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周绘画创作学习,换一种观看方式:拉近,感受放大

 涤砚堂 2019-08-06
老师:过于顺畅,在学习阶段,其实很容易落入流俗简单,很容易在一个阶段停滞不前。所以适当的自我找麻烦,自我挑战难度是必要的。从个人内在出发,静坐,体验,回归内心。


点线面,形式色彩可以关注,也会有方法供大家参考,但前提都不要脱离我们个人。
艺术最大的作用,或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她与我自己发生了关系,让我开始思考,让我更真实,能倾诉、能表达……



上一周学员作业:
















学员游记:这是第三周的学习,延续前两周的绘画方式,还是用单色。我还是从主观的感受出发,将内心的一些想法用画面来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画不达意的感觉,可能还是缺少写生与观察。老师说:“要深入的画!”本周在画面上更多的运用了一些点线面,不知效果会怎样?还需要秋林老师的指导。
老师评语:
@城市游记你目前可以在已经画过的,自己觉得有感觉,还可以画得更好的,多画几张。
感受,真实想办法如何更大!

如何让感受更大,更真实?如果在画面里加入更多的细节,或者是点线面的一些添加,这些我觉得都不是老师的原意。老师说的应该是将画面内在的真实感最大化,或者是在当时画的一种感受最大化。这一点我觉得比所有的画面添加都要难,感受是比较虚无的,就是自己思考或者意识里的一些东西,需要通过画面来表达,画的浅了就容易流俗,画的深了可能会钻进牛角尖,变得刻意又不好。
可能是我思考的过于复杂,按照老师的步子慢慢走,画错了,大不了再走一趟。


原来的作品:
重画的作品:
原来的作品:
重画的作品:
原来的作品:
重画的作品
老师:你画的过程可以主观,可以自由,结合想象创造,但前提是“感受要真实”所以围绕写生展开。
对自己不够自信,总觉得基础问题,材料问题,总会有向外寻求力量。其实根本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唯有静下来,关注自己,向内求。
踏实按照课程要求,方向对,信任自己,坚定往前走。
zhenzhen第三周:
各种姿态的猫咪真是灵感源泉。以后打算画猫咪系列。
都是自己家种的花。

徐同学第三周:
发现有趣的点线面,打破常规
方式可以是,选择不清晰的照片,电影截图,不同视角,看到不同的地方,观看要更主动,。
工具:可以修改、深入为佳,水粉丙烯铅笔油画等
关于hj的分享和老师课程反省:为了更好的表达,是需要深入的思考、设计与创造过程的,作品在精不在多。
上周作品,为做系列,每张30~40分钟搞定,没有进行特别深入的思考。为方便修改,这次替换了水彩和钢笔,改用铅笔彩铅钢笔
关键词:先生与手机系列之一
主题:画地为牢
把上一张作业继续进行深入,选择了4个部分:握着手机的手,专注的表情,搭在腿上的手,弯曲的脚掌,突出先生对手机的痴迷。因为这次选择了将画面4分画局部,中间留了空,正巧是个十字。这就好像被十字架固定住的人,心甘情愿地锁在自己织就的手机监狱里,不愿抽身。狱的线特意用铅笔画得很清淡,上下涂了灰,更像一间小小监狱。
老师点评:@徐 形式挺好,绘画语音上稍微具象常规了

