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教叛逆的孩子,切忌打骂,“榜样教育”才能让孩子一生受益

 昵称413468 2019-08-06

很多老母亲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孩子大不如孩子小。虽然每个老母亲都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升级才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可是在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的时候,即便是身怀绝世武功,也无法将所有的问题都一一打败。因为每个老母亲要面对的敌人,是孩子的成长规律。

前几天小编带孩子去逛商场,在买奶茶的时候,听见了一对母子在对话,似乎是因为母亲对点餐的步骤不是很熟悉,点错了孩子想要吃的东西,孩子对了母亲一脸的埋怨,虽然那位母亲一直在耐心的跟孩子解释,可是孩子竟然扔给母亲一句:你怎么这么笨。然后就转身离开了,留下母亲一个人尴尬地站在那里,看得出来她想帮孩子再点一杯孩子想喝的,可是又担心孩子的安全,大概心里做了一番取舍之后,转身朝着孩子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那个孩子看上去也不过十来岁的样子,虽然一直都知道十来岁的孩子都很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这样辱骂家长的孩子,小编还是第一次看到。

管教叛逆的孩子,切忌打骂,“榜样教育”才能让孩子一生受益

可能很多家长都很不理解,为什么10岁之前好好的孩子,在进入10岁,以后会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叛逆,其实这是孩子的一个生长规律。

1、青春期前的骚动不安

有相关青少年心理学家对此做过专业的研究,研究发现孩子真正进入青春期的年纪是13岁,但是情绪爆发通常会集中在十六七岁。所以10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前妻,正是躁动不安的年纪,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缺乏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说的通俗一些就是盲目的放大了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经常会想要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却忽略了很多客观的事实。孩子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完全不由自己的,因为孩子从10岁开始脑垂体就开始分泌性激素,这种激素对孩子的身体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孩子身体内的一些细胞会出现排斥的反应。

2、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也就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表现欲也特别的强,他们希望别人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此同时,他们又会不断地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换一句话说就是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希望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只要家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自己的外表开始注重,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也开始有了要求。

3、捍卫自己的权益

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会经常翻孩子的书包,检查他们的课本里有没有与老师讲的内容无关的笔记,以此来确定孩子是不是上课认真听讲。如果一些家长在孩子10岁,以后还会延续这样的习惯,那么极有可能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心事和想法,也有了自己想要遮掩的缺点,家长总是去探究孩子的饮食,会给孩子一种是原谅也被吃饭的感觉。所以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很多孩子会对父母的行为进行反抗。

对于孩子的十岁来说,其实是一个给家长反馈阶段,反馈家长在过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1、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

孩子从三岁开始自我意识就已经觉醒了,随着自我意识慢慢发展,等孩子10岁的时候,自我意识你就有了基本的出行,家长如果在这个时候,依旧过分的干涉孩子的生活,会让孩子非常的反感。首先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会认为父母还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一样对待,根本看不到自己“成熟”的思想。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希望的是能够得到家长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能做的事情,虽然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认识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非常喜欢这种被信任的感觉。

2、习惯性侵犯孩子隐私。

家庭不是监狱,孩子也不是监狱里的犯人。家长没有必要天天把孩子盯的死死的,孩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甚至想要抒发内心的情绪,写下一篇日记,还要被父母偷偷拿来观摩研究,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和心理活动,来确保孩子是否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这种想法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不鼓励任何情感孩子颜色的行为。家长想要了解孩子多一点,就要跟孩子经常的沟通,了解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期待孩子的隐私,这回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之中。

3、行为和教导不一致。

很多家长会教育孩子有爱心,可是在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着孩子独善其身。还有一些家长一边教育孩子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另一边自己却在醉生梦死。孩子经常看到家长对自己的教导和真实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样,会对自己长久以来生活的环境产生质疑,也会对家长的人格产生质疑。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知道了基本的道德标准,当家长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们大脑之中形成的道德标准出现偏差的时候,他们就会以道德标准去要求家长,所以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有一些“叛逆”。

管教叛逆的孩子,切忌打骂,“榜样教育”才能让孩子一生受益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到了10岁以后性子会突然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各方面认知会有所提升,家长不要一听到“青春期”三个字就发慌,孩子出现叛逆的问题并不是坏事。

1、自我意识增强了。

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会越来越侧重于主观想法,他们不再单纯的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就像一只刚刚学会捕捉猎物的小豹子,长久以来跟随着母亲学习,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他们就会想要把自己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实际上。10岁以后的孩子,面对世界的态度是跃跃欲试的,他们希望能将长久以来学习到的知识、为人处事的方式、成型的道德标准等等,都用的实际的解决问题上。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性格有所改变,只要不是潮州糟糕的方向发展,家长就可以不要过分的担心,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信任,要相信在自己正确的引导之下,自己的孩子不会走上一条罪恶之路。

2、情感越来越丰富。

情感丰富也是这个时期孩子发育的心理特点,孩子表现情绪低落,不再是因为一些片面的原因,他们会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就像小编在奶茶店里看到的那对母子,可能在孩子心里并不觉得母亲笨,他只是觉得妈妈应该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旦母亲的形象和实际表现出来的状态出现落差的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很不舒服。而且如果在这个时候孩子联想到别人家的母亲无所不能,心里就会有羞愧的感觉,这种一系列的复杂情绪就会促使孩子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要知道孩子并不会真的嫌弃母亲,就像每一个母亲对孩子严格要求都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孩子同样也会对家长有更高的期待。

3、人际交往能力日渐成熟。

10岁的孩子不仅自我意识增强了,情感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比从前成熟了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害羞心理,看到陌生人都会躲在妈妈的身后,10岁以后孩子的这种害羞心理就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了,虽然在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时候,他们依然又不适的感觉,但是他们已经懂得如何去化解这种感觉。家长会发现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主动和别人进行交流,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说话的时候语气和措辞,都会有明显的进步。

管教叛逆的孩子,切忌打骂,“榜样教育”才能让孩子一生受益

十岁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转折阶段,家长一定要做好应对措施,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1、构建良好的家风。

家风指的是家里的做事风格和行为气度。曾国藩曾经对后人说过,看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的,就要看子孙的三个行为。一是:看孩子几点起床。起床晚的必定是懒惰,懒惰之人,根本无法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二是:看孩子是否做家务。连自己的家里都不收拾的人,必然无法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三是:看孩子是否读书。人如果不学习,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道义的。所以曾国藩的后人都非常的优秀。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廉耻,也要懂得基本的礼仪。

2、培养孩子自尊心和上进心。

10岁的孩子处在人生重要的分水岭,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吵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一辈子都庸庸碌碌的生活。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在平常的生活中,无条件的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被人尊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然后家长要告诉孩子,只有积极的进取才能过获得自己想要的未来。

3、引导孩子建立良性社交。

10岁的孩子很容易对社会上一些看似强悍的人产生崇拜心理,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真正强悍的人是那些能够在光明的正道上走出一片光辉的人。在孩子交朋友,这件事情上,家长,虽然不能过分的干预,但是一定要从一边委婉地进行引导,告诉孩子,真正的朋友是要共同进步,以及彼此鼓励去面对困难,然后携手去迎接光明的未来。

总结和分析

10岁的孩子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么难以管教,只不过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评判一件事情的标准,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无条件的信任,这样,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才会在孩子的心中有一定的权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