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堡垒》:中国科幻不只一种

 精彩人世 2019-08-05

2019年,从春节到暑假的短短6个月内,3部本土科幻片横空出世。

最欣慰的是:这三部电影呈现为完全不同的类型。 

如果《流浪地球》意味着“我们能做科幻”,

《疯狂外星人》意味着“科幻可以这么玩”,

《上海堡垒》则意味着“科幻不只一种”。

今天,未来事务管理局“时空观影团”邀请各行业专家、科幻从业者、科幻作家、科学/科普大V、科幻迷参加《上海堡垒》点映,和主创映后交流,作为唯一的科幻专场,在首映日给出了行业解读——

△ 主创从左到右:《上海堡垒》制片人王琛,原著作者江南,演员王宫良(饰演曾煜),演员孙嘉灵(饰演路依依),演员石凉(饰演邵将军),演员王森(饰演潘翰田),演员舒淇(饰演林澜),导演滕华涛

科幻作家杨平认为,电影的本土化处理成功,科幻片中的中国脸“越来越自然了”。 

《流浪地球》副美术孙子轩说:“中国科幻艺术作品真的已经开始发力,从各个不同的美学视角进行组合、融合、创新。”

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则表示,这是中国科幻一次新的大胆尝试。“上海曾经出现在不少外国科幻片当中,但作为反击外星人的主战场还是第一次。”

六年前,《上海堡垒》筹备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如今它终于呈现为一部“对抗外星入侵”题材的电影。

“作为影迷兼科幻从业者,我们更看重这部片子在类型上做的新探索:‘外星人侵略’是科幻里重要的子类型,是探索中国科幻必须走的一步。未来事务管理局影视&品牌VP邓韵认为。

01 科幻类型引导:中国科幻不止一种 

2019年是个神奇的年份。

中国科幻电影从白卷转为起步,每出一部,全民热议。这是一切新事物出现的标志。 

长时间里,市场上只有2、3部作品,很容易产生刻板印象,比如科幻=太空歌剧,或科幻=时间旅行。

但科幻从来不只有一种类型,自诞生之初,已经衍生出很多子类:太空歌剧,第三类接触,赛博朋克,自然灾难,时间旅行,反乌托邦……

“科幻很丰富,不只有A类大片。中国科幻已经比好莱坞晚了几十年,想要快速达到相似的水平,每种尝试都值得尊敬。“邓韵说。”除了小而美的东西,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这是不可回避的。“

“外星入侵“,一个看起来白烂的题材,却是科幻片的基本功,想想好莱坞8、90年代的代表作:

《独立日》《超时空接触》《E.T. 外星人》《异形》《火星人玩转地球》……

此后的几十年间,这一类型长久地霸占屏幕,好片、烂片都有,为科幻电影工业的成熟铺垫了足够的尝试和练习。 

△ 电影《ET外星人》

“第三类接触”呈现了科幻最最内核的主题:等级、文明、审美悬殊的两种文明近距离接触,如何产生冲突、差异、对抗。

《降临》里,近乎完美的圆形飞船与简陋的军事基地形成对比。

《银河系漫游指南》里,外星人毁灭地球只用1秒。
《异形》里,人类甚至不敌一个外星生命的婴儿。
将这种对比凸显出来,就能好看。
《上海堡垒》触及了这个题材,而且做的是地标级的,重大的正面例子:
若干年后,人类获得高级能源“仙藤“,得到空前发展,外星文明前来抢夺。大城市相继陷落,上海成了人类最后的堡垒。
大敌压境,明明力量悬殊,人类却要抵抗,举全城之力制作了上海大炮,集中全部能量供给,把防御压缩到最低限度,拼死一搏,展现作为“虫子“的尊严。
原著中,外星母舰“一条狭长的影子横亘天空,从漠河到莫斯科的人们都可以用肉眼观测到它……最长的一轴达到月球直径的四分之一”,呈现巨大的压迫感。
做了,才能建立常识:我们和外星人接触是什么样子,然后才能建立反类型,拍出我们自己的《银河系漫游指南》、《黑衣人》……
因此,《上海堡垒》绝对是一次必要的尝试。
 
02 科幻本土化:
黄浦江里放大炮、上海地标花式毁灭 
科幻的本土化,本质上是在科幻已有叙事里找到一个和本土结合的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结合本土文化,比如《保罗》吐槽的是欧美的漫展宅文化,《黑衣人》恶搞了美国特工FBI文化,《世界尽头》致敬了英国酒吧文化。
第二种是发生在本土环境,比如《莫斯科陷落》《洛杉矶大逃亡》《日本沉没》这类通常以地标冠名的片子。 
观众永远喜欢看灾难,熟悉的环境怎么变着花样毁灭,是科幻给人最宝贵的感官:超越日常的惊奇。
如何超越日常?
1. 毁灭,毁得越具体,越有价值
2. 改变日常事物跟周围环境的关系
《上海堡垒》中,“毁灭”表现为上海陆沉。
为了抵御攻击,上海陆地塌陷,陆家嘴,静安寺,浦东区,武康大楼,中国船舶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地都有镜头,每个地方怎么毁,毁多少,都不一样。 
在科幻作者苏民看来,“这是中国科幻片继《流浪地球》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展示地标。“
从制作上讲,战争、灾难属于环境特效,是特效里最贵最难的。举个例子:如果是上海冰封,建筑做个冰层效果就好;如果是上海沉降,建筑可能被撕裂,起火,倒塌,落水,每种方式都是一套全新的设计。
“科幻片讲的是假定的世界,本土化越具体,越能引发基于共鸣的震撼。”邓韵说。 
“改变日常跟周围环境的关系”,则表现为上海城区的全面军事化。
最壮观的一幕是上海大炮从水中升起,把黄浦江从日常风景变为战争中心。
这里,本土化不是作为视觉背景,而是与剧情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 
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科幻评论家李兆欣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价值是毁灭镜头很多,最大的可惜是毁灭的镜头还不够多。”
中国科幻电影要建立规则,要探究各种方式,《上海堡垒》告诉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往下走。

03 重新洗牌:
科幻是个新东西
与其他类型电影不同,科幻片是一个特殊的戏剧情境,需要带观众进入一个新世界。
其中,所有的元素,包括世界观、服化道、人物、情感和表演,都需要在相应的戏剧情境里,重新洗牌。
以情感为例,很多科幻片里的感情都和“使命“产生关联:
最远的,《星之声》里宇航员和恋人发短信,一条讯息要等8年。
最近的,《流浪地球》里,从刘培强救地球就不能见儿子。
有别于其他类型,科幻片的“感情线”经常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特质:
个人情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纠缠在一起,在超越认知的极端情境下,人物的喜悦、痛苦、抉择、困惑,往往是其他类型难以触及的。
当科幻片里所有的内容都需要重新设计,一个片子的好坏就和新、老演员没有必然关系。建立一个类型,各种演员都要试试,流量明星也好,实力派也罢,都有可能踩坑,如果踩了坑,也是重要的坑。
《上海堡垒》原著本质上是一个科幻题材的爱情故事:外星人来袭的时代,懵懂少年爱了上帅气女长官。中国科幻不缺少优秀的文本,但影视化的尝试还在新生阶段。
“科幻电影的历史很长。美国科幻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渐积累到今天的程度,所以,中国科幻也需要非常多的勇敢尝试,才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和特色。“姬少亭说,”作为科幻行业的从业者和科幻迷,我都非常渴望看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大胆预测一下:在未来几年当中,中国科幻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会在银幕上遇到完全不同的类型,风格迥异的视觉。我们能从这些片子当中看到创作者的野心和能量。

作者 | 未来事务管理局
摄影&美工 | 赵海若、二维狗、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