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宫花:红楼梦拍错林黛玉,曹雪芹哪2字透露周瑞家的伎俩?

 泊木沐 2019-08-04

送宫花是红楼梦里颇受争议的情节,有人说,林黛玉小心眼、使小性子,刻薄周瑞家的;有人认为,周瑞家的轻视黛玉,是势利眼的表现。

小时候看八七版红楼梦电视剧,也实在不解黛玉的尖酸。电视剧中情节:

宝玉和黛玉一起解九连环,周瑞家的进来说送花,匣子始终在她的手上。宝玉从匣中取出两枝,将一枝递给了黛玉。黛玉手里拿着花,看了看花便问:“是送我一人的,还是别人都有。”听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便生气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临了还气愤地把花扔回匣子里。

此情节有两处极其不合黛玉大家闺秀身份的镜头:

第一,未看到匣子里的状况,更不知周瑞家的行踪,便咄咄发问,难道不是无理取闹吗?

第二,最后还将宫花扔入匣内,如此无教养,这哪里是白富美贾敏和探花出身林如海生出来的女儿?也白亏了贾母几年的精心养育。

后来看原著,发现黛玉没有那么尖酸刻薄,电视剧刻意渲染了黛玉的小性与酸性,少了几许原书中的仙气与灵气。特别是送宫花一节,真真是“拍错”了黛玉,冤枉了黛玉。且看书中描写:

宝玉听说,先便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原著中黛玉的反应有理有情有据,极其符合人物身份。

其一,“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黛玉再看了一看”,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在看宫花,偌大一个匣子只孤零零两枝宫花,不合常理,所以才便发问,别的姑娘也有吗?周瑞家的回应都有了,黛玉这才心生愤闷之情,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刻薄言语,但是刻薄的也是实情呀!

其二,黛玉寄人篱下,虽得贾母宠爱,但生性敏感的她更看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生怕被人看不起,失去做主子姑娘的尊严。

其三,“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不是不敢言语,而是心虚无言以对,因为黛玉拆穿了她的用心,她的“乖滑”较量不过黛玉的“聪敏”。

冤枉了黛玉是小事,漏过了周瑞家的伎俩是大事。细读原文,“源易缘”发现,周瑞家的厚钗薄黛、势利为人,曹雪芹没有明写,却有多处暗写,细读极易发现。

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是有顺序的,书中写的很明,先三春各两枝,再黛玉两枝,剩下的四枝给凤姐。这个顺序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合理的。

周瑞家的理应按薛姨妈安排的顺序来送,可她却把凤姐排在黛玉前面。“先姑娘后媳妇”,这是当时社会的“铁律”,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不会不明白这个理儿,可她却偏偏擅自作主,把最后两枝给了黛玉,只能说她是故意的,作者在书中也有多处暗示。

周瑞家的给凤姐送了宫花后,“这才往贾母这边来”。如果她做的对,措词应用“便”,“这才”何意?难道没有暗含作者的责备、嫌她对黛玉的怠慢轻视吗?

面对黛玉,周瑞家的满脸心虚,作者措词很明。“姨太太着我送花与姑娘戴了”不像前几处送花,都是说明原故,因为她不敢说原故了,只想糊弄过去。黛玉问的是姑娘们,她却含糊其词“各位都有了”,各位是谁?包括凤姐吗?她不敢明说。糊弄不了黛玉,最后只能“一声儿不言语”

再看,她在宝钗、三春、平儿、黛玉四处的措词对比,更显露她的势利为人。

在宝钗处,一口一个“姑娘”,叫得亲切无比。在黛玉处,只一声“林姑娘”。

去往三春处,作者特写“故顺路先往这里来”,一个“顺路”写出在她对三春的不重视。在凤姐处,“忙蹑手蹑脚”“悄问”“忙起身”,一直等到平儿回话方才离开。

“周瑞家的生性乖滑,专管各处献勤讨好”,作者在第七十一回对她下了定论。送宫花正是这一评语的行为表现,具体来说她在讨两个人的好。

一个是凤姐:在贾府呼风唤雨的凤姐权大势大,当然要讨好了。后文不是紧接着写她为了自己女婿的事,“晚间只求求凤姐便完了”,看来求凤姐不只此一回。

一个是王夫人,她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她肯定是心知肚明,主子喜欢谁,奴才肯定尊谁,主子不喜欢谁,奴才肯轻视谁。

“源易缘”认为,送宫花不仅作为长镜头,将众姐妹细描入境,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更为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拉锯战开了一个巧妙的序,曹翁用笔之细、之神,无人堪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