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类人最容易血脂异常,瘦子也可能中枪

 闲云野鹤qpab3u 2019-08-06

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 编 / 干玎竹

【搜狐健康】又到了体检季,掐指一算,很多人正拿着血脂检查报告黯然伤神,血脂又高了!血脂到底是什么,哪些人容易血脂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副主任医师为搜狐网友进行了详细解答。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由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这两项成为血脂测定的重点项目。

人们在食用高脂肪饮食后,血浆脂类的含量会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检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2小时—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五类人容易发生血脂异常:

已经患有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有多项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父亲或兄弟在55岁之前,或者母亲或姐妹在65岁之前患冠心病、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有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

被诊断患有皮肤或肌腱黄色瘤,或者跟腱增厚。

每年都要抽血查血脂吗?

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需要定期检查血脂,尤其是易发生血脂异常的人。发现血脂异常并及时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需要定期查血脂。检查频率取决于年龄、有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没有心血管疾病史。

一般来说,20岁—40岁健康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40岁以上健康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需每年检查血脂。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 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应每3个月—6 个月测定1 次血脂。

危险因素越多越应重视血脂的检查。已经有冠心病、卒中、下肢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者,根据个人情况遵医嘱定期查血脂。一般来说,血脂控制稳定达标的可每6个月—12个月复查一次血脂;不达标者或调整降脂治疗者需要更频繁的监测。

瘦人也会得高血脂

只有胖人才会血脂高是比较常见的一个误区。事实上,体形正常或较瘦的人血脂异常的并不少见,只是胖人得高血脂的相对多一些。因为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很多,除胖瘦外,遗传、饮食、运动等都会影响脂代谢,如遗传作用强的,不到20岁的小孩就有得高血脂的。

据说一些保建品能降压降脂?

杨进刚指出,这种说法不靠谱。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不能起到满意效果时,就要果断的吃药。目前没有任何保健品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不要指望通过保健品治病,还没有任何保健品具有可靠的降压、降脂、降糖作用,别被忽悠啦!不要迷信广告产品、传销产品、美国产品、新西兰产品、纯中药制剂、祖传秘方、“专门清除血管垃圾”的保健食品等等,这些都没有真正疗效。

血脂正常了,为啥还要继续用药?

杨进刚解释,血脂正常是降脂药的作用,一旦停药,血脂会重新升高。

降脂药是不是有很多副作用?

杨进刚认为,降脂药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很小,而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很出色,好处明显多于坏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