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养生健康知识笔记,我本科期间看了许多医书(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人体经络使用手册、气功精选、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译注(姚春鹏)、学医随笔*活法机要*医经溯洄集*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合),这篇算是以上书籍的落地应用版,不谦虚地说,可谓一字千金。希望大家观后能有所应用。 一、养生之养 养生之养,一曰和心,二曰睡眠,三曰饮食,四曰锻炼。 1、心如止水,上善若水,笑纳者长存、悲愤者短寿。 2、睡眠适度,以白天不困为原则。人体晚上从亥时开始排毒,顺序为淋巴、肝、胆、肺、大、小肠,子时至寅时脊椎造血,宜睡眠、静心。 3、饮食有律,无过饥过饱。喝水少量而多次,睡前、醒后的一大杯必不可少。饮食杂而有序,七色俱全、五味皆尝为宜。零食以面包、牛奶、坚果与水果为宜,垃圾食品入腹容易出腹难。 4、锻炼要松紧适度,内修气功,外练瑜伽,达到内畅外活之目的。 二、 养生之防 1、调息知病 凝神体内,气散全身;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病则治之,内意守其位,运气通之;外舒筋脉,刺穴活之。 2、察颜知病总纲 心主血脉、神意、汗液,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舌脸; 肝藏血、主筋、疏泄,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目爪; 脾主运化、升清、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口唇; 肺主呼吸、润肤,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其华在毛--肺鼻毛; 肾藏精,主骨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耳发。 3、反射区 4、察颜知病细则 心脏有问题则胸口闷,左臂左肩和颈会酸、麻、痛,额头、双眉长痘、面颊泛红,舌溃口臭、前额痛,乃至凸眼、恶梦连连;心火则会便秘。 肝脏对应的反射区是两鬓,有问题则小腿晚上睡觉时容易抽筋,右上腹右腰右肩酸痛,左边脸颊长痘,耳后两侧头痛,乳腺增生、胀痛,情绪抑郁,眼白泛黄。 脾胃对应的反射区是前额,有问题则偏头痛、双肩酸痛,脂肪堆积,便秘腹泻(心火所致),脸上色斑,白带过多,鼻头长痘,口气明显,唇周边长痘。 肺脏有问题则肤色晦暗、便秘、多愁善感,右边脸颊长痘。 肾脏对应的反射区是后脑勺,有问题则腰酸背痛,月经量少,尿频、水肿,早起时脚后根不舒服,眼涩或眼皮浮肿,易倦,呼吸急促、干咳、声音沙哑,鼻翼、下颌长痘,头顶心、后脑杓痛,乃至头晕、手脚冰凉。 大肠有问题则口干苦,鼻塞牙痛、脖子两侧胀痛,无法提重物。 小肠有问题则脖子两侧、肩膀、手臂外侧胀痛。 内分泌失调则下巴长痘。 嘴唇过白表示贫血、过红表示热症、破裂表示胃炎、干涩表示缺水、流口水表示胃虚、唾液分泌过多。 舌苔发紫表示积毒、太厚表示胃虚、泛黄表示感冒、泛黑表示高烧。 鼻子粉刺表示消化不良,发红表示肝超负荷(酒精中毒),流鼻血表示热症,常流鼻血或者鼻塞表示脾胃差。 脸颊发红表示水分失调,若还气喘出汗则表示是高热所致;脸颊苍白表示贫血,毛孔粗大表示缺维生素C。 额头皱纹和抑郁症有关,脸颊皱纹代表血管方面问题,眉间皱纹代表紧张和压力,眼周皱纹代表情绪,眼下皱纹代表排毒能力。 三、养生之治 1、五脏五行 木 肝 胆 春 枸杞 怒 目 酸 绿 筋-生发、柔和、舒畅 火 心 小肠 夏 莲芯 喜 舌 苦 红 脉-温热、升腾、明亮 土 脾 胃 长夏 陈醋 思 口 甘 黄 肉-生化、承载、受纳 金 肺 大肠 秋 萝卜 悲 鼻 辛 白 皮毛-清洁、清肃、收敛 水 肾 膀胱 冬 山药 恐 耳 咸 黑 骨-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2、穴位排毒 肝脏排毒 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眼泪也可排肝脏毒)。 心脏排毒 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脾脏排毒 商丘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脚面翘起脚面连接小腿的筋内侧第一个凹陷)。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交替做。 肺脏排毒 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排汗也可排肺毒) 肾脏排毒 涌泉穴,位置在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计算时不包括足趾),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3、五脏饮食 从五脏五行的颜色理论可知,红色食物养心,比如红枣、金橘、葡萄、桂圆;绿色食物养肝,比如韭菜、绿豆、大豆、动物肝脏;黄色食物养脾,比如糯米、小米、粳米、红薯、薏苡仁;白色食物养肺,比如银耳、萝卜、百合、荸荠;黑色食物养肾,比如黑芝麻、核桃、何首乌、黑豆、山药、黑米。从五脏五行的味道理论可知,酸利肝、苦利心、甜利脾、辣利肺、咸利肾。但值得注意的是,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适量。心太强则肝受损,因心火克肝木也,故日理万机的人都死于肝。 五脏相生相克,要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日常饮食中要多吃养五脏的食物,五颜六色都要吃,酸甜苦辣都要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