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美教授广军 :“别扫孩子的兴,把眼睛还给孩子。”

 泊木沐 2019-08-06

不善教者,

是不相信孩子的眼睛所看到的,

以及他们的所想。

教师或家长的“好心”,

也许正是剥夺和封杀孩子们的自由与智慧,

创作力和快乐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

“当孩子还相信童话的时候,

千万不要告诉他人是不会飞的。”

别扫孩子的兴,

把眼睛还给孩子。

完美的人格养成

教育的理想是

将人类文化的价值观融入其人格之中

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感受美好的事情

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健全体魄、扩大心胸

追求真、善、美

提高生命质量

尊重个性

教育是自我本质的发现和实现

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表现出的独特魅力

自学自律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思考

自我探索、自我创造

自我发现、自我启发

自己学到东西胜于听课得来的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点燃渴求真理的愿望

培养探索方法和掌握方法的能力

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人主题发展的最高表现

创造性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理想的创新意识

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敏锐的感受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协作精神

与他人建立快乐、温暖

信赖的关系是使孩子们在社会交往中

能够接纳他人和理解他人的基础

尊重自然

大自然是孩子们的朋友

教会孩子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在自然的环境中随意地想象和自由地发挥

使孩子们的情感更加丰富

劳作教育

劳动有利于对知识和行动合一的毅力的培养

自己思考、自己体会、自己创造

自己动手

使德育、智育和美育完美结合

三位一体

孩子、父母、教师

三者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者互动、互相理解

与孩子共享进步快乐

让孩子在亲情中欢乐成长

只要给孩子

一个自由的空间

孩子就可以放松地表达自己

显示出旺盛的

创造力和自信心

孩子们自身蕴藏着成人难以想象的艺术创造力

他们有创造视觉语言符号

表达心像的潜能

孩子们喜欢自发地的用笔涂涂画画

以此作为宣泄情感

表达情意的游戏

绘画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随着认识和知觉能力的发展

不断自然向前发展

可以说儿童绘画像一面镜子

折射着他们的智力、情感

和人格的发展

然而

孩子们的这种潜在能力

他们绘画中的原创性

如果得不到艺术教育的审美启迪

不能通过艺术活动的师生

互动而得到提高

那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就会渐渐失去绘画的兴趣

绘画的才能也会因受传统的

教学模式影响

而受到压抑

这些雅拙而天真的画面

出自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动人创作

充分表现儿童心、童趣

保持率真、享受快乐

别扫孩子的兴

把眼睛还给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