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农日用杂字

 ycsyhrp2018 2019-08-05

旧时农家多没有文化,但在我们生活的辽沈地区,往往会在他们家中发现一本线装小书,或丢在炕头上,或塞在抽屉里,那就是庄稼人时刻都离不开的《庄农杂字》……

在农村,《庄农杂字》比《论语》火

杂字,是把各类字词汇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书,从内容看它是字书,从体例看它是类书。杂字发端于西汉元帝时,宦官史游撰写了一本“字书”《急就篇》,共34章。大抵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押韵,多数为三、四、七字句,以教学童识字,因首句有“急就”二字,而得书名。这大概是中国文化史上早于“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第一部杂字书,也就是字书的始祖。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很多杂字,均为歌谣体,由二言、三言,七言、直到十言、十三言写成。

杂字书中,以农为专题的《庄农杂字》最受追捧。中国是个农耕国度,能为农民所读的杂字,对农民确实有用。对此,笔者有过亲身体会。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秋天,三叔要赶车进城去卖粮,顺便买回要用的农具杂物。二爷怕他忘了,要我给开一张单子。什么木锨、铁锨、铧子、柳罐、煞绳、绞杆、簸箕等等,我读的三年级课本上都没有啊,旁边念高小的五叔,也有一多半不会写。二爷摇摇头,顺手从炕头拣起那本我看不起的《庄农杂字》,一一都给我们找了出来……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了那本在煤油灯下被翻烂的小书的厉害。我敢说,在我出生的辽北农村,那时知道《庄农杂字》的,肯定比知道《论语》的人多。

山东版的《庄农日用杂字》

明末清初之际,社会上流传着一本农村的七言杂字。听老辈人说,开头两句是“佛留一百二十行,惟有庄农打头强”。康熙四十二年,大作家蒲松龄见这本杂字过于粗俗,谬误百出,便下力气另编了一本七言《日用俗字》。他在自序中说,生活中常常遇到,想用一个物件,却写不出它的名字,很不方便。原先有一本《庄农杂字》,村里孩子常常念叨。拿来认真看看,发现其“脱漏甚多”、“率皆杜撰”,于是,又详查字汇,编成《日用俗字》。

《日用俗字》成书于康熙四十三年,乾隆年间刻印成书,不仅是很好的识字读本,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农业科普著作。但不知为什么,大作家的这本“俗字”,始终没有普及。

山东临朐胡梅涧村有个农家青年马锡朋,从小读书,屡试不第,于是愤然执笔,写出了《庄农日用杂字》。与明末清初本相同处,都写的庄农。但简练多了,山东地域特色浓了。《庄农日用杂字》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桩桩农事接着写。中间也写到饮食起居,男婚女嫁……大作家吴伯箫,山东莱芜人,童年读过这本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想起来,求许多人,转几道手,弄到一本方才释怀。

东北庄稼人的“小百科全书”

辽沈味的《庄农杂字》有没有呢?有。为了写这篇文字,笔者真的搞到了一本辽沈味十足的《庄农杂字》。石印、线装,页面竖排,五栏,顶栏绘图,下四栏印文48句。是1940年沈阳的德和义书局印行的。但据其内容、语言推断,它的成书时间应在清末民初。从其中学堂的“南北大炕,书桌摆上”,吃犒劳的“先吃血肠”,平时的“高粱米饭,豆腐熬汤”,盖房时“两山使瓦,当中苫上”等,都见浓郁的关东气息。及篇中涉及的农事季节、种植品种,均与东北相符,说明它就是流传于我们辽沈的《庄农杂字》。

书后版权页有编纂人刘润圃的名字,但根据常识,他不会是这本书的真正作者。那时,正活跃在辽沈文坛上的子弟书作者群,韩小窗们是不屑写,也写不出来这样的庄稼嗑。王尔烈这个档次的才子们,眼睛盯着的是朝堂、功名,怎肯低下身来俯就庄稼人呢。真正的编写者,应是那些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民,有文字表达能力,又不肯张扬留名的村塾先生或落魄秀才。而且也不会是一个人所撰,是许多人在反复传抄中,不断添加、删削、润色而成。

