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柬埔寨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村,不知祖先哪里来,却依然讲汉语用汉字

 轻风无意 2019-08-05
柬埔寨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村,不知祖先哪里来,却依然讲汉语用汉字

众所周知,在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有大量的中国去南洋经商、打工,乃至迁到南洋居住生活。在下南洋的浪潮中以福建、广东人居多,这与其地理、人文因素及有关系,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而现在东南亚很多地方都存在华人聚居地,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位于柬埔寨的一个村子,而且村民们至今都讲汉语用汉字,但却不知道祖籍是哪里。

柬埔寨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村,不知祖先哪里来,却依然讲汉语用汉字

这个中国人村,位于柬埔寨拉达那基里省的云西村,村里共计有四五十户村民,200多位华人。村民的房屋大门全都面向云西河,各家门前都有一个通向河岸的缺口,村民称之为“家码头”。云西村的华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在河对岸的县城里,那时大约有600多位华人,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大部分华人移居到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没有移居的则被赶出城镇,来到河对岸定居谋生。

柬埔寨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村,不知祖先哪里来,却依然讲汉语用汉字

云西村中的大多数住户以农耕和捕鱼为主,部分人家还兼营农用物资和服装鞋帽等日用杂货生意。张先生说,由于云西河隔断了村子与外界的联系,村民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由于村里的华人大多数来自广东省梅县一带,因此,他们平时都用客家话交流,而日常生活也保持了传统的客家习俗。在这个华人村,大多都讲汉语,华人的经济状况明显比其他族裔好,因此带动了其他族裔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村民表示村里完全可以做到夜不闭户。

柬埔寨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村,不知祖先哪里来,却依然讲汉语用汉字

让人意外的是,在这个异常闭塞的村子里,竟然开了一所正规的中文学校,由于学生不多,只有40多人,因此学校实行半日制教学,采取柬文、中文双语教学。村里有一间小图书馆,主要包括中文词典、中小学课本、科技书籍,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等书。虽然几百册的藏书并不算多,但在这个既收不到广播电视,也订阅不到报纸杂志的地方,无异是一块可贵的文化绿洲了。前些年的时候,云西村重建了本头公庙,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华人村感兴趣,来旅游观光的人也渐渐增多。华人村开始考虑发展旅游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