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包括象辞、系辞,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就上万字,但里面包含的人生百态,以及八卦、六十四卦可谓玄妙至极,实力演绎了何为大道至简!出自易经的成语、俗语相当多,许多都是用简洁的词,总结出了朴素的世俗道理。 子曰前不久在读《易经》时,就发现了关于财富的三个成语,分别是“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过了这么久,还是对现实有着观照作用,不可谓不经典!那么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我接下来就来具体讲讲: 1、豪不过三 子曰先来解释一下,何为“豪”?这个“豪”不是指什么地主小绅,也不是指一般的富人,而是指古代的大家族、大豪门,祖上官至宰辅,有机会史上留名的那种。 但这样势力庞大的家族,为什么会“不过三”呢?而不是“不过四,不过五呢”?这就要联系到《易经》了。《易经》其实与“三”很有缘,毕竟它的八卦就是由三根爻组成的,从下往上分别为初爻、二爻、三爻,三爻代表天位,再想往上就没了。 同时在《易经》中,一直有着“三爻多凶”的说法,所以这就是“豪不过三”的原因,这是字面意思上对“不过三”的解释。从时代角度来看,即使势力再强大的家族,也难逃“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厄运,能当上“三朝元老”的人可谓人精。 所以别看有些大家族靠着一个皇帝建功立业,迅速起势,一旦新皇登基,也只能“告老还乡”了!失去官职,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权势,就算之前的家族势力多庞大,家族也会迅速败落。从前的那些置业,也会被新权贵逐渐取代,这是迟早的事。 所谓“树倒猢狲散”,豪门的败落,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能撑过三代几乎不太可能。所以还是民间老百姓看得明白,在《西游记》里编了个顺口溜道:“皇帝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这就是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啊! 2、富不过六 其实我们平常听得最多的是“富不过三”,这里说“富不过六”都算是比较仁慈的说法,因为相比于大富大贵、权势滔天的豪门,普通老百姓成为富人相对容易些。那么为何又是“富不过六”呢?而非“不过七,不过八”呢?这也和《易经》有关。 《易经》的六十四卦,有六根爻,分别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上爻再想向上就没了,所谓物极必反,富不过六代自然就家道中落了,这是从数字上来解释“富不过六”。 子曰认为,其实富人家族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那种白手起家,经历过商海浮沉的富人。这些初代富人都知道财富来之不易,所以一般比较勤勉,注重财富的积累,也对子女的家教非常严格,会在培养子女成才方面不惜余力,所以这种家庭的前三代都会有比较好的“家风”,但随着时代日渐久远,“家风”往往会遗落在觥筹交错、犬马声色里,等到六代以后,这种富人家族自然就自然衰落了。 二是那种暴发户。他们的钱来得意外,所以没有一个辛苦打拼的阶段,所以往往陷入到挥霍中,别说六代了,可能三代都富不过。 明朝周怡在《勉谕儿辈》中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用来告诫后人不要浪费,要知道钱财不是地上冒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毕竟经历过家道中落的人,比那种一直过苦日子的人,更懂人情冷暖。所以子曰觉得,惜财就是惜福啊! 3、穷不过九 “穷不过九”,就是老百姓用《易经》来开导自己的话了!在上文,子曰给大家讲了六十四卦的六根爻,其实上爻的别称是“上九”,“九”在古人的观念里,是最大的数字,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都表明了“九”的至上意义。 所以“穷不过九”有两层意思:一是穷到了极点,情况自然就会慢慢好起来;二是就算我们现在再穷,只要肯吃苦,奋斗上九代,肯定就不会再穷。 《易经》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教人要学会变通和努力,想尽办法将日子过好的人,一定不会过得差!所以争取成为富一代吧! |
|
来自: 随遇33mcg1gasf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