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9tx22v工人 2019-08-06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长安反恐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并未出场的大佬,他在剧中圣人那个时代,手握重兵,对于政局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此人便是剧中那位令人生厌的脑残女王韫秀的父亲——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在剧中被改成了王宗汜。

历史上 王忠嗣是玄宗朝名将,大唐军界西北集团的主要领袖,后来赫赫有名的哥舒翰、李光弼等人都是王忠嗣早年部下。在天宝年间,如果说军界有人能扼制住在幽燕地区势力渐渐膨胀的安禄山集团,那么也只有王忠嗣一人了。

剧中说王忠嗣与太子关系密切的确是事实,不仅如此,他与圣人玄宗皇帝的关系也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情同父子。不过,so what,圣人杀起儿子也毫不犹豫,更何况看是情同父子!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王韫秀

王忠嗣出身将门,原名王训,其父王海宾初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节度使,封太谷县开国男,以骁勇闻名陇上。开元二年(714年)在与吐蕃的作战中,王海宾战死。玄宗皇帝不知怎么,大发善心,慈怜王海宾的妻儿老小,将其子王训收养入宫中。

王忠嗣进宫之时,年方9岁,即被授予官职,据《旧唐书·王忠嗣传》记载,“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从此大唐历史有了王忠嗣这个人。日后的太子李亨,也就是大唐肃宗皇帝,生于景云二年(711年),王忠嗣进宫之时,他年方3岁。

相差六岁,王忠嗣与李亨成为朋友,“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王忠嗣长成之后,“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圣人很是赏识,给了“尔后必为良将”的评价。作为有背景,有本事的青年才俊,王忠嗣的仕途起点很高,很年轻的时候就外放锻炼,“乃试守代州别驾、大同军戎副”。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太子

王忠嗣虽然年轻,但在军中很有威信,“干法大豪,闭门自敛,卖功老将;俯伏听令”。但是,他的好兄弟忠王李亨还是不放心,担心他在边疆作战有什么闪失,于是上奏玄宗:“王忠嗣负材敢战,必恐亡之。”皇帝同意李亨所请,下旨召回王忠嗣,“守未央卫尉”。

王忠嗣从此宿卫宫廷,与皇室关系更为密切。直到开元十五年(727年),王忠嗣才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此后长期在西北边境担任军职,与肃宗没有接触的机会。

开元十八年(730年),因契丹、奚叛乱,玄宗以忠王李亨遥领河北道行军元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元帅,率程伯献、张文俨、宋之悌、李东蒙、赵万功、郭英杰等十八总管讨伐奚与契丹叛乱部众。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十一日,唐玄宗以信安郡王李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将其由西北调至东北,率兵进击奚、契丹,王忠嗣则随李祎出征。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王忠嗣

从上述人事安排看,王忠嗣随信安王李祎出征,而忠王李亨当时则是河北道大元帅,李祎为副,这可能也算一种交集,但李亨显然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在京城遥领,他们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

如果说王忠嗣是太子一党,那就有点低估了圣人。圣人玄宗皇帝就是藩王政变起家的,他对于宗室诸王,尤其是皇子防范甚严。王忠嗣生长于宫中,其中凶险,不会不知。忠王李亨更是谨慎之人,不会给人留下结党的把柄。所以,王忠嗣是太子旧友不假,但如果说是其党羽,那很明显有点夸大。

从开元二十一年,到天宝五载,王忠嗣的军事生涯走向了巅峰。无论是西北的后突厥、吐蕃,还是东北的奚、怒、契丹,都被王忠嗣狂虐一番。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老谋深算的圣人

天宝五载(746年)正月,由于皇甫惟明在河、陇战败,王忠嗣由此担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担任河西、 陇右节度使。同时,又暂替朔方、河东节度使事。王忠嗣身兼四镇节度使,控制万里,自唐朝建国以来,未曾有过。

在此期间,王忠嗣又与吐蕃“频战青海、积石,皆大克捷”,“伐吐谷浑于墨离,虏其全国而归”。但是,是年四月,王忠嗣“固让朔方、河东节度”,也就是请辞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玄宗的态度是“许之”,也就是同意了。

《旧唐书》本传中对这一次辞职缘由的说法很有意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王忠嗣的军事生涯与河陇息息相关,其军事生涯的开端、低谷、转折都发生在河陇,说其“及至河陇,颇不习物情”显然说不通。再者,提及其“以功名富贵自处”,更是不符合实情,完全与王忠嗣的性格不符。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石堡城旧址

那么为什么会有辞去两镇节度使的事情发生呢?王忠嗣的战功与为人,不至于发生“望减于往日”的这种事情,反而极有可能是威望日隆,又担心引起朝廷猜忌,故而主动辞职避祸。天宝六载(747年)至天宝八载(749年),王忠嗣军事生涯走向终点,原因就在于唐蕃战争中的石堡城争夺。

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湟源县。湟源县是湟水河流域与青海湖地区之间的要地,唐曾置振武军、神武军、天威军。唐与吐蕃争此城,屡得屡失。唐军几番争夺石堡城,代价惨重,盖嘉运、皇甫惟明都曾遭遇惨败。

圣人起用王忠嗣,就有重新夺取石堡城的打算。但是,玄宗皇帝盲目开边,不顾蚍蜉生死的做法却遭到王忠嗣的抵制。在玄宗问王忠嗣攻取之计时,王忠嗣却说:

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唐朝与吐蕃

很明显,王忠嗣反对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石堡城。但是,皇帝何尝在乎过代价的感觉。王忠嗣更是放出了“今争一城,得之未制于敌,不得之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这样的话,这无疑与天朝梦膨胀的圣人相抵牾。

皇帝对王忠嗣不满,而宰相李林甫,也就是剧中的林九郎,却一直担心王忠嗣战功卓著,会出将入相,威胁自己的地位,故而“日求其过”。天宝六载,董延光献策攻取石堡城,而王忠嗣在前线却消极配合,“延光不悦”。最终战败,朝廷将原因归于王忠嗣。

李林甫趁机构陷,令曾任朔州刺史的魏林出面诬告,说王忠嗣在担任河东节度使的时候,说过“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李林甫抓住了皇帝最为忌讳之处,一个是手握重兵的藩帅,一个是朝野瞩目的储君,二人又有旧交情谊,加上王忠嗣对朝廷开边国策的消极态度,一个反唐阴谋集团的要素都齐了。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右相

皇帝大怒,下诏令王忠嗣交出兵权,入朝听候处理,“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玄宗皇帝很想处死王忠嗣,但是接替王忠嗣的哥舒翰极力上奏为其辩诬,并“请以己官爵赎罪”。是年十一月,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天宝七载,又调为汉东郡太守。天宝八年,一代名将王忠嗣莫名暴卒,年仅45岁。

值得深思的是,肃宗即位之后,并未为王忠嗣平反,这或许是为其父亲玄宗讳的考虑?王忠嗣的平反是在代宗宝应元年(762年),这是其逝后的第十三年。朝廷下诏平反,并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长安十二时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圣人迫害,大唐的一代军神

元载

为何会在此时平反呢?《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那个令人生厌的小人元载此时已经是宰相,为岳父恢复名誉是他极力促成的。除此之外,王忠嗣在大唐军中的影响是极大的,麾下勇将层出不穷,如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过汗马功劳的哥舒翰、李光弼、仆固怀恩、王思礼、李晟等皆受过其栽培。为王忠嗣平反,就是稳定大唐军心,朝廷的算盘永远都很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