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的概念术语简介(二)

 江山携手 2019-08-04
     大词 小词】宋人论词,一般称令、近、引、慢,但也有称大词、小词的。自明代以后,则称大词曰长调,小词曰小令,而引、近等词则曰中调。可知宋代人所谓大词篇幅皆长,乃指慢词;小词篇幅较短,大多指小令。
    【填词 填腔】填词即作词。唐宋人按律制谱,倚声撰词,即作词依照词调的字数、声韵和节节拍。宋代通称为“填词”。但也有称为“填曲”的。所谓填词填腔,是指以某律某调,按格律填入,不得杜撰。后因词乐失传,明清词家多不晓音律,只能照前人句读、韵脚、平仄填词,不能以辞就腔。由此词调谱代替了音律谱。
    【倚声 依声】倚声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
    【令 小令令曲】一般称字句不多的小调短曲为令词,又称小令、令曲。令词出于唐人酒令。唐人用小令的曲调,往往不加令字,如用《调笑》而不作《调笑令》。宋多用令字,如《卜算子令》、《浪淘沙令》等。令词也有出自大曲而字数较多的,如柳永《甘州令》有78字;欧阳修《梁州令》有105字。
    【近近拍】近为词调类别之一,又称近拍。宋代以近为名的词调大约有20多阕,其中以柳永所作《诉衷情近》、《郭郎儿近拍》等四首为最多。近词字数介乎慢词和小令之间,最短的为73字,最长的有96字,故后人大多置近词于中调。
    【引】引本是古代琴曲的名称。宋人取唐、五代十国小令,衍声而翻成新腔,称为“引”。 
    【慢慢调】慢指慢曲子,相对急曲子而言。急与慢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慢调的字句长、韵少,节奏比较缓慢。
    【慢词】慢词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词。至北宋柳永创制了大量慢词,以后词家竞相制作,慢词遂盛极一时,与小令双峰并峙。
    【长调】慢词一般字数多、体制长,但唐宋时不称为长调。明代顾从敬《类编草堂诗馀》将91字以上的词定为长调。慢词为词中长调,后人往往以慢词与长调并称,沿用至今。
    【中调】唐宋时词调并无中调、长调之称,分词调为小令、中调、长调,始于明代中叶,顾从敬刻《类编草堂诗馀》4卷,将分类编排的宋本,改为分调编排本,即依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分列。58字以内定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外为长调。以引、近为中调,因其体制长短适度。此种分法仅从词调长短、字数多寡而定,殊属牵强。
    【摘遍】摘遍指摘取大曲中的一遍或数遍作词调。
    【歌头歌头为唐宋大曲的中序或排遍的第一支曲。如《水调歌头》,《词谱》卷23此调下注:“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
    【阕】词一首称为一阕。古代音乐演奏终止称“乐阕”。“阕”在宋代又能代替“词”字,成为常见的填词术语。
    【单调】乐曲一段而成此调者,称为单调或单遍。
    【双调】双调是宫调名称。明清以来,常把词分上下两叠的“双调”为另一体。参见“重头”、“换头”条。
    【过片 过遍过变】两段以上的歌词从上片过渡到下片,称为“过片”,也称“过过遍”,或“过变”、“过拍”。《词源》卷下:“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转下。”
    【三叠】词中乐曲有分成三段一调的,称为“三叠”。
    【四叠】词中乐曲分成四段一调的,称为“四叠”。
    【换头】词的下片首句与上片开头不同的叫“换头”。也称“过片”、“过遍”或“过变”。
    【重头】词的上下叠的句式、音韵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表示重复。
    【双曳头】凡三叠的词,其前两叠字数、音韵相同的称为“双曳头”,也称“叠头”。
    【偷声】偷声与减字的意义相同。在宋词中常见连用并称。
    【摊破添字】摊破是因某一词调乐曲上的变动,在歌词上增加字句,构成了新调,但仍用原调的名称,为了表示区别,加上“摊破”或“添字”二字。如《浣溪沙》为上下片各七言三句,李璟《摊破浣溪沙》在上下片末句各增三字一句,词格即摊破七言,组成七言、三言两句,韵脚也移至三言末句,因而另成一调。
    【减字】词的曲调有定格,填词须受声律的约束,但在歌唱时对音节、声腔,可以有所变动,甚至移宫转调。为适应乐曲的需要,词家采用增字和减字的办法,变旧曲为新声。从歌词的角度来看,减少字数即减字。
    【领字】领字又称领句。在词调句式中,有的以一字或二字领起下文,贯通词意。领字以一字为多,俗称“一字逗”。如柳永《八声甘州》:“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对”字是领字。也有以二字作为领字的。如周邦彦《拜月星慢》:“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以“似觉”二字领起以下六字对句。还有以三字领起的,如晁补之《摸鱼儿》“最好是一川夜月光留渚”,“最好是”三字为领格字。(岁寒斋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