辽沈味的《庄农杂字》,与山东马氏的《庄农日用杂字》是什么关系?有清一代,以山东为主力的闯关东大军约为2500万。他们肯定会带来对马氏《庄农日用杂字》的记忆,甚至是文本……这是事实。但因杂字体例早已出现,“辽沈本”与“山东本”不会是传承关系,更不会是改编,借鉴与参考是有可能的。

摄影般记下民风民俗

《庄农杂字》,四言,谣体,全书共612句,2448字,江洋韵,一韵到底。用第三人称,以农家大户为背景,娓娓叙述开来。内容可分为五大部分:一是“人生在世,先入学堂”(学习18句);二是“读书最高,庄稼亦强”(种田142句),由开犁到铲耥到割地打场到五谷入仓,中间插一段园中蔬菜,一段农闲拉土抹墙,维修房屋,两段吃犒劳、送饭到地头的民俗;三是“场已打完,先赶沈阳”(建筑54句),采购建材、建造厅堂、庭院与种花、养鸟;四是“修治整齐,客来贺房”(待客194句),含主宾装束、车马装饰、厅堂摆设、宴席菜肴、规矩礼节、妇女梳妆等;五是“收拾开铺,栏柜摆上”(经商204句),含有布匹、日用百货、果品下杂、文具纸张、常用器具等。包括了庄稼人所能遇到的所有事物的字词。

今天,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庄农杂字》就像一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老人,退休了。但它为你叙述一段历史,展开一幅昔日农耕生活的全景图画:清末民初,由私塾向学校过渡时的学堂,是“南北大炕,书桌摆上”;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东北农村取火,还在用原始的“火绒火石,火镰片钢”;那时东北的农耕经济,已经开始向商贸经济转化,“收拾开铺,栏柜摆上”,“杂货俱全,有几千样”……原汁原味的礼仪规矩、民俗民风,更是扑面而来。