正雄第三周:
《古树与古庙》,利用老师讲的拉近观察,在二维和三位之间变换。表达古树与古庙给我的第一感觉,相守,神秘古老。把古庙缩小看完整,与近看的大树形成大小对比。注意负空间的处理,让画面更耐看。树叶也用拉近放大的手法。
7.2,今天在路上看到一双高跟鞋,现在穿高跟鞋的人不太多。突然想到拉近,放大的课题,这么尖的鞋跟,仿佛看到了她的杀伤力,联想了一下,恐怖一回,远处还有一条逃跑的蛇,地板的线延伸到远处,增强画面空间感。背景是哭泣的母亲。中午抽时间画了一张,用拉近放大处理。不知道合乎要求不?
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说明我的方向对了。继续向内求,画自己在乡下的夜晚在陡峭的小路上,灯光照射不到路,也看不见物的情况下,自己感到恐慌,把车开翻了,感谢后面的一棵树,挡了一下车尾,车侧翻在一块比车大一点的庄稼地上。稳稳的停在在那里。车在翻转的时候我感到绝望,只有紧紧的握着方向盘。不远处的人群被吓倒了,亲人们拼命的往这里赶,我真的好感动,幸得自己有惊无险,从车里出来了!我三哥是第一个跑到的。根据记忆画了,把车拉近放大,树也拉近放大人群也又拉进放大。
那次车祸的恐惧一直都挥之不去,即使刻意不去想也时时想起,回避不掉。这个课题不是向内求,我也努力突破自己,去挖掘自己的记忆。当然采用拉近放大的观察方法。身边有朋友说,其实在当时什么都不知道,是的,我自己是看不见的,我只有用第三者的观察来观察自己。释放自己的恐惧,也许就不恐惧了!


飞翔第三周:  
这个周老师要求用拉近放大的方式来表现形式,我好似明白,要表现还有难度,按照以前的思路画了一直以来负重的状态,家族的家庭的社会的负面能量一直像个十字架一样背在身上,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苦不堪言不说,人生的路也越走越窄。什么时候醒悟过来,放下包袱做回自己,什么时候才是真正解放。
脑子太空了,借别人的题材画自己的故事。
《穿黑裙子的女人》

理解老师的意思是把感受和写生结合起来表现,可是做起来还是分裂的,要么纯感受,要么纯写生。主动和被动怎么无法融合呢?这不仅是绘画的问题也是心理要克服的问题。







第三周
放大和拉近

三周还是睡觉的人,画的时候做了一点夸张的处理本周继续画睡着的人,镜头拉近,我用了变形的处理方式画拉近的效果。脖子,脸都拉长了。鼻孔,嘴巴特别大。有达到拉近看的效果,但最后出来的效果我不是很喜欢。





学生苹果:这周的课程是《拉近,放大,换一种方式观看》
因为比较忙,上周的下半周没有画,看到同学们的作业精彩纷呈,自己也是焦虑的很。周末有了时间,到画室画模特,依旧是油画棒。
这周的模特很有特色,尤其是眼睛和嘴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眼睛充满了愁苦和迷茫,时而垂目,时而望向未知的远方,嘴巴是厚嘴唇,但是紧抿着,似乎比较紧张。回家以后,根据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用铅笔画了一张。
DYH第三周作业: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学习,玩乐。他们思想上没有负担,没有杂念,做事可以特别专注。
巜看书1》
巜看电视》
这张以儿子的扭扭棒玩具为灵感而画。
儿子经常把扭扭棒扭个造型来问我:你敢不敢坐这个过山车?很多时候我都回答:不敢。
我很喜欢这种玩具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撞。
在画面里我画了一个即将开始过山车旅程的人,ta要去往哪里?ta是不是义无反顾?
老师点评:这张挺好,真实但不直白,有些意味
学员hujie:本周的课程是拉近、放大,可以是局部放大,特征放大,感受放大。
       还是延续上周家人的主题,结合本周的课程要求,画的是儿子蹦床时的身体。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压力太大了,平时连运动都是奢侈的,但不运动不行,于是给他买了最省时省力最方便的蹦床,每天马不停蹄写完作业已经10点多,但即使已经10点多,跳蹦床的时候也是他最放松的,听着有节奏感的音乐,特别开心特别嗨,仿佛飞起来一样,在空中做出各种姿势,特别享受。
       这次用的是油画棒,笔触模糊突出瞬间的动感。
作业1
        自我感觉越来越自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想表达的主题中,不会受风格技法等外在的因素干扰了。
       今天尝试稍微大一点的画幅,力求画得更加深入,直接取身体的部分,是想重点突出跳蹦床时,身轻如燕,喜悦放松的身体语言。
作业2
      画完总体还是满意的,尤其是下半身。但是有一丝担忧,觉得全身的构图会不会太完整了,塑造会不会过了。发到群里后,画友们点意见证实了我的担忧。
学员:山楂
7.2
《大型车祸现场》
偶然间在儿子玩具房间看到的一个场景。觉得挺有形式感,就画下来了。
画完觉得阴影有点点像血流成河的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老师点评:这张好,其它有些画得太流利太熟练了,要注意这个惯性。
7.4
这几张是根据拍摄的素材画的,我是被它们的形式感和拍摄视角所吸引。之前都是画的静物或者场景,这次加入了人物形象,也感觉人物的加入能让画面更容易有情感。在画的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放慢,避免惯性。惯性这个东西真的让我很沮丧,而且很难自知。
老师:最后几张能看到你进步在突破。
7.5




