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故乡有感

 建三江天空 2020-06-14

 2020年6月4日早晨5点,揹上专用旅行包,怀着对第一故乡的思念,兴高采烈的来到643路公交车站点坐车到世博园换乘11号地到钱谷山站,改乘即墨区102线公交车到小桥站下车,然后从小桥村第一次徒步经抬头村---新安村---催诏村,最终到达我的第一故乡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埠西村。



 在11号线地铁列车里上拍照的外景

  钱谷山地铁站附近

        这次选择徒步进村的主要想法,是为了寻找儿时对故乡及周围村子的印象和记忆。过去虽然也曾经回过故乡,见过少年时的老师和朋友,但都是在别人的陪同下驱车前往的,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这次我独自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步行了20多里地,边走边看边努力回忆着少年时代走过的田间小路和村庄的模样以及朦胧中的人和事......。完成了我梦寐以求的追寻儿时印象和记忆的梦想!

  村里待收的小麦

  村里的养殖池塘

 

  村里的现代住房


 村里的老式住房

  说实话,这次故乡之行,喜悲参半,既有兴奋和喜悦,也有惆怅和悲伤的感觉。兴奋和喜悦的是各村都很重视环境建设,村里街头巷尾的每条街道全部是硬化的水泥地面,干净整洁,有树有花。村民的住宅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后新建或翻新的,有独自的院落和上下水。其村容村貌和村民的住房条件与我儿时的记忆相比,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村民们也似乎过着一种相对安逸稳定的农村生活。特别是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单位---催诏村,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村里内外绿树成荫,鲜花四溢,全村不仅达到了绿化、美化和亮化,而且还建有档案馆和民俗院,向人们展示出一种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气息。我完全被眼前的这种全新的村容村貌所折服而感叹!不由自主的用oppo手机拍照了一组照片,留作纪念。在途中,我虽然始终前后左右极力搜寻着少年时代所记忆的田野、河流方位中的一草一木,但记忆中的一切全被现实替代,永久的消失了,真有种“让那山河改变了模样”的感慨!

催诏村的档案馆

 催诏村的民俗院

    催诏村的文化街
      在兴奋和喜悦的同时,我也似乎隐隐约约的感到了一种惆怅和悲伤。各村有不少住户锁头看家,有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困难户和富裕户的住房状况一目了然,悬殊很大。有的困难户至今还住在五十年代的老房子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到外地打工赚钱去了,在村里经常看到的是三三两两的老年人聚堆聊天、晒太阳。完全没有了我少年时代记忆中的那种“喇叭阵阵、歌声嘹亮、集体劳动记工分、田间地头演节目、大人欢声笑语、小孩在街上嬉笑打闹捉迷藏”的热闹场面。特别是埠西村西的那片槐树林和柔软的沙滩,因盲目扩展海参养殖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小时候在这里乘凉、晒太阳、抓蜻蜓,挖小螃蟹的美丽海边,早就面目全非,不见踪影,让人十分痛心和遗憾!

 村委会办公室

         更令人感到一丝悲伤的是,那些儿女“没本事无能耐”,本人无收入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没有理想的生活和医疗保障,他们不舍得多花一分钱,烟酒糖茶和水果都成为这些老人的奢侈品。得了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更只能是望洋兴叹!我的一位74岁的老师大病出院后,仍带病独居家中靠子女接济,自己做饭,孤独之感可想而知。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今年已经64岁了,为了还清儿子上大学时的欠款,帮孩子还房贷,至今还在长年累月的打工挣钱。生活的磨难,让人心酸。

 埠西村的西海

   村里盛开的月季花
       这次回故乡不虚此行。一是,见到了多年想见的老邻居、老哥们、老朋友并第一次与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与同乡老年人的感情;二是,满足了50多年的怀旧心理和愿望,用全新的视角替代了少年印记,少年时代的所有记忆早就物是人非,对“岁月无情、往事如风”有了更深的感悟;三是,看到与我同龄的老年人至今仍然过着艰辛、拮据的生活,在对目前自己的生活状况、居住环境感到满足的同时,更加确信:自己以往信奉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的理念和心态是正确的,增强了过好晚年生活的自信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