人生在世,先入学堂,

桌椅板凳,坐机床帐,

南北大炕,书桌摆上。

五经三传,诗书文章,

笔墨砚池,川连纸张,

笔筒笔架,仿圈仿梁。

小刀号包,抽匣好放,

习写文字,时刻莫忘,

学而有成,衣帽堂堂。

读书最高,庄稼衣强,

开春种地,先勤犁丈,

犒劳年造,杀猪宰羊。

六个盘子,先吃血肠,

膀蹄肘子,切碎端上,

肚子肝肺,大熬油汤。

粳米干饭,白肉片上,

酒饭吃完,主人商量,

先种春麦,大麦须长。

南地谷子,北地高粮(粱),

快的慢的,全凭种粮,

糜子稗子,别种高岗。

黄豆黑豆,绿豆种上,

谷子粘的,少种不妨,

几天(块)洼地,无水再讲。

地皮干了,预备犁丈,

怀耙先走,随后扬上,

葫芦点种,辊子轧光。

苏(酥)子出油,种地头上,

芝麻多种,价钱高强,

棉花要种,好做衣裳。

蓝靛要种,省用染匠,

线麻竺麻,各自一行,

开春有雨,苗长发旺。

雇人铲地,xFBI然大帮,

年造短工,一齐歌唱,

主人送饭,到地头上。

高粱米饭,豆腐熬汤,

咸菜瓜子,苏(酥)油拌上,

盆子碗子,担一大筐。

筷子成对,勺子把长,

喝声吃饭,一扫净光,

饭已吃完,急插锄张。

前头铲着,随后犁铴,

怀包秀穗,庄稼堂堂,

春麦割了,荞麦种上。

萝卜白菜,成垅成行,

蚕豆豌豆, 还种芸豆,

磨石豆子,煮料更强。

紫白茄子,全凭好秧,

葫芦窝瓜, 蔓子大长,

黄瓜匾(扁)豆,架墙边上。

包尔大米,当做(作)干粮,

七月十五,收拾垣墙,

套车拉土,堆在门旁。

二齿钩子,泥板应相,

木锨铁锹,锆(镐)头妥当,

小麦滑秸,合(和)泥加上。

先墁上屋,后墁厢房,

门楼偏厦,总要墁光,

八月十五,月光明亮。

嘱咐年造,打扫园场,

庄稼熟了,不用思量,

镰刀动手,大家齐忙。

地要急割,恐怕严霜,

将地割完,都要上场,

大车小车,各自一辆。

绞杆煞绳,件件妥当,

五谷丰登,农工更强,

地有千顷,粮有万仓。

草田拉完,林秸垛上,

冬至月后,急急打场,

铡刀切草,不必太长。

豆子拌料,将马喂上,

连秸先打,磙子后xFBP,

骡子当头,马驹强壮。

枷板绳子,不短不长,

半夜早起,场要齐忙,

打堆打垛,顺风好扬。

xFBQ车打了,口袋成装,

杂粮万石,细米千仓,

场已打完,先赶沈阳。

多买木料,来春盖房,

檩子椽子,柱子柁梁,

门片户闼,都要捎上。

零碎板子,好做门窗,

砖瓦石块,只得车装,

大厅七间,两边厢房。

门房五间,也要宽敞,

两山使瓦,当中苫上,

木匠铁匠,石匠泥匠。

一齐下手,爽然妥当,

厅房前面,甫(铺)路要长,

东边花池,西边一样。

芍药牡丹,木香海棠,

马樱碧桃,石榴丁香,

旱莲梅桂,月季为良。

金菊芙蓉,鸡冠靠墙,

江西腊好,葵花亦强,

生菜莲好,开花不长。

荷花叶大,栽在水缸,

菊有多样,紫白红黄,

黄雀窝xFBS,笼子成装。

画眉百xFBR,挂在门旁,

要把鹤鹑,口袋盛米,

鹑鸽成群,房檐下藏。

鹅鸭成对,用栏圈上,

牛驴骡马,鸡叫狗汪,

修治齐整,客来贺房。

穿袍带帽,来一大帮,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二马车子,一辆一辆。

骑马压骡,意气洋洋,

鞍鞒鞍*$,装饰有样,

鹿皮马xFBT,皮子发亮。

靴髻嚼环,俱是金镶,

铜镫铁镫,做的大样,

剪绒褥子,搭在马上。

鞍笼被套,出门妥当,

