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李小龙会出现在昆汀的新片里?

 昵称535749 2019-08-04
《好莱坞往事》30日在伦敦首映时,昆汀用夸张的语调介绍皮特和迪卡普里奥登场。 

“如果你打算描述一个人是如何坚不可摧,就安排他与李小龙打一架,打得不丢人就可以了。在《好莱坞往事》上映前,导演昆汀·塔伦迪诺如此调侃道。影片拍摄的是一群演员的故事。布拉德·皮特演的是一个落寞的替身演员,在片场被李小龙挑衅了,于是两人决定来一场三局对决:第一局,李小龙轻松获胜。第二局,克里夫将李小龙撞到了车上。第三局,还没开始就被别人打断了……

500

《好莱坞往事》 

看到这段时,很多观众发出了笑声。坐在电影院里的李香凝很不舒服。她是李小龙的女儿,觉得人们是在嘲笑她的父亲。

她说这一版的李小龙被演绎成了一个“傲慢、爱吹牛的蠢货”,对此,她感到“很沮丧”。她说自己理解电影的背景是设定在一个充满歧视和排斥的年代(指1969年),也理解导演想把皮特的角色设定为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能够打败李小龙,“但是,他们没必要再以他在世时白人好莱坞对待他的方式来呈现。”

500

《好莱坞往事》 

她认为父亲不是这种“傲慢的、口若悬河的蠢货”形象,而是“需要比同行用三倍努力去拼搏“,才能从当时歧视亚裔的环境中崭露头角。

500

昆汀不变的出场方式

有一些华裔观众也有和李香凝类似的观感,有人还认为这是在"辱华“。另有一些人则反感这种上纲上线:"看到李小龙被打就是辱华?那是不是印第安土著就要拿枪上街了啊?"“叶问痛打外国大力士,外国人怎么不觉得这是在羞辱他们呢?”……更何况,还有一个涉及剧透的解释,只好略过不表。 

500

昆汀:我是李小龙的超级粉丝

昆汀之前解释过,自己是李小龙的超级粉丝,他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就是《我所知道的李小龙》,13岁那年看的,作者是李香凝的母亲琳达。500

李小龙和妻子琳达昆汀还提到有另外一位传记作家告诉他,“李小龙不想伤害任何人,但他就是有傲慢的一面。这个作家可能是马修·波利,著有《李小龙的人生》。波利觉得,李小龙的性格里有趾高气昂、自吹自擂的一面,不过,他也认为《好莱坞往事》中对这些特征的演绎过于夸张。比如,李小龙在片中说能把穆罕穆德·阿里“打成残废”,但事实上,李小龙很崇拜阿里,从未在提到阿里时说过脏话。而且,李小龙在对打时不会用到跳踢,如果他用了,好莱坞没有什么替身演员能接住他的招。

500

麦克·毛和李小龙在《好莱坞往事》里扮演李小龙的,是演员麦克·毛,他从小受李小龙影响才走上功夫和演艺之路。他曾说,“李小龙就是我的一切。”但他不认为这个情节存在任何恶意。他说,在故事设置的1969年,李小龙刚刚在好莱坞产生影响,但远未成为超级巨星。“而昆汀把李小龙放到电影里,把他视为1969年的标志性部分,我觉得这很酷。我知道昆汀对李小龙有多么热爱。”500

小图为昆汀麦克·毛回忆昆汀在片场有时会穿着李小龙T恤,和黄色外套——有点像李小龙在《龙争虎斗》里穿的那件。

他也不说’开拍‘,而是说’好的李小龙,你现在已经在这里了,你的那些特技演员朋友们正和你在一起。现在,你来教教他们。‘” 昆汀从很小就看李小龙的电影,在《杀死比尔》中,有多处向李小龙致敬的元素。

500

《杀死比尔》中乌玛·瑟曼所穿的衣服,来自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

500500

《杀死比尔》和《精武门》

昆汀也有浓重的中国情结,利用自己的地位帮助过很多华语电影在美推广。比如《重庆森林》和《英雄》都是以他监制的名义在美发行的。

他说自己“不仅是香港电影的粉丝,更是它的学生"。

“如果我的生命有两面,那么一面是70年代(香港)的邵氏功夫片,一面是意大利西部片。

”写《杀死比尔》剧本时,每当写不下去时,他就停下来看香港的功夫片,差不多每天一部。《杀死比尔》一部分在北京拍摄,原定日程21天,最后拖到了差不多四个月。

昆汀很喜欢北京的夜生活,过得很开心,走时买回数车的中国古董家具,一大堆的DVD影碟。还学会了一些普通话,比如“牛逼”👇

布拉特·皮特的角色在这部影片中击败了李小龙。

其实,皮特与李家也是渊源颇深——在他刚到好莱坞时,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是他的亲密好友。

