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最大火箭将在中国诞生,届时我们将成为世界第二登月的国家

 风声之家 2019-08-06
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下过脚步。为了进一步探索天空,即便没有长出鸟类一样可以遨游四方的翅膀,人类还是通过了许多模拟翅膀的发明成功飞上云霄。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想要看到的已经不止是眼前的这片蓝天,蓝天后那片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我们也向亲历其中。
1969年,人类第一次踏上了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从那以后,登月就成为每一个国家都很想实现的事情,但到现在为止,也只有美国实现过这个目标。这么多年过去了,下一个登月的国家会是谁呢?
答案就是中国。
虽然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并不早,但是它的起点却很高,通过一次次的科技突破,中国成功的在宇宙中独立搭建起了大型空间站。按照目前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计划来看,中国也确实是实现下一个登月计划的首选国家之一。
最近中国有关航天方面也传出了好消息,有科研团队顺利完成了“超长大口径高耐压气囊预验收试验”,这意味着目前世界上最大、耐压最强的火箭分离气囊将在中国诞生,这也将成为世界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分离气囊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东西其实是用于运载火箭整流罩纵向分离时的火工品,当运载火箭飞行到一定程度,需要整流罩分离时,气囊内部的火工品会因为爆炸使气囊鼓起来,从而使整流罩和释放飞行器进行分离。
而我们国家这次发明的气囊,比之前的气囊长度高了5倍,气囊口径也增大了2倍,增大了的气囊将使其耐压压力整体提升3倍。有了这个装置的存在,未来我们就可以放心的组装更大的重型火箭了。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称,为了顺利研制出这款分离气囊,他们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克服两大技术壁垒,一个是大口径气囊的稳定制备技术,另一个就是耐高压气囊的选材和编织技术。前者可以保证超长气囊无损修复,而后者则可以让编织物保持更高的稳定性。
只有稳定性够高的气囊,才可以实现这次科研的实际研发作用。

最终研究人员选出了一种非常轻薄的材料,仅需1张A4纸大小,就可以承受来自20辆2吨重汽车所带来的压力。
这款新发明的分离气囊,不但提升了我国气囊分离装置的整体水平,更为重型运载火箭的安全平抛分离提供了技术保证,也将会为我们之后的航天计划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不论是之后的空间站建设,还是月球登陆计划,都将会运用到这一技术。
而这项技术也已经正式应用于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的建造过程中,届时,这款世界最大的火箭分离气囊将在长征九号上一展身手。相信未来有一天,我们一定可以率先登陆月球,成为“奔月计划”继美国后的第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