远近高客,来自辉煌,

吩咐家人,不慌不张。

扫帚笤帚,打扫厅堂,

火盆烧炭,煤炉生上,

八仙桌子,放在当阳(央)。

太师椅子,周围靠墙,

满屋字画,杜甫子昂,

条山大几,花瓶大方。

香案蜡台,成对成双,

围裙坐褥,垫子摆上,

快请厨子,预备停当。

烟筒烧火,吊炉安上,

粳米白面,烧猪烤羊,

油盐酱醋,花胡椒姜。

葱韭芥蒜,其味甚长,

鸡鸭鹅蛋,连皮煮上,

金针木耳,大料茴香。

香信蘑菇,最喜腥汤,

海参海带,洗净好尝,

干粉团粉,烩汤加上。

要做馒首,笼屉蒸上,

赶面轴子,案板要光,

剥刀花刀,漏勺把长。

盆碗碟子,盛水大缸,

咸鱼腊肉,好席不上,

野鸡鸽子,鹿儿狍獐。

新鲜好鱼,多买不妨,

膀头鱼子,越大越强,

鲇鱼鲤鱼,待客大样。

泥鳅杂鱼,有刺平常,

或咸或淡,厨子先尝,

xFD泯浯沧樱xAC笊篱过汤。

收拾停当,不慌不忙,

待要接客,特穿衣裳,

绸袍缎褂,团花时样。

红缨帽子,金顶戴上,

蓝丝绸袄,做得妥当,

水獭领袖,钮扣金镶。

绿绫子裤,肥做大档,

绉绸褡包,七尺半长,

中华袜子,边用缎镶。

粉底皂靴,蹬在脚上,

发蓝戎(绒)子,做得时样,

两个手镯,真金明亮。

白铜烟袋,乌木杆长,

玉石嘴子,翡翠有光,

织锦荷包,绣衣大样。

两边穗头,不偏不长,

穿戴完了,客到门房,

出门接客,一拱二让。

五间正房,满满当当,

主人请客,三揖三让,

两个仆童,把烟装上。

南果碟子,摆上六双,

一个一个,吃了添上,

茶壶酒盏,来自湖广。

主人劝酒,三揖三让,

三拆青碗,个个清汤,

酒过数巡,划拳喧嚷。

象牙筷子,羹匙西洋,

鸭蛋包子,有馅是糖,

千层卷子,越薄越强。

冰盘片肉,本后继上,

席毕散了,送客回房,

剩的余菜,再请姑娘。

姑嫂妯娌,姐妹同乡,

婶娘舅母,丈母干娘,

头面首饰,不同寻常。

肥皂胰子,洗脸更光,

宫粉胭脂,点在唇上,

金簪满头,镀的有样。

蟠头竹节,水晶石亮,

龙船大样,响铃叮哨(当),

搏(博)古佛手,挑牌甚长。

包头莲好,如意亦强,

竹节梅簪,拔丝为上,

一丈青簪,耳挖妥当。

扇子面簪,葫芦蔓长,

耳坠成对,钳子成双,

插带完了,再穿衣裳。

毛宝布衫,坎肩穿上,

白绫汗巾,搭在脖上,

新鞋新袜,厚底瘦帮。

先茶后酒,男人一样,

齐来赴席,大伙坐上,

席完速散,不叙家常。

收拾开铺,栏柜摆上,

杂货俱全,有几千样,

续罗缎疋,跸机成箱。

绿绸宫绸,蛾缎甚强,

粗葛细葛,夏天衣裳,

米纱广纱,穿上发亮。

茧绸绵绸,单袍时样,

要做袷衫,牛绒为上,

红*1毛*1,俱有衬装。

寨子布好,家机布强,

缸青三梭,大褂使上,

京靛青布,月白下装。

灰色漂布,褡裢布强,

做鞋面子,青的为上,

剪绒立绒,刷纸正装。

五色花线,俱无假装,

捻线轴子,特用尺量,

绒帽疙瘩,圆的不方。

青白珠线,来自苏杭,

毡帽草帽,飘带钉上,

洋钻扣子,铜不一样。

*3*2多买,*0子缝上,

锭鞋钉子,头大不妨,

鱼眼羊眼,有短有长。

野雀嘴小,鼻子厚强,

铜丝铁丝,条子粗长,

南京好针,鼻小纯钢。

剪子烙铁,熨斗圆方,

木梳蓖子,摞头要光,

火绒火石,火链片钢。

黑矾白矾,稍带松香,

好五倍子,苏木槐黄,

粉子牙碱,好洗衣裳。

红矾叫信,卖声不扬,

石灰炸子,煤炭成筐,

纸有五色,紫白红黄。

云笺松笺, 纸细张,

