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养生当祛湿,学会祛瘀更有助于通络化湿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06

提示

1

提起夏天的养生原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祛湿。的确,夏季气候闷热潮湿,是体内湿邪较重的季节。《黄帝内经》记载:“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脾胃对应五行中的“土”,喜燥而恶湿,所以湿邪过重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此外,夏季酷暑难耐,许多人贪食生冷,也易损伤脾胃,导致食欲不好、身体疲乏、口粘等症状。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通过清暑祛湿改善健康状态,而有些人却仍然毛病不断?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及所患疾病不同导致的。中医养生,不仅要因时而异,更要因人而异。比如,血瘀体质者和久病不愈者,在祛湿的同时,还要注意祛瘀通络。

1

改善血瘀有助祛湿

中医认为,水湿津液的运化与经脉的畅通和脏腑功能强弱都有关系。有血瘀的人由于气血呈瘀滞状态,经脉不通,津液的运行输布过程也较正常人缓慢,更容易形成病理产物——湿气。夏天湿气重,加重了经脉郁滞;暑热还可煎灼津血成瘀。因此,原有血瘀的患者在夏天病情有可能加重。故改善血瘀很重要,可使气血运行更通畅,也有利于祛湿。

暑湿天气的特点是气温高、湿度高、气压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胸闷症状常会加重。防治和护理方面,除防暑祛湿外,不要忘记活血通络,以改善血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