500

左为李国豪,右为皮特。有一次,皮特跟李国豪一起出去玩。两人开着一辆灵车,在空无一人的街上兜风。 他们喝了个通宵,第二天早上六点才回家,然后李国豪拉着皮特说,他觉得,自己会像爸爸一样早死。 皮特安慰他,你是喝糊涂了才会这么想的。 那之后不久,李国豪去拍了《乌鸦》,在片场意外去世。所以,很多人认为昆汀和皮特无论如何都不会对李小龙有不敬之意。 

500

不守常规一直是昆汀创作的个性

李香凝的不满,还有一个原因是昆汀始终没有就片中出现李小龙而联系她。她认为这缺乏尊重。.她说自己并非很难沟通、不近人情,她只是想保证银幕上不会出现和她父亲不符的形象。500

李香凝和父亲的肖像。她后来在美国创立了Bruce lee 健身品牌,主打李小龙相关的功夫产品及健身产品,并管理李小龙的形象、姓名等商标专利。

的确,好莱坞在改编真人真事,一般都会寻求授权,主要是解决隐私权和名誉权。但这种授权有很多模糊地带和不确定性,所以,是惯例但并非铁律。 比如大卫·芬奇执导的《社交网络》,改编的是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的故事。片中描绘的扎克伯格,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地方,唯利是图,不惜牺牲好友。影片获得了票房成功,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扎克伯格后来表示,他的名声因这部电影受到了很深的伤害。但他也只是对外强调电影是虚构的、不是他真实的人生经历。仅此而已。

500

左为塔特,右为《好莱坞往事》呈现的她

《好莱坞往事》的真人部分,还涉及到当年被谋杀的塔特及她的丈夫波兰斯基。塔特的妹妹先前也表示过,昆汀没有就此联系过他们家人。批评这种行为是对塔特和其谋杀案的剥削利用。几个月后,她表示,昆汀已经联系了自己。昆汀说自己之前对该案凶手曼森家族做过很多研究,但研究越深入,真相反而越模糊,这让他被深深吸引了。但他没有就此接触过波兰斯基,对此,波兰斯基现任妻子塞尼耶也表达过不满。充满争议,不守常规,一直是昆汀创作上强烈的个性。在《无耻的混蛋》中,他就“篡改”历史,让希特勒在戏院里被炸死了。他当时这样解释说:“拍这种电影就得和别人不一样,这部电影不是纪录片,既然一切都是虚构的,那么就让希特勒在我的故事中以我想要的方式死去吧。”

500

昆汀在《无耻混蛋》里的吐槽

港片的精髓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昆汀的电影在娱乐效果上也从不惜力:戏谑、恶搞、暴力、脏话、解构……他说自己写剧本的时候,“喜欢将观众玩弄于鼓掌。我的乐趣就是能够指挥观众:‘笑,笑,笑,别笑了!好的,继续笑……’能让你对着一坨粪便笑到肚子饿才最让我有成就感。”

500

《杀死比尔》

昆汀的魅力之一就是其特立独行的性格。比如在片场,他特别讨厌别人打盹。怎么办呢?他就搞了一个巨大的紫色假阴茎,有人打瞌睡时,他就把它放在那人脸上,悄悄拍下照片,挂到片场的“耻辱墙”上。

昆汀觉得不会有人生他的气,因为像他这样有趣的人可是不多。

500

为什么李小龙会

出现在这部电影里?

  李小龙会出现在《好莱坞往事》里,当然不是为了被皮特打败的。他和影片的多位原型人物都有交集。女主角莎朗·塔特在现实中被谋杀时,李小龙还曾被怀疑是凶手。1969年,对29岁的李小龙来说,充满了不顺。当时,他虽然已经出演过《青蜂侠》,但还是没能打开局面,只是客串一些角色,以及帮助剧组调教演员的身手。1968年夏天,他接到担任莎朗·塔特武术指导的任务。后者邀请他和丈夫波兰斯基一起吃饭,并说“你们两个都会火起来的。”

500

李小龙和塔特是好友

困顿之中,李小龙的确也始终充满雄心,在1969年初,他写下一段话:“从 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 1980年,我将会拥有 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会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500

李小龙1969年初写下的“预言”

波兰斯基和李小龙的关系很紧密,还邀请他去自己在瑞士的滑雪小屋。正是在那次旅行中,李小龙买了一件后来在《死亡游戏》中所穿的黄色连体衣——也就是乌玛·瑟曼在《杀死比尔》中穿着的那款。 1969年8月,怀孕的塔特在家中被杀。一同遇害的还有她的前男友塞百灵,也是李小龙的挚友;杀手在现场遗落了一副眼镜,而李小龙恰巧也丢了一副……所以,波兰斯基曾短暂地怀疑过李小龙。马修·波利介绍波兰斯基当时的心理说:“波兰斯基心跳加速。李小龙是他们的朋友,但也是唯一的亚洲人、一个外人。他知道如何使用枪支,也是刀刃武器的专家。他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来干掉多个受害者……”而李香凝就出生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份。

500

李小龙一家。图中幼女为李香凝。

李小龙出生在旧金山。24岁时与琳达结婚。25岁那年有了李国豪,29岁时有李香凝。他去世时,李香凝年仅4岁。

500

“别欺负中国人”

