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心梗再次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2.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心脏梗塞病人长期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0.05~0.3g/d或双嘧达莫50mg 3次/d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被认为有预防心肌梗塞复发的作用。 3.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4.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5.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6.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塞濒临的表现。宜建议病人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 防治心梗要注意从年轻时抓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调节情绪。心情要开朗,情绪要稳定、乐观,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生活事件的不良刺激、少生气、不发火、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2.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文武之道,张弛有度。参加会议、工作、学习、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玩麻将、聊天等时间均不宜过长。 3.饮食要均衡、多样化,最好米面杂粮掺杂着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类油脂、蔗糖、奶油,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戒烟,勿饮烈性酒。 4.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游泳、爬山、打球,如果身体素质稍差,可考虑进行一些和缓的活动,如保健操、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等,关键在于因人制宜,不要超负荷运动。 5.定期体检,注意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6.平时特别是清晨与夜间,尤其是饱餐后或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胸前区疼痛、大汗淋漓、头晕等症状,均应及早就医检查。 需要补充的1.补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的碘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胆固醇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发菜、鱼、虾、蚶、海蜇、海参等。微量元素镁,可以提高心肌的兴奋性,若体内缺镁会出现心律紊乱,并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对有病的心肌更不利。含镁丰富的食物主要有豆类及其豆制品、蘑菇、紫菜、虾米、芝麻酱等。 2.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有增强血管弹性、韧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枣、甜椒、小白菜、荠菜、草莓、柑桔、猕猴桃等。 需要限制的1.低胆固醇饮食。应以花生油、香油、豆油、玉米油作烹调用油。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可以多吃些豆制品。 2.限制食盐。食盐摄入过多,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升高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使血容量增加,从而直接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每日摄入食盐量应少于3克(酱油1.5毫升)。其它含钠多的食物如咸菜、香肠、豆腐、松花蛋等以不吃为好。 3.食物细软、少食多餐。应尽量吃半流质饮食,如豆腐脑、酸奶、小米红枣粥、面条、粥及面包等。同时,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猝死。 4.严禁吸烟、饮酒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控制热量摄入。脂肪过多会压迫心肌,致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弱。因此,要限制饮食总热量,以控制体重。在休息条件下,每天供给热量以25~30千卡/每千克体重为宜。 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对本病有所认识,了解各种防治措施的意义,使之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在防治中能积极予以配合。 2.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经膳食调整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异常者,可针对血脂异常特点,选用血脂调节剂。 3.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后17个月中,戒烟者较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减少45%,在3年后,戒烟者较吸烟者心脏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显降低。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故应力劝患者的亲属戒烟,患者恢复工作后最好应在无烟环境中工作。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吸烟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高度相关,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这些可能都地易诱发再梗死的原因。 4.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6.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不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作用低,便于长期应用。 7.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猝死发生率、心脏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常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8.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门诊随访,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如又再现心绞痛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止再梗。 如果您觉得这些方法非常有用,请转发给身边的亲友吧,赠人健康是对人更好的关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