湖南巡抚,请人将朱熹的诗刻碑,立于岳麓书院。此碑已成岳麓书院镇院之宝,今人还是可以在岳麓书院看到。

正如刘禹锡说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历史的车轮走到了元末。那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没有安全感与归宿感。浏阳进士谢一鲁来到株洲,凭吊古人,也是羡慕古人,能够那么潇洒地活着。他发起并组织修建了纪念朱、张离别的分袂亭,还请了同乡进士、大儒欧阳玄为之题匾作纪念。

可惜的是,分袂亭修好没多久,掌管潭州石林书院的谢一鲁就被起义的红巾军俘虏,但他不肯投降,全家被害。

明末清初时期,著名学者、宁乡人陶汝鼐曾来到分袂亭,又欣然题诗:“风雪南山日,朱张袂此分。”

1918年南北战争,株洲遭遇兵祸,分袂亭被焚为平地。后来,市民凌树臣捐资扩建分袂亭,并请湘籍著名人士、辛亥革命元老、举人雷飞鹏撰写门联:“昔贤离别地;历代感萦怀”。当时的分袂亭,是株洲最高建筑,旧商会就设在亭内。

抗日战争时期,分袂亭因日军的轰炸而毁坏、消逝,成为株洲人心头长久的痛。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唐人卢照邻说得好,世间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的。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株洲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1978年的株洲,以河东中心广场为核心的“城区”并不大,那时有出去玩就是去奔龙公园、石峰公园,吃、玩都也大致是在中心广场那一片。田心一带的人尚没有把自己看做株洲人,他们到市里来玩,竟然说“去株洲玩”。如今,株洲城区面积扩大到142平方公里,神农城、湘江风光带等休闲设施也建起来了。

2016年,分袂亭,这座承载株洲人浓浓的乡愁记忆的亭子开始易址在河东湘江风光带重建。如今,她屹立于湘江边之滨,飞角重檐,璀璨辉煌,正成为株洲城市的一处胜景,游人纷纷前往合影留念。

分袂亭,见证了株洲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承载了株洲太多的历史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