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简单手术治好了高血压,69岁老人感叹:31年降压药白吃了

 工业设计abc 2019-08-06

69岁的孙阿姨,在38岁时就被诊断为高血压,之后便一直吃降压药,一吃就是31年。今年6月份,孙阿姨的血压又升高了,即使每天吃五六种降压药,血压还是控制不住,有时能升到300多。

在女儿的陪同下,孙阿姨到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原来,她的高血压是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在和家人商量了之后,孙阿姨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做了一个微创手术,切除了肾上腺瘤。术后,她的血压恢复了正常,再也不用吃降压药了。孙阿姨哭笑不得,感叹道:31年的降压药白吃了!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是一种类胆固醇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进行钠离子及水分子的再吸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就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醛固酮,主要的危害是导致低血钾和高血压。

低血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后期常常伴有血钾下降,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若长期处于低钾状态,容易使肾功能受损,表现为多尿、尿液增多。

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会导致血压升高,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血压会逐渐升高,服用降压药无明显疗效,伴有心、脑、肾、眼等靶器官的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脑卒中、视网膜出血等。

醛固酮增多性高血压为什么能根治?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而言,如果诱发血压升高的疾病治好了,那么高血压也就有根治的可能。目前认为,约有6%-1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是由这个疾病导致的,所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成为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根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那么由它导致的高血压也就可能被治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主要类型为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前者约占35%,后者约占60%,少见的类型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

醛固酮瘤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首选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治愈率可达60%-70%。对于不能手术或手术不能治愈者,可以口服药物来缓解病情。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增多性高血压的治疗区别于原发性高血压,因此,疾病筛查尤为重要。以下人群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风险较高,包括:

① 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

② 同时服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

③ 同时服用含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血压仍然不能达到理想水平;

④ 自发性低血钾或使用利尿剂后出现低血钾的高血压患者;

⑤ 发现肾上腺意外瘤的高血压患者;

⑥ 年龄小<20的高血压患者或年龄<40岁的脑血管病变家族史患者;

⑦ 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如果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风险人群,最好去医院做一个检查。目前主要有4种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高钠饮食、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作为原醛症筛查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