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满川)】①遍地、满地。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②一片。吕本中《满江红》(东里先生):“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一川平野,即一片平野。又作“满川”,义同①。叶梦得《满庭芳》(麦陇如云):“满川烟草,残照微明。”
【一从】自从。欧阳修《浪淘沙》(五岭麦秋残):“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李吕《鹧鸪天·寄情》:“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一叶】①小舟。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石孝友《水调歌头》(高情邈云汉):“漾一叶,横孤管,去来休。” ②量词。“一叶”即“一片”。陆游《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 赵师俠《酹江月·乙未中元自柳州过白莲》:“一叶扁舟,数声柔橹,痘觉红尘远。”
【丁丁】水滴声。冯延巳《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
姜夔《秋宵吟》(古帘空):“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
【几多(几许 几何)】估量的词,多少。李清照《多丽》(小寒楼):“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又作“几许”,亦估量词。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泣秋风):“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又作“几何”。冯延巳《喜迁莺》(雾濛濛):“相逢携手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几时】①何时。 张先《感皇恩》(廊庙当时共代工):“武林嘉语几时穷。元丰际,德兴聚,照江东。” ②多久(指时间短)晏殊《更漏子》(塞鸿高):“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九回肠】曲折回肠,喻忧伤内心。刘克庄《风入松》(残灯难睚抵年长):“缘断漫三弹指,忧来欲欲九回肠。”
【了却】完成。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髪生。”
【了得】能了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天阙】帝王宫殿,也指朝廷。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无绪】没有心情。曾覿《南柯子》(璧月窥红粉):“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倦状残醉怯春寒。手撚玉梅无绪、倚阑干。”
【无赖】①无聊赖,无所寄托。王之道《朝中措》(老穷无赖事成丛):“老穷无赖事成丛,短髪自鬅鬆。” 秦观《浣溪沙·五首》之一:“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②狡黠。段成式《折杨柳》(微黄才绽未成阴):“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③可爱、可喜。周邦彦《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昏游阁。”
【中酒】病酒。欧阳炯《菩萨蛮》(晓来中酒和春睡):“晓来中酒和春睡,四肢无力鬟堕。斜卧脸波春,玉郎休恼人。” 吴儆《满庭芳》(宿雨滋兰):“微雨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分外】格外。孙鲂《杨柳枝》(摇荡和风恃懒春):“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苏轼《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为问】试问。苏轼《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李雯《浪淘沙》(明镜破青桐):“金井望雕栊。芳树葱葱。碧天凉落水晶宫。为问嫦娥愁几许,无限秋风。”
【去去】不断远去。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袁去华《木兰花慢》(□中原望眼):“迟留。叹息此生浮。去去老沧州。”
【可堪】那堪、怎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周紫芝《蝶恋花》(天意才晴风又雨):“春去可堪人也去。枝上残红,不忍抬头觑。”
【平芜】绿草繁茂之原野。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晁补之《水龙吟》(水晶空绕千家):“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
【平沙】平坦的沙原。周密《高阳台》(照野旌旗):“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又指平坦的沙土路。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甫能】刚才能够。蔡伸《点绛唇》(背壁灯残):“数尽更筹,滴尽罗巾泪。如何睡。甫能得睡,梦到相思地。”
【把酒】①端着酒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饮酒。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举大白】举杯饮酒。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都几许】全部有多少。毛幷《满庭芳》(五十年来):“别愁。都几许,相从未斁,我去公留。”
【离索】离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赊】①多。魏成班《诉衷情》(金风碧透碧纱窗):““倚枕卧恨何赊,山掩小屏霞。”顾夐《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著梨花。” ②迟。张藉《一七令》(花):“花,落早,开赊。对酒客,兴诗家。” ③渺茫无凭。辛弃疾《南乡子》(好个主人家):“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着意】①注意。叶梦得《鹧鸪天》(不怕微霜点玉肌):“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与君着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 ②故意。贺铸《画楼空》(吴门春水雪初融):“满城弄黄杨柳,着意恼春风。”
【蓦地】忽然。王仲甫《满朝欢》(忆得延州):“小样罗衫,淡红拂过,风流万般做处。怕伊蓦地忆人时,梦中来、不要迷路。”
【蓦然】与“蓦地”意思相同。
【煞】①完。吕渭老《贺新郎》(斜日封残雪):“斜日封残雪。记别时、檀槽按舞,霓裳初彻。唱煞阳关留不住,桃花面皮似熟。” ②虽。张镃《蓦山溪》(抚莲吟就):“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 ③甚。蒋元龙《阮郎归》(小池芳草绿匀):“莺共蝶,怨还嗔。眼前无好春,这般天气愁煞人。”:
【潋滟】波光闪烁貌。柳永《少年游》(层波潋滟远山横):“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
【寥廓】①空阔。柳永《女冠子》(淡烟飘薄):“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②空寂。周邦彦《一寸金》(州夹崖):“沙痕退、夜潮正落。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