只是李小龙经历的一部分

 李小龙开始闯荡好莱坞时,当时银幕上典型的华人形象,要么是傅满洲那样的黄祸化身,要么是像陈查理警长那样顺从于白人。而且,也多是由白人来扮演。华人很少能够自己扮演正面角色。李小龙短暂的人生,就是改变这种偏见的历程。他所鼓舞的,不仅仅是华人,而是辐射到各种感受到歧视的“少数民族”。比如黑人,普遍把李小龙视为他们自己人、有色人种的英雄。

500

在很多国人眼中,李小龙也是痛打外国人的“民族主义”的代言人。不过,在导演徐浩峰看来,“’别欺负中国人‘可能是李小龙思想上、生活经历上最次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国文化里也是一个很次要的、早就被克服的东西。”“看重文化、看轻种族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徐浩峰说,李小龙在电影里的使命是给当时的中国人塑造自强的心态,解决完这项使命后,他就转身干别的事情去了。

500

李小龙和师父叶问

而且,李小龙一直是一位厌恶封闭的“国际主义者”。他曾因为身上有四分之一的欧洲血统,被认为不够格学习中国功夫。在美国开馆收徒时,他又因为平等对待各种肤色的人,遭到在美华人武术团体的反对,还有人上门踢馆想要把他赶走。李小龙的一生,既在激励国人、对抗种族歧视,也在和华人自身的封闭性斗争。

500

“我把自己看成人类的一分子。而天底下的每个人都是人类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只是人跟人之间刚好有些不同罢了。”在《好莱坞往事》中扮演他的麦克·毛也有类似的想法,他说,“我只是恰巧喜欢武术,恰巧是亚洲人。

如果有人认为亚洲人必然就和某种东西联系在一起,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洪金宝、李连杰、成龙评论李小龙。

成龙说:“李小龙被神话了”

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他阐述的人生哲学,无不是在提倡自由吸取各种精华,从而提升自己。他曾经请一位朋友为他设计了一个小墓碑,上面写着:“深切缅怀一位被经典混乱扭曲的自由之人”

("Inmemory of a once fluid man crammed and distorted by theclassical mess.")

在他死后,墓碑上被刻了这样一句:

你的灵感会继续指引我们走向个人的解放。

(your inspiration continues to guide us toward our personal liberation)

虽然在今天,已经没有很多人再去看李小龙的电影,但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仍然富有启发。

500

昆汀为什么要拍1969年

昆汀把影片设定在1969年的好莱坞,那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尾声:

片场制式微、西部片没落,嬉皮士文化流行起来,新的时尚风潮正在形成……

变革的时代里,总是会有很多被淘汰的、不如意的人。

这部电影就是献给他们的。

莱昂纳多在片中饰演了一名过气的西部片演员。

他与皮特饰演的替身,想要在变了天的好莱坞重新挣得一席之地。

莱昂纳多说,这部影片刻画的好莱坞十分真实:

“它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永远是星光璀璨的。有很多人每天在这里摸爬滚打,却只能谋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500

莱昂纳多饰演的电视演员在跳舞,《好莱坞往事》

皮特也对此深有同感。

他刚来好莱坞打拼时,曾经担心,自己一辈子都会籍籍无名。

那时候他在一家披萨店打工,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他还记得,自己是怎么拿到那个让他崭露头角的角色的。那纯属意外。

我本来是导演的第三选择。结果排我前面的两个人,一个去另一部电影里演主角了,一个受了伤演不了了。这才轮到我。

皮特觉得自己很幸运,他本来也有可能像电影中的替身一样,只是好莱坞的边缘人物。

500

这种职场和事业焦虑是《好莱坞往事》的主题,每一个人,无论成功与否,都躲不过这种焦虑。

表面上,电影是在讲昆汀的1969,但片中演员面临的窘境,也是今天的观众中很多人正在经历的。正如昆汀所说:

“他们做了一份工作几十年,却还是不上不下,可有可无。有一天,行业变天了,他们要被淘汰了,他们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来自于工作,当他们失去了那个身份,他们是谁?他们还剩下什么?他们的追求是什么?这部电影会讨论这些问题。”

莱昂纳多是第二次和昆汀合作了。

他觉得昆汀对电影有种近乎虔诚的敬畏,演员很容易被他感染。

“为了把电影拍对,他不害怕花时间。

这种工匠精神,在如今变成稀罕的老古董了,现在人都不这么拍了。

现在的电影拍得越来越快,但很多都是垃圾。”

500

莱昂纳德和皮特说他们已经不太能接受新出现的流行文化,他们自嘲,自己和昆汀已经是这个行业的遗老遗少了

在《好莱坞往事》之前,皮特很长时间没有接像样的作品了。

他说自己很担心,未来电影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入行的机会,这是好事,但他很忧心他们制作的电影质量。

“我接触的不少年轻人,连《教父》和《飞越疯人院》这样的经典都没看过。

这简直不可思议,很难相信这样的人居然可以从事这一行。

我一直相信,好的电影总能找到观众,但现在人们确实没有耐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