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农尝百草 女娲补天之后,又过了很长时间,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诞生了一个小孩。 小孩出生的时候,石洞周围突然涌出九眼井,这九眼井里的水彼此相连,若是取了其中一眼井中的水,其余八眼都会有所波动。 这个小孩天生异相,牛头人身,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腑都清晰可见。 人们都说这是天神下凡,于是在他长大之后推荐他为部落首领。 又因为他们居住在炎热的地方,自称炎族,所以称他为炎帝。 有一次,炎帝看到一只红色的鸟衔着一串种子,吐在他面前,又绕着他飞了三圈才飞走,认为这是天帝派红鸟送来的食物种子,便把种子埋在土里。 为了让种子生长出来,他又用木头制成耒耜,教人们松泥土,并掘井灌溉禾苗。 到了秋天,禾苗成熟了,人们终于有了粮食。 从此,人们就称炎帝为神农。 那个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经常会吃一些野生的植物充饥,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伤。 神农一边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一边思索治病、解毒的办法。 他发现,有的人在吃了某些野生植物之后可以解除疾病或者中毒的状态,于是他决定亲自尝百草,以此辨别各种植物的作用和效果。 因为他的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腑清晰可见,所以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吃下去的植物在他身体里的情况,以及对他身体的影响。 一旦误食了有毒的植物,神农就靠他异于常人的体质抗过去。 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一种树叶,顺手摘了几片放在嘴里咀嚼。正咀嚼着,突然感觉肚子里上上下下有东西在摩擦,他一低头,就看到小叶儿把他的胃擦洗得干干净净。 这一发现,让他很高兴。他断定这小叶儿能够解毒,如果再遇到有毒的植物,就可以用它来解救。 他把小叶叫“查”(查巡的意思)。后世人读白话了,叫成了“茶”。 从此以后,神农每日都要尝很多种植物,有时一天就能遇到七十余种剧毒,都是靠了茶和特殊的体质才熬过去。 神农尝遍了百草的滋味,体察百草寒、温、平、热的药性,辨别百草之间像君、臣、佐、使般的相互关系,并用文字记下药性用来治疗百姓的疾病,从此,人们生病或是中毒,都可以按照《神农本草经》里的内容寻找对症的草药治疗。 后来,神农发现了一株攀在树上的藤状植物,开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那叶子还会一张一缩,他采了一些叶子吃了下去,没想到这是一种有剧烈毒性的药草,叫断肠草。 断肠草的毒性太大,再加上长时间尝试毒草,神农还没来得及服用解毒的草药就死去了。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二、历史地位 神农氏为五氏出现以来的最后一位神祇,三皇之一,中国诸神创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等等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中国神话时代结束,传说时代到来。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耜,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 三、主要成就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3、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4、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5、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6、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