彩宫笺好,画仙连强,

千日木细,颜色淡装。

高丽纸贵,不肯记账,

南京木红,做帖更强,

包裹纸厚,毛头纸方。

双抄纸厚,糊棚糊窗,

扛连川连,使用多方,

金箔银箔,一箱一箱。

要打年纸,再须商量,

黄钱烧纸,褂钱出上,

冥衣纸锞,元宝高香。

灯笼绵纸,连用古扛,

包袱皮纸,稍代炮獐(仗),

元锣大鼓,截半高香。

顶细二细,独坐不双,

白皂门神,全要戴上,

南京好画,贴金淡妆。

红蜡白蜡,鸡腿有光,

羊油寿蜡,照的(得)更亮,

水蜡千碗,论斤论两。

水胶鱼膘,石黄麻黄,

杨青大绿,石青为上,

铜绿也有,单使不亮。

蜜蜡黄蜡,拿罐装上,

朱砂砒霜,画符妥当,

银朱水银,丹有红黄。

好退光漆,尿包装上,

酒不雷同,有烧有黄,

贱卖不赊,半斤四两。

果品匣子,红帖封上,

冰糖白糖,红糖成缸,

吊炉烧饼,酥脆有样。

糖稀饽饽,厚纸包上,

海南小枣,论个不妨,

香片茶叶,武邑亦强。

也有大叶,茶末黄汤,

酸甜苦辣,各自一行,

龙眼桂元,花红不香。

葡萄杏梅,松子槟榔,

蓬莲棒仁,平顶梨香,

山药芋头,笋匾藕长。

鸡头桑堪(葚),菱角米强,

山里红好,橘饼更香,

东山核桃,有尖有长。

海米海蜇,螃蟹有黄,

吃的物件,一概堪尝,

柳*)簸箕,扁担挑筐。

粪篓筛子,*(椤圆方,

线麻绳子,做马(革龙)缰,

铺炕大席,要宽要长。

蜡条杆子,柱棍何妨,

天平戥子,好扎银装,

大斗大秤,买卖爽当。

楠木算盘,天天清账,

秋后收账,要些杂粮,

囤满挖窖,托坯摞仓。

收拾碾磨,木匠石匠,

锛刨锯斧,锤錾钉档,

将货办全,看日开张。

言无二价,货无下庄。

川流不息,生意兴旺,

童雯(叟)无欺,招牌竖上。

俗言杂字,费纸数张,

记在心中,时刻莫忘,

一篇一篇,细细参详。

[资料提供者附言]“杂字”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于民间的与“三、百、千”并行的一种启蒙教材,为无名乡塾编写。杂字起源较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很少灌输儒家伦理道德,而专门收集一些日常用语,把杂乱零散的字词堆砌起来,并不完全连属成文,缺少文章的完整性。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其抱有偏见和鄙视,元代政府甚至明令限制乡塾使用“杂字”教学。然而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市民阶层的壮大及印刷技术的发展,民众对识字需求日益强烈,杂字书因其通俗易懂、简单实用、贴近生活而在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成为当时民间百姓的主要识字教材。

这篇《绘图庄农杂字》又名《庄农杂字》、《改良绘图庄农杂字》,佚名编撰,民国期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此书四字一句,凡600余句,合计2400余字。该文不设类目,所述内容包括农事、建筑、饮食、服饰及器具等。此书将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之事物巧妙地连属成句,实用性和可读性相结合,通俗易懂,有着浓郁的乡土风格。

