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皇帝”一纸协定,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400多年的战争灾难

 墨脱公路 2019-08-06
“儿皇帝”一纸协定,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400多年的战争灾难

儿皇帝石敬瑭像

石敬瑭,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他的″干爹"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竟比″干儿"石敬瑭小了近10岁,把中国“干爹”文化演绎到极致。

“儿皇帝”一纸协定,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400多年的战争灾难

辽太宗耶律德光像

石敬瑭当″儿皇帝"说来话长。他原是后唐的一员猛将,坐镇太原,防御辽国入侵,镇守″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一带。后来,后唐皇帝年幼,便起了篡位之心,起兵造反。后唐大军平叛,大军兵临太原城下。石敬瑭兵力不足,于是派人向辽太宗耶律德光求摇,并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

耶律德光求之不得,立即出兵援助,打败后唐,石敬瑭向辽割让了"幽云十六州"之地。事后,石敬瑭为讨得耶律德光的欢心,竟以父子之事侍奉辽国,称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就连后晋大臣也以为太为过分。

“儿皇帝”一纸协定,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400多年的战争灾难

幽(燕)云十六州地图

″幽云十六州"地处太行山、燕山一带,即今天河北、北京、山西北部一带。是中原汉族防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有汇集汉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的防御军事工事长城。″幽云十六州"以南是平原地区,一马平川。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使中原地区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游牧民族南下入侵铁蹄之中。以后,汉族人民在与游牧民族对抗中,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儿皇帝”一纸协定,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400多年的战争灾难

杨家将与辽作战

北宋建立后,曾致力于收复"幽云十六州",与辽进行了长期战争。(杨家将的故意就发生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但收复没有成功,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犯,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北宋被迫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每年缴纳“岁币”换取一时和平。

后来,女真族兴起建立金政权。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灭掉了辽国。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虎视北宋。并于1127年大举进犯,攻破了宋都开封,俘获了徵、钦二帝和大量的大臣、宫女、皇室成员。强迫宋徽宗和宋钦宗在受降仪式上施屈辱人格的″牵羊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中原人民大量南迁。

“儿皇帝”一纸协定,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400多年的战争灾难

岳飞抗金

赵氏贵族南迁后,在杭州建立南宋政权,宋高宗偏安江南,但也与金进行了长期对抗,岳飞抗金反映的就是这个史实。但南宋势弱,失去了更多的地盘,汉族主体退居到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每年向金交纳大量的岁币,南宋向金称臣,苟得一时和平。

中原地区宋人的这些屈辱,都是″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造成的恶果。"幽云十六州"的失去,使以汉族为主体的两宋政权,长期处于战争挨打状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原人民怎么不痛恨儿皇帝"石敬瑭呢?

之后,蒙古灭掉南宋,建立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民族政策。直到163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打败了元军,至此已有400年有余,中原人民才收复了“幽云十六州”等辽阔地区。并重修长城,过上了安定生活。。

当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在客观上打开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流和融合的大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