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老庄”太难懂?不妨先读《淮南子》

 龙潭今语 2019-08-05

“易老庄”太难懂?不妨先读淮南子

文/古人

一部更容易入门的经典之作

“易老庄”虽然是中华传统道家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应该熟读精思,但如果想要真正了解道家文化以至中华传统文化,应该精读《淮南子》。相对于“易老庄”,《淮南子》要浅显易懂得多,而且说理清楚,论述详明。不读《淮南子》,怎知中华传统道家文化竟然如此博大精深!

“易老庄”太难懂?不妨先读淮南子

正统道藏本淮南子

读淮南鸿烈 明大道之言

汉代高诱在《淮南鸿烈解叙》中说:“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故夫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是以先贤通儒述作之士,莫不援采以验经传。”

刘家立在《校正淮南内篇札记》中说:“《淮南》书,博大精深,网罗先秦古籍至为完备。谭复堂氏谓为九流之钤钥,欲求百家之学,当以此为权舆。”(《尔雅·释诂》:权舆,始也。)

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集众宾客所撰,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军事、哲学、文学、神话、民俗、天文、历法、地理、自然、物候、养生都有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为主,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淮南子》在《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都著录于杂家,与吕不韦《吕氏春秋》合为杂家最重要的两部著作。

“易老庄”太难懂?不妨先读淮南子

4劉家立《淮南集證》

从《要略》篇开始读《淮南子》

《淮南子》各篇的名称,现今都有“某某训”字样,“训”就是注解的意思,后人所加。《淮南子》原书有《序》,即最末一篇《要略》,详述著书的缘由和全书各篇的大意,建议先读这一篇。按今人的《序》放在正文的前面,古人的《序》放在书末,如《说文解字敘》、《庄子·天下篇》、《史记·太史公自序》。《淮南子》在东汉,有许慎和高诱二家注释,但在流传过程中混而为一,难以区分。许慎字叔重,非常博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还著有《说文解字》,为中国最重要的字典。

选择好的《淮南子》版本

《淮南子》传世至今,文本亦难免错误,《四部丛刊》影印有刘泖生影写北宋本,但现存最好的版本是明刊《正统道藏》本。此后的明刊本,如王浦本、王蓥本、朱东光本、毛一桂本、茅坤本,皆源出《道藏》本。清代乾隆戊申年[1788年]武进庄逵吉校刊本,流传较广,但文本错讹较多,后世以此为底本者诚属可惜。民国刘家立《淮南集证》一书,重在《淮南子》文本的校勘考订,可资参考。今人张双棣的《淮南子校释》资料收集最为完备。

“易老庄”太难懂?不妨先读淮南子

淮南子校释

推荐今人《淮南子校释》

淮南子校释(增订本)(上下册),张双棣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01月。1997年初版。

张双棣,北京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古代汉语及汉语史教学与研究。《淮南子校释》以明代所刻《道藏》本为底本,校以十二种有代表性的重要版本,收录从古到今八十馀家注释,间有己见,以“双棣按”标出,为《淮南子》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校释分为四部分:一为高注或许注;二为版本,列各种版本异文及校改情况;三为笺释,列各家笺释校说,及校释者按语;四为用韵。

全书200万字,精装2巨册,太厚重,字太小,阅读颇为不便。《校释》的文本校勘未能尽善,大概是作者的关注点不在文本校勘上的缘故。

《淮南子校释》后有《附录》:

一、淮南子校释校勘所据版本:对各种版本,有简略介绍或评语。

二、淮南子校释征引各家箋释:引用书目。

三、淮南王刘安年谱

四、淮南子考证辑要:辑古今来与《淮南子》相关的文字。

五、淮南子研究论著简要索引

资料下载:

正統道藏本《淮南子》(http://www./jmm/HuaiNanzi02.rar

《四部丛刊》影印本(http://www./jmm/HuaiNanzi01.rar

劉家立《淮南集證》(http://www./jmm/HuaiNanzi14.rar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http://www./jmm/HuaiNanzi08.rar

编辑:行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