资料提供者:顾月琴,教育学博士,现居上海。

五言庄农杂字

作者:独忆江南

人生天地间 庄农最为先

要记日用帐 先把杂字观

你若待知道 听我诌一篇

开冻先出粪 制下镢和锨

扁担槐木解 牛筐草绳拴

抬在南场里 倒碎使车搬

粪篓太也大 春天地又暄

只得把牛套 拉绳丈二三

肚带省背鞅 搭腰四指宽

二人齐上袢 推了十数天

一个撒着粪 一个就拧鞭

撇绳皮爪口 笼嘴荆条编

拖车载犁靶 镵头犁子按

耢条湿的好 索头连横杆

蓑衣防备雨 苇苙钉上圈

驴将辔头戴 牛把缰绳拴

领墒黑罩角 先去耕河滩

耩子拾掇就 种金尖又尖

耧斗锤拴好 耧仓板休偏

下手种孙 早谷省的翻

黍子共穇稻 打砘不怕干

棉花严搪耢 芝麻种须搀

行说立了夏 家家把苗剜

带着打桑斧 梯杌扛在肩

捎桑把蚕喂 省把工夫耽

枝子具绳捆 叶子钐刀删

蚕盛多打箔 苇席须要宽

老眠要做茧 簇了用密苫

盐须早驮下 入瓮把茧淹

丝还没暇拐 麦子黄了尖

场园结实压 苫子秆草编

市上领短工 连割带着担

铡开麦个子 勤使蜡杈翻

下晌垛了穗 早晨再另摊

明日把场打 麸料牲口餐

套上骡和马 不禁碌碡颠

耙先起了略 刮板聚堆尖

扫帚扫净粒 伺侯好上锨

迎风摔簸箕 扬的蛾眉弯

若遇风不顺 再加扇车扇

布袋往家扛 旁里记着签

晒晒才入囤 省的招虫眼

一时贪麦忙 地荒草似毡

快着寻工夫 市价百二三

晴天上崖做 阴天锄河滩

急忙到北岭 棉花白番番

豆角正该摘 豇豆角子干

割谷耪茬子 孙种锌

黍子凿苕苗 绿豆紧用搬

黄黑豆铺子 好上尽心看

唯有荞麦晚 打来摺子圈

苘麻才杀来 还没把头删

好麻几拣子 也得下水淹

待去摘方瓜 月工来要烟

来家取火纸 又到晌午天

饭锅才烧滚 鏊子支上砖

和面速赶饼 菜蔬盛几盘

盆碗刷洗净 瓷罐将鼻拴

筐里放勺子 拿过担杖担

忘了拾上箸 梃子使不堪

看坡领着狗 黑夜省胡窜

一时贪秋忙 没到菜园边

葱蒜芥茉韮 卷心白都干

芹椒茄子瓠 玉瓜老了酸

生菜曲曲芽 莙当不稀罕

萝卜栽畦脊 茼蒿最怕干

芹菜得早种 辣菜喜晚天

菠菜共芫荽 窨着过年餐

扁豆爬薄幛 蓖麻在园边

金针续根菜 椿芽年年扳

蔓菁秋肯长 苔菜春里鲜

园边栽些菊 黄白不一般

挪在花盆里 开来色色鲜

摆列条几上 屋里也壮观

贪讲园中话 月工来要钱

卸犋就种麦 哪得一日闲

行说寒风至 身上一挂单

夏货全无用 换些夹的穿

棉花纺成线 速叫机匠牵

把拮织成布 不要疼染钱

染青做外套 蓝的做袍穿

裤袜俱绵厚 大鞋底用毡

羊皮暖帽子 哪怕大雪天

闲在家里坐 小袄套布衫

袍子套大袄 绉子靴卷尖

观音兜一个 蒙头并护肩

有这几件子 冷点不相干

少小在学里 穿的怕单寒

押风套着袄 暖袖冻不番

棉鞋满洲袜 脑袋遮了肩

烘子盛炭火 念书也心安

煤砟炉虽好 生火大冒烟

小妮在怀里 抱着还叫唤

单布围裙子 尿下晒肯干

花布涎嘎拉 袄是蚂蚱鞍

缎子虎头帽 狗皮做袜穿

支盘火龙炕 面子铺方砖

去了藤縻枕 凉席卷一边

豆枕印花布 被子褥子毡

冷热都不怕 实在是好山

若不好上过 如何能这般

生财由大道 勤人不肯闲

山茧买下些 蛾口炼成绵

棉花压去种 速叫大弓弹

男女齐下手 不要坐着玩

织成绸子布 不穿现成钱

先要把粮纳 余钱把身翻

买上群廓落 冬天好踹栏

待买百麻山 十月才省钱

养猪图攒粪 瞅挣是枉然

打张铁粪杈 买个荆条篮

早起拾大粪 春季种庄田

牛棚早搪了 秫秸排个严

不漏雨和雪 可以避风寒

草根堆成块 预备好垫栏

谷穰和谷穘 喂牛不甚甜

角皮搀麦糠 吃个肚儿圆

得空拾柴火 起早磨下镰

觅汉领几个 车运似旱船

