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的五色粉蜡笺,曾被皇帝御用,专家说:那价格一般人接受不了

 历史解密坊 2019-08-06

我们都知道,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并且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完善,后世便出现了各种精美的纸张。比如在清代时期,工匠吸收前朝造纸的精华,为皇帝定制了一种“御用纸”,价格堪比黄金就不用说了,而且普通人就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究竟是怎样神秘的纸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可知,清代皇帝在一开始,常用的纸张是一种叫做“粉蜡笺”的古纸。据史料记载,粉蜡笺最早起源于唐代,同时也是唐代的宫廷用纸,而且还曾被唐代皇帝用来撰写圣旨,因此可见粉蜡笺必然有非同寻常之处。

专家们通过对流传下来的粉蜡笺进行研究,发现它的制造工艺有两个主要部分,即“填粉”和“上蜡”。据古代文献记载,填粉是魏晋时期所发明的一种造纸技术,即将石灰碾成粉末,然后加水混合均匀后涂抹在纸上,使其变得平滑紧密;上蜡是唐代出现的造纸工艺,即在纸上抹上一层薄蜡,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粉蜡笺出现之后,深得唐代皇帝的喜爱,并作为宫廷用纸一直沿用到清代。到乾隆时期,一向品位高雅的乾隆,已经看不上粉蜡笺了,因此他便昭告天下,想要一种更为精美,且能代表他身份和品位的御用纸。

于是一种堪比黄金的皇帝御用纸便应运而生,即五色粉蜡笺,专为乾隆皇帝私人订制。五色粉蜡笺与粉蜡笺,在工艺上虽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前者的用料更加昂贵,制造更加精细,形式更加多样。通常来说,在制造五色粉蜡笺时,它的底料会用皮纸,这种纸比纤维纸更加有韧性,且通透性好,然后再用天然的矿物质粉,将其染成黄,粉,红,绿和蓝等五种颜色。
五色粉蜡笺上色完成之后,再撒上一层银粉或者金粉,并涂蜡砑光,即用皮革反复摩擦,使其变得紧致和光亮。最后,用金漆在砑光好的纸上描绘一些图案,如云龙,山水和花鸟等,以增加纸的美观和档次。如此一来,再挑剔的乾隆,看到五色粉蜡笺之后,也大为赞许,连声说好。

相对其他纸来说,五色粉蜡笺最大的优势,除了精美和奢华之外,还能起到防虫蛀的作用,因为它里面有矿物质粉末,能够杀死蠹虫。其次,纸上的蜡,还能对书写的墨迹起到固定作用,尤其对写书法来说,笔迹黑亮如漆,不仅几百上千年都不会走样,而且墨色还会越发的凝重有神。
因此在乾隆时期,昂贵的五色粉蜡笺,多用于书写圣旨,宫廷堂书,过年时的对联,以及修补古代书画等。后来,随着大清王朝的没落,五色粉蜡笺的制造工艺,也就逐渐失传了,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流传下来的五色粉蜡笺,也都被当成了绝世孤品。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五色粉蜡笺作为御用纸张,失传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它作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却不应该被遗忘,也更不应该消失,故此,专家们便走上了重制五色粉蜡笺之路。
经过数十年的攻坚克难,专家们不仅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对流传下来的五色粉蜡笺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每一样用料的含量和占比,而且还走访了国内所有的造纸作坊和工厂,并与业内的专业工匠师傅进行交流,同时还远赴海外采购最新的原料,当然这一切的准备,都在为复制这种神奇的五色粉蜡笺在做准备。
专家们根据古籍记载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尝试,终于在经历了无数失败和总结之后,成功地仿制了五色粉蜡笺,不仅获得业内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并且还将批量生产的五色粉蜡笺还远销海外,成为在西方国家也炙手可热的“畅销品”。

五色粉蜡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丝毫没有过时的气息,而且相比较起来,更能算得上是一种艺术品,甚至是高科技产品。同时,它也体现出了古代工匠无穷的智慧,精巧的手工技法,以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