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体悟15:呼吸与开合

 mz2k 2019-08-06

​​呼吸是内家拳练习中的一个较高阶段的要求,包括站桩也一样。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呼吸要自然,不必追求跟拳势的配合,这个里头自然是核心,一任自然。

但是不是说呼吸不重要,呼吸很重要。太极拳练到最后就是“一气之开合”,在一气带动下,能松沉的下去,舒展的开,就是好拳,外形都是在一气开合下的结果,外形细节符合拳理,符合开合舒服为好。所以不同人拳架有差异。

之前谈过气沉丹田,今天有资格来说下呼吸这个事。我自己把呼吸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然呼吸,这个自然呼吸,一个是不必配合姿势,比如拳理上一开始就讲,开呼合吸,提吸落呼,大概了解这个概念就行。实际练习中,该吸气吸气, 该呼气呼气,简单要领,不能憋着,憋气是大忌,违反了所有原则。再一个,不必追求腹式呼吸,别管是顺还是逆腹式呼吸,追求配合腹式呼吸,结果是小腹紧张,小腹紧张,心不容易放松,心不放松,松静的根本就都没了。

第二阶段,丹田呼吸,之前讲过丹田气沉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在自然呼吸下不断练习之后慢慢得到的结果,实际练习中也不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去追求,其中姿势正确是前提,自然呼吸是前提,然后不断练习,慢慢丹田气就能沉了。

衡量丹田能不能沉气了,有个感受的效果来判断。吸气的时候,感觉气能提到心窝的地方,这个我自己理解应该算是初级的阶段,高级阶段之后,吸气气能从脚底提上来到丹田,这个目前刚开始有一些感觉,再有吸气丹田之气能从背脊上行到头顶,就是背后督脉的路线,这个通了,算是吸气到位了。再有就是呼气,呼气初级阶段从心窝能感觉一股热流直冲到丹田小腹,小腹自然松鼓,呼气高级阶段是头顶之气下行任脉到心窝,然后到丹田。

小结下,丹田呼吸初级阶段是走一个前端任脉,一上一下,高级阶段是走一个小周天,一前一后,再进一步进阶是走大周天,从脚底到丹田到头顶,从头顶回丹田回脚底。一个循环,所谓禅修打坐,练拳,调息运功,不过如此了。

练到丹田呼吸的时候,就可以在拳架中开始注意下呼吸配合的问题了,其实这个时候主要不是呼吸配合了,而是拳架本身开始产生呼吸的结果,互为因果。

第三阶段,拳架呼吸。这是呼吸的一个高级阶段了,拳架呼吸,前面我们讲过拳架练到最后不过是“一气之开合”,就是在一气的带动之下产生拳架的开合变化。

先说下这个一气,关于气之前我们已经谈过很多了,看过之前分享文章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应该对气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完整的认识,而不应该局限。这个气是什么?应该是我们对内劲的全面理解,首先是筋骨弹力,其次是松沉地面的反作用力,再往上是腰腹结构,是丹田之气,最终是整个球体的重力,反弹力,丹田旋转力,是势能,动能的整体开关,所谓整劲,周身一体。这些理解,我也是自己逐步练习逐步感受到的,不断阶段做些不同总结,需要对比之前分享来看。

对一气有一个全面了解了,在拳架呼吸阶段,就可以真正的去比对拳理的要求了,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提到的,开呼合吸,起吸落呼,这两项贯穿了拳架呼吸要领的核心,也是一开始普通爱好者接触太极拳的时候,在呼吸上提的最多的,其实恰恰是到了高级阶段才有“能力”去体会加强的。

以个人感受做简要说明。

第一,开呼合吸,先弄明白什么是开,什么是合,需要分两层来理解。简单的话,身体结构打开是开,身体结构合上为合,也可以理解为身形收缩为合,身形打开为开,尤其是形意拳上这点表现更突出,形意拳叫束和展,束身为缩,展身为开,就是一个束展之技。

高级阶段理解的开合,就不是简单身形的开合,而是整个球体的开合,之前讲虚实讲过练到最后就是一个球体结构,虚实都在其中而已,两个同心圆,内部是丹田之圆,外部是身形组成的圆形。吸气的时候,身形外圆合上,内圆丹田也合,内气从四肢回到丹田,聚焦到丹田一个点上,当然也可以是一条线,这个之前说过,不赘述。呼气的时候,外圆开,丹田开,内气跟随丹田打开遍及四肢,形于手指。

所以跟随开呼合吸的还有一个重要拳理值得注意,就是蓄吸发呼,蓄势的时候吸,就是丹田和身形收缩,其作用就是蓄势,通俗一点讲就是“攒劲”,发势的时候呼,释放能量到四肢,尤其到手上,形成技击能力,就是所谓发劲。

所以这俩拳理是一个道理,两个维度而已。但是实际练习中理解了很重要,因为一些拳架式子有些开合未必很绝对,加上蓄发就更容易判断,开合是表面现象,蓄发是根本。比如杨式太极揽雀尾的按式,尤其典型。

第二,起吸落呼。太极拳是八面支撑,开呼合吸可以说是平行空间的运转,前后左右的变化,所有身体上下运行的拳架呼吸是起吸落呼,起吸落呼相对于打开和身体收缩的变化,更加不容易掌握,其难度在于对松沉的要求更高,但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对应起吸落呼的同样也有一个重要拳理就是:吸轻呼沉,我们平常讲的轻灵,松沉跟这个密切相关。

按字面理解的话,起的时候,吸气,身体上提,这个时候不是靠力量上提,而是身体放松之后,脚底反弹的上提之力,上一篇写以骨行拳,是骨骼支撑向上的力量,这个时候得轻灵。落的时候,呼气,身体下沉全部到脚,得松沉。所以轻灵,松沉都来自于此。

老师傅们讲练好一个太极气势是很难的,就是这个道理。太极起势是非常典型的一个起落,起的时候吸气,身体松沉,借向上反弹之力,双手自然棚起,不是双手靠力量抬起来。落的时候呼气,坠肘,沉肩,气沉丹田,松沉到脚,脚下稳定生根如磐石。

其实每个动作几乎都是这样一个要求,拳架要求,呼吸要求,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意拳练习当中也是如此,只不过形意拳架更简单,一个五行拳不过是起钻落翻,起落呼吸,用形意来加强太极这个起落呼吸理解会更加深刻。

拳架呼吸是太极深入入门的一个阶段,练到拳架呼吸的时候才有机会往“形神一体”的阶段去走,否则都是枉然。

作者:曹增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