学员:弯月儿
一直下雨

宿舍的走道是我经常经过的地方,这是我生活的地方,感觉很温馨。墙壁上挂着很多伞,很有意思,但我之前没想过观察这些伞,走近观察,从上面看过去,好似一朵盛开的花
宿舍的女孩们
学员:海岛
《双》pencil on paper (180g/中粗/64k)
整体的灵感来自从地面上观察到的各种事物组合的结果。
  • 主体是两个人的影子,在多个光源下形成重影。想要表现两个人心灵相通的时候,一个人的边界就像电波一样,不断向另一个人扩散和试探,最终形成和谐的共振。

  • 左下角有一只脚。有影子的地面自然可以看到脚。不过没有按照真实的方位,就是把它放在想放的位置上了。脚画得不大满意。

  • 雨落积水形成的涟漪。观察到重影的当天其实没下雨,下雨是后来。这是拉近观察以后直接把近距离观察的结果画上去了。本来还想增加一些灰尘的细节,不过画比较小,再加就乱了。水波跟影子电波的概念呼应。也有点虚幻和理想的意味,也可以理解成镜花水月。

  • 树的影子,从别处挪移过来的。想表现伊甸园的意思。

《夜路》pastel & charcoal on paper (160g/细纹/16k)
反思前两张画,我发现自己总是在尝试从一般景物中总结出一些象征意义,然后再尝试用形式化的语言放大这种意像,但可能是积累不够,总是感觉表达得过于符号化,别扭,假。
决定画一张回归内心。画之前先不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只把想画的画下来。画完以后再调整形式,突出想表达的部分。
先放调整形式过后的样子。
老师:西川谈自己文学创作所说,如果你不处理时代,你的语言,你的绘画文学意识都是别人的,都是学来的。我们慢慢去理解他所说的处理,一定不是某种表面的技巧方法,可能和我们掌握的知识,和个人意识能力相关。
作业回顾:
点评:从自己生活熟悉场景出发,表现上结合自由联想,画面呈现出的怪诞类似如梦境,但又紧扣个人真实情感。学生这种宝贵的真实真情流露,往往不自觉状态,但又不够坚定,作为老师需要鼓励她继续探索并坚持自我。






点评:学生有能力画好的,她只需要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感受判断,不受外界影响,能够独立在画面里能任性,完全可以画得很好的。我除了让她坚持自己,也会不断打破惯性和认知,拓展形式与色彩的边界。







点评:风景感受力还是不错的,但离自己生活太远,目前无法亲身体会感受,难度太大。训练时从周边熟悉有感觉的入手,等你把这个感受力结合写生提上来后,再去画风景系列。









点评:zhenzhen跟过我很多课程,画画胆大,很勤奋,画得自由而跳跃性也大,如何控制好平衡好自己的天赋能力,我想在这个课训练任务的不断碰撞当中,会让她有更多的体会。





点评:徐同学的画面就像个人的旅行日记,观察,感受,思考,一个人的世界,安静而美好。






点评:游记的作业呈现出的是心理的真实,而非现实,有蒙克北方浪漫主义的精神性,这是自己个性与生俱来的,除了鼓励坚持自我,也需要在这次课拓展他对形式与色彩的能力和增强画面的表达能力。







点评:王同学从客观写实,慢慢转换关注个人内心感受,儿时记忆,每个人都会有,简单的练习也许能打动到你,这就是绘画带给我们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