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健老师】如何恰当地处理孩子的手机问题?

 sunjinxi 2019-08-06
原创: 孙健 健谈学习 6天前



1

家长

孙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孩子放假总是玩手机怎么办?我家那个一天花四、五个小时在手机上,作业写得很草率。


我不能总说他,可看他这样我挺着急的,他下学期就初二了,本来成绩就不好,这样怎么跟得上去?



孙健老师

1

您好,这种情况的话,首先你要先知道孩子用手机干什么。


然后知道他想到在手机上获得了什么东西,然后才能从这个角度去入手,跟孩子去沟通,从其他的方式去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


比如说孩子是喜欢打游戏,他可能是打游戏能升级而获得这种成就感,或者一种满足感。


如果是看电视剧或者其他的,可能是沉迷于这个电视剧了,等他看完了一直想看的电视剧之后,可能就好一点。可以找这个时间节点去用其他东西切入,他可能就暂时可以放下手机。


有些家长光给孩子买玩具,其实作用不大的。通常很难有比手机更好玩的玩具,这个代替这个效果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初中的。他对这些玩具可能都觉得很无聊。


你可以让孩子跟你们在一起做点事。然后多鼓励他多表扬他。


在学习上你也是间接的鼓励他,你可以说:“老师说,你这些上课状态比之前好了。”


这种鼓励也是一个侧面的帮助。



1

1

家长

他主要看抖音,看小视频,或者QQ聊天儿。



孙健老师

1

抖音这个确实是问题比较严重,我们的学生跟我们总结说,中国的傻子一半在抖音,一半在快手,都是被手机所控制了。


你可以跟孩子沟通一下这个意思,跟他说一下这个观点。


另外就是用爱去感化他,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包括他聊QQ,他不过是想找个人沟通而已。妈妈可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尽量用精神上满足。


你可以观察他,如果某一天玩手机时间短了,你可以故意和他说:“今天你很自律哟,今天很好。”


如果他没明白,你就可以再说手机的事。

如果他自己明白了,你就不用去说出来。

他可能也会觉得看手机时间长了。


实在不行的话,让孩子自己也意识到看手机不对,但是控制不了的话,你可以跟他这么说:“儿子,妈妈知道其实你也不想被手机控制,但是你又管不住自己,需不需要妈妈帮你?”可以跟他这么去商量。


孩子如果不想的话,你再用别的办法。



孙健老师

1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我不管。我在学习上不帮助你,我也不管你。


但是我想方设法找到后果,一定要让你承担不学习造成的后果。


尽量去设计一些,例如你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些在家里面的规则。


让他感觉到不学习不行,最后是你可以用零花钱的方式去作为一个杠杆。让他去体会到这个不学习要有后果承担的这种感觉。


比如说暑假的时候,你带他去参加些社会活动,让他知道社会上一些事情。然后在家里面也还有制定一些规则:“你以后要做家里边的家务活的要多少小时,是由你来承担的,因为反正你也不学习,你有的是时间。


我们养你不是让你打游戏的,以后,零花钱不是白给你的,因为你已经长大了。


你给家里边做做家务活吧,这个做饭、扫地有零花钱,还是原来那么多,但是变成你自己靠劳动来获取的了。


将来你进入社会都是要这种方式去获取你的生活资源,获取你的收入,你现在就开始逐渐的去适应这种方式,这也是对你一个成长吧。”


他又会考虑到因果关系就是考虑到自己做什么事情了,自己劳动换来财富这种思维,他就建立起来了。然后他可能也会去想,将来做什么工作去换取怎么样的生活。


他对这方面思考,可能就会开始有了,然后在学习这一块呢,你也尽量去鼓励他。在你对他有要求的时候,应该也是充满爱心的态度,但是立场是坚定的。


1

1

1



1

家长

我本来也没怎么管他,就是他看手机总是很晚睡,很影响第二天。


他之前和我说,从下周开始,他要把手机交过来,他不看手机了,但是我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我现在是不是要跟他提一下这个事?



孙健老师

1

要真诚,事情不能强迫。


如果孩子说愿意让你帮他。帮他的时候态度要好,要温和充满爱的那种感觉,让孩子感觉到母爱的力量,他才放心的。


而且在使用方法的过程当中,不要让他感觉到痛苦,并且实时的去鼓励他。


比如说:“你今天看两个小时手机,明天你看一个半小时的手机。妈妈为了让你摆脱手机的过程当中不那么痛苦,妈妈就每天给你准备了好吃的。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的摆脱手机,咱们一起想想找个别的更有趣的事情来代替下,好不好。”


跟孩子一起去面对手机的这个问题,而不是跟孩子对立。


这个时候,你还要想一些替代的东西替代手机的事情。


其实,他晚上一下子睡那么晚,平时睡那么晚一下要睡那么早,他肯定不习惯这个作息呢。有一点还要调,如果他平时12点睡,刚开始不拿手机的时候,可能11点半,你们就陪他,不管是干什么都行,反正别玩手机了,就别再玩电脑就行。


11点半,睡觉,然后再过两天就是11点睡,就是逐渐的往前提高,就是往前提前这样的一个过渡。


他不是说,把手机上交了嘛,如果看到他玩,你就直接把手机拿走去,在那弄盘水果放着就行了。


你就按照我上面说的那么去做就行了。


跟孩子交朋友要温柔,但是立场要坚定,说话就要算数。


谁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成年人要是对待他,要跟社会对待他的法则是一样的。


他在家里享受到的这种待遇,如果跟社会上对他的待遇是有很大出入的话,那他将来肯定不会适应社会。



1

1

1

家长

他之前挺喜欢看书的,以前都停不下来,后来沉迷手机了才没看。我想现在不玩手机了,应该就会去看书。



孙健老师

1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问题,觉得跟孩子相处搞好亲子关系就是听孩子的,什么都迁就孩子,孩子好像成大爷一样。


中国的家长,他就很奇怪,非要把态度跟立场联系到一块。


像我们中国人不会把观点和人分开一样,比如说我在网上说很多观点,大家很认同,然后大家从而也会觉得我这个人说什么都对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说的话跟我本人是两回事。


我们中国有很多歌星唱歌好,唱歌好就行了,干嘛要了解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我们老去崇拜这个人,甚至觉得这个人什么都好了。那同样,我们也要把立场跟态度分开,我们就算不善于把这两个东西分开做事,也要对事不对人,这也是分开的。


对孩子太好是态度好并不是说立场不坚定,你可以立场很很坚定,你可以很有原则,但是你对他态度可以是温和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两个事绑在一起。



1

1

1

家长

老师,您说得特别对。不能把人和事儿混成一谈。我会去试试的,谢谢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