不管干和湿 一总往家搬

制下好几垛 尽供灶底烟

黏粥小豆腐 煎饼随时摊

蒸些荞麦角 蘸着祘糜餐

烧汤泡干饭 烀饼也休嫌

面饼大犒赏 豆腐小解馋

说的咱家话 财主却不然

弱人服参汤 肚壮吃黄连

清晨用点心 晚上吃糖园

夏天鸡卤面 鸡蛋和肉丸

麻汁调凉粉 各样材料全

冬天肥羊肉 烧黄酒数坛

狗肉常常用 牛肉蘸醋盐

血肠脏腥气 肝肺买一连

芥茉调肚子 蛋是淹半咸

南湖金色鲤 鳞鱽爱尝鲜

对虾并蟹子 贵些不疼钱

围心肉一块 鹅鸭鸡相连

金华腿好吃 肘蹄烂才黏

奶猪奶羊羔 烧烤盛大盘

解手刀子片 蘸着酱油餐

鹿筋鲨鱼翅 参鲍肉丝掺

驼蹄与熊掌 猴头燕窝全

哪怕天鹅肉 说要也不难

野鸡兔子飵 拿着不稀罕

烹茶须好叶 第一数六安

松萝和武彝 假的不值钱

南果为茶佐 桔饼共香橼

瓜钱麦门冬 荔枝和福圆

青梅南葡萄 闽姜辣又甜

榧子长生果 糖饯佛手柑

山楂桃杏李 红黑枣二般

石榴霜柿饼 榛栗核桃园

白果名银杏 壮丽天下传

油果千张饼 满洲馍似拳

糖培芙蓉枣 薄脆月饼园

酥锭梅云桂 碎果有长团

样数多不过 一霎难说完

明日去赶会 件件制办全

桲椤院子有 笊篱桑条编

酒篘分大小 筛子不一般

刖刀铁匠打 泥板把儿弯

窑匠买了去 挣钱籴粮餐

锛凿锯斧锉 木匠有往还

锄杠合锄刃 酌量锄钩安

熨斗大的好 烙铁不用宽

剪子京式样 广针鼻头尖

有这几件子 省把裁缝搬

头绳称几两 家下整容颜

木梳忌安齿 篦子仔细参

贪买零碎物 无剩盘费钱

来到木货市 牙床列两边

门窗随人意 粱檩分直弯

抽头镶几样 箱子喜鳔粘

板櫈满洲杌 椅子柳木圈

大的是帑柜 小匣盛火烟

食盒许多用 佃户传赏钱

案板买一页 树根也休嫌

矮桌脚楂子 家常日用间

捎着俩格子 家去把机牵

这件寻常事 嫁娶两费钱

娶亲赁花轿 五彩色色鲜

轿夫穿皂布 个个正当年

宫灯与高照 挑在半空悬

旗罗头里走 伞扇在后边

锁夫用一对 吹手雇两班

管家十数个 撒袋弓上弦

几个把刀勒 标子用长杆

看马备鞍笼 盖路挟红毡

前拥后护的 像个八品官

新郎穿绸缎 靴帽好新鲜

宫花头上戴 身披红盖蓝

媳妇着绫锦 浮衣泥子毡

头戴珍珠翠 狄髻妙常冠

围花金银打 箍子鸾凤悬

响铃云肩上 飘带是八仙

桃牌索子系 钗环风头簪

不论贫和富 难以凑办全

首饰无多用 假的就省钱

男婚小登科 不是瞎弄暄

官婚安八品 原是理当然

新人坐芦帐 官客到席间

方才让了坐 管家装上烟

茶罢换上酒 菜蔬往上端

鲜鱼第一品 一连四大盘

大小十二碗 饭须两三餐

席终官客散 嫁娶两周全

人生喜幸事 这是第一番

贪讲人家话 大事上心间

早晨二十二 辞灶在眼前

糖光称几两 黄面烙几盘

烧香供神马 叠锞化银钱

奠酒辞了灶 拾掇制办年

蒸糕用黄米 加枣助味甜

发面蒸馍馍 多多揣几拳

诸般供养菜 少嗄把集赶

量上把粮食 粜出好使钱

花椒茴香有 就是少粉团

海蜇麒麟菜 虾米大的甜

香蕈与竹笋 鲁耳称几钱

想着请门神 画子捎几联

先买对子纸 丹红砂绿全

花笺共黄表 锡箔不用言

蜡烛称几斤 爆张买两盘

茂陵盅一块 碟子要花篮

汤匙不要紧 壶要扎裹全

硝黄砂捎点 好对花药玩

将把新年过 衣服要周全

嘱咐截紫绉 要把靴口沿

手帕乌绫好 膝裤宝石蓝

带子红网纲 官粉四五钱

梭布七八寸 铜扣买连环

妮要坠子戴 小要核桃玩

一阵胡吵闹 令人不耐烦

好歹浑混罢 哪的乜些钱

总有几千吊 也是买不全

几句俗言语 休当戏言观

专心记此